笔趣阁 >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0322 借种和要钱

0322 借种和要钱

    冬至日大朝会,凡在京官吏全部参加。

    皇帝先是率领群臣在南郊圜丘祭祀昊天上帝,然后回宫大宴群臣,各国的使节也在招待的范围之内。

    在宴会之上,李世民当众宣布了分封之事。

    虽然不是严肃的正式场合,也只是口头宣布,但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已是板上钉钉没有变动的可能。

    至于先封谁后封谁,封在哪里封地多少,暂时都没有说。

    但已经无所谓了,仅仅是分封这一件事情就足够所有人震撼的了。

    权贵们也不再掩饰,高兴的载歌载舞。

    官僚们心情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首先世封刺史被阻止,其次勋贵们离开之后他们晋升的机会就更多了。

    只是不知道为啥,总感觉像是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各国的使节则忧心忡忡,大唐的勋贵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要是分几个在自己家门口,那真就寝食难安了。

    可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自己没有发言的余地,只能祈祷自己家门口不要去那种勐人。

    陈景恪也在宴会上,以前他没有正儿八经的官职来不来都行。现在是四品官,再不来就是不尊天子了。

    这种国家大节日上他可不想出风头,和程怀亮、秦怀道两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大吃大喝。

    当万国使节朝拜天可汗的时候,他放下手中的猪蹄子,仔细打量起来。

    人很多目测有百十位,他瞅了半天都没有见到想要看到的人。

    程怀亮问道:“看啥呢?这里面有你认识的人?”

    陈景恪摇头道:“怎么可能,我就是想看看小日……扶桑国的使节。”

    “几个月前咱们的几艘水师战舰,正面击溃了他们的水师主力,还帮助筑紫国复国,不知道他们的使节是什么心情。”

    程怀亮笑道:“那你可要失望了,扶桑国已经好多年没有往大唐派遣使节了。”

    “哦?”陈景恪惊讶的道:“不是说他们时常派人到中原学艺,还会派女人来借种吗?”

    秦怀道露出一个都懂的笑容,道:“怎么,你对扶桑娘们感兴趣?我听人说她们身材娇小,服从性强,怎么玩都能承受得住。”

    陈景恪突然转头看向他身后,道:“尉迟伯父,您怎么过来了?”

    秦怀道吓的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慌乱的道:“阿翁,我开玩笑……”

    说到一半才发现后面空无一人,哪还不知道上了当,气极败坏的道:“陈、景、恪,你想怎么死?”

    “哈哈……”陈景恪和程怀亮大笑起来。

    大家都是载歌载舞他们的玩闹倒也不显得突兀,旁边的人也都只会羡慕他们年轻有朝气。

    玩闹了一阵之后,三人再次坐好。

    程怀亮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那是前隋的事情了,本朝还未发生过,但我相信再过不久他们就会重拾旧习。”

    秦怀道点头认同的道:“只要中原强盛他们就一定会来的。据说被派过借种的女人都是各个权贵家的贵女,从小培养色艺双绝。”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亲芳泽,她们主要借达官显贵或者有学问的人的种。”

    说到这里,他挤眉弄眼的道:“以景恪你的名声,只要你愿意她们能派一百个女人到你身边。”

    陈景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秦怀道嘿嘿一笑,继续说道:“说起来也不知道扶桑人怎么想的。”

    “这些女人借种回去,如果生下的是女儿,这女孩长大就嫁给家族重要成员做妻,她们生下的孩子就是下一代家主。”

    “如果生下的是儿子那更了不得了,会被当成核心培养。有的甚至被过继给家主当亲儿子养,长大后可以继承他们的家族。”

    程怀亮道:“还能是什么,自卑呀。认为自己的种不好,跑到天朝上国来借。”

    “而且人家也不是随便借的,你没看生出的女孩都被嫁给了家族重要成员,生出的男孩长大了也要娶同族女为妻,到最后执掌家族大权的还是本族血脉。”

    陈景恪点点头,他也有一个猜测,此事可能和遗传有关。

    扶桑国流行近亲结婚,比如天皇家族一直都只和固定的一两个家族通婚,说是保持血脉的纯洁性。

    然后血脉纯洁不纯洁不知道,各种疾病是非常多的,一度造成了子嗣困难。

    别的贵族也有同样的习俗,只玩近亲结婚。

    在这种情况下,跑到大唐来借种反而更容易诞生出建康的婴儿来。

    扶桑人发现了这种情况,却无法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只以为和人种有关,于是就纷纷派自家的女儿到中原来借种。

    这个原因只是陈景恪私下猜测的,不知道准不准确,所以就没有说出来。

    别忘了大唐也流行亲上加亲,长乐公主李丽质就嫁给了自己的表哥长孙冲。

    宋朝时候苏轼的两任妻子都是亲表妹,话本里苏小妹的原型是苏轼的姐姐苏八娘,嫁给亲表哥后饱受折磨抑郁而终。

    可以说表亲结婚在古代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喜事。

    但一两代人近亲结婚并不会影响后代,怕的是长期近亲结婚。更可怕的是扶桑那种情况,几代几十代人都只和固定家族通婚。

    大唐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所以在短时间内陈景恪也没有攻击这个风俗的打算。

    凭现在他的影响力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只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与其费力不讨好,还不如安心发展科技线。等科技水平提高了,很多习俗自然而然就会跟着改变。

    大朝会顺利结束,并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当今天下,还没有谁敢在这种重大的日子给李世民找不痛快。

    冬至日结束,过不了几天就是元旦,新的一年开启。

    这几天百姓们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朝廷却愈发的忙碌,年底核算可不能耽搁。

    先是户部拿出了年终报告,主要有三项数据:

    第一项数据是国库岁入一千三百万缗钱粮,其中四百一十万缗为税入,剩下的都是玻璃分成。

    共计支出六百四十万缗,其中的大头是人口普查、大明宫修建、军费开支。共计结余六百六十万缗。

    这个数据一出满朝惊呼。

    都知道朝廷今年比较富裕,可也没想到竟然富裕到了这种程度,一年的结余比支出还多。

    通俗点说,朝廷明年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靠着吃家底儿也能过的很滋润。

    接着户部又公布了第二项数据,人口普查结束,共清查出藏匿人口一千三百万人。

    而此时大唐在籍人数一千二百三十万,藏匿人口比在籍人口都多。只是一个人口普查大唐人口就翻了一番,暴增到两千五百万。

    所有人都知道,藏匿起来的人口还有很多,李世民自己也清楚。但大家更清楚,查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极限了。

    再查下去也很难有太大进展,说不定还会引起动乱。

    倒也不全怪豪强大户,还有一部分是百姓为了逃避人头税自我藏匿的。

    比如一家生了好几个儿子共用一个户口。这种情况,如果朝廷查的严厉了,恐怕会演变成大规模杀婴的惨剧。

    所以说,贫穷为藏匿百姓提供了土壤,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没有人会当隐户。

    鉴于此,李世民当场宣布免除天下人十年人头税,只征收地税。

    至于为啥不直接废除而是只免除十年,还是为了求稳。

    人头税和地税是自古以来最主要的税收来源,直接废掉太冒险。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万一朝廷财政紧张了呢。

    留一点余地将来才好操作。

    如果十年后朝廷财政依然富裕,那就继续免除。直到确定不会出问题,在一步到位废除。

    如果是之前大家肯定会反对此事,不收人头税国库岁入就少了很大一块,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帝国财政更加艰难。

    可现在吗,大家都很平静的接受了。

    没办法,结余六百六十万缗,办事就是大气。

    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户部尚书唐俭,他拿出了一份明年的工作计划:

    修黄河、清理拓宽大运河、军费开支、大明宫修建、清理出来的人口的安置、学政体系、科举体系建设……

    仅仅是这些固定预算就需要花费五百多万缗,还不算突发意外。

    最终唐俭说道:“也不是不能免除人头税,但需要从它处把这个缺口给补上才行,否则总是个隐患。”

    李世民警惕的道:“内帑已经没钱了。”

    唐俭可没给皇帝留面子,当场就揭穿道:“娘娘手中的糖厂利润不亚于玻璃,听说她又在青州海域修建了数千亩盐场……”

    李世民脸上有些挂不住,强词夺理的道:“那是皇后的产业不是我的,哪有用皇后的体己钱填补国库之事,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唐俭大义凛然的道:“只要能让大唐国库丰盈,臣这张脸又算的了什么。只要圣人同意,明日我就亲自去求娘娘。”

    众人都忍不住偷偷朝他竖起大拇指,大家都知道内帑有钱,皇后手里掌握的好几个产业赚钱速度堪比铸钱。

    比如糖业,说利润比玻璃高有点夸张了,但每年收入三四百万缗还是没问题的。

    群臣可是一直盯着这一块的,天天都在琢磨怎么从内帑要钱。谁能从内帑要到钱,谁就会受到英雄般的待遇。

    至于为啥明明国库有钱还要问内帑要,原因很简单,国库的钱是国家的,大家辛辛苦苦攒这点家底儿不容易,能不动就不动。

    内帑里的钱是皇帝的,随便花一点都不心疼。

    但是之前大家只是想着从内帑要钱,今天唐俭一步到位,竟然想要糖业的分成,连刚刚建好的盐场都没放过。

    众人自然佩服他的勇气,纷纷给他点赞。

    不过众人也没有让他孤军奋战,纷纷站出来声援。

    李世民知道不出血是不行了,但也没有马上就同意,只说下朝后他会找皇后商量。

    众人知道此事已经成了,也没有再咄咄逼人。

    然后唐俭又公布了第三项重要数据,和土地有关。

    清查人口的时候,顺便对某些地方的土地进行了清丈,查出藏匿土地二十七万倾,也就是两千七百万亩。

    要知道大唐登记在册的耕地也才两亿亩出头,藏匿起来的数量达到了总数的十分之一还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还有更多藏匿土地没有查出来。

    文武百官都默然不语,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大户人家,尤其是传承久远的大户人家,谁家手里没有一部分藏匿土地?

    李世民并没有发怒,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查。”

    于是原本的人口普查官员,摇身一变成了土地清丈人员。

    之后就是工部做了报告,他们的报告关于总结的部分很少,因为许多涉及到机密不方便说。

    比如钢铁产量。

    因为使用了陈景恪提供的全新采矿、炼钢法,钢铁产量跳跃式增长,现在年产已经达到了万吨以上。

    钢铁是战略物资,自然是不能公布的,以免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

    别的不说,有了这么多钢铁就有了爆兵的资本,军队翻一番都没问题。

    所以工部的报告更像是一份明年工作计划兼要钱计划书。

    修黄河需要多少征用多少民夫,花费多少钱;修整大运河需要多少钱;大明宫需要多少钱……

    礼部的工作报告核心思想也是要钱,科举体系的建立需要很多很多钱,各项重大节日的预算也需要钱。

    兵部的报告就更不用说了,通篇就俩字,给钱。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多钱,都花到哪去了,一个字都没说,也没人敢细问。

    国子监单独做报告,也是俩字,给钱。

    总之,各部门都是钱钱钱,给钱。

    可以说明年的收入还没影呢,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而且明年的大计划更多,用钱也更多,仅仅是预算总额就超过了七百万缗。

    如果在把明年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算上,比如河患、蝗灾之类的,加起来几近千万缗。

    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时候大家都恨不得把钱掰成两半花,很多计划都只能一拖再拖。

    哪像现在,只要是合理的正规计划,就俩字,批准。

    但所有人都不担心会不会出现财政赤字,等从皇后娘娘手里把盐糖的利润分成要过来,明年又是富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