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 0217 分封

0217 分封

    提起粮食问题,陈景恪马上就想到前几天和程怀亮三人说的那件事情,这不是巧了吗。

    他们三家没有搞海贸的能力,大唐有啊。朝廷手里可是掌握有造船厂,还有一定量的水师的。

    之前他给朝廷的新式造船术和航海术,也能都快速拥有用武之地。

    通过此举锻炼出一支熟悉大海的舰队,将来不论是平辽东,还是下南洋都有帮助,亦或者展开大航海都有了基础。

    所以他就说道:“我知道一处地方有粮,每年至少能为大唐提供数百万人食用的粮食。”

    李世民先是一喜,然后严肃的道:“此事重大,可开不得玩笑。”

    陈景恪肯定的道:“我岂敢拿这么大的事情开玩笑,而且那处地方之前我和您说过,以您的智慧应该能想的到是哪里。”

    以前说过?李世民马上就想到,应该是之前介绍世界地图的时候讲过。

    那么是哪里呢?

    他大脑迅速展开分析,离大唐不能太远,运输也要方便,否则有再多粮食也没有意义。

    那里盛产粮食,就意味着土地肥沃,一年能种植多季……有了。

    “可是中南半岛?”

    陈景恪道:“陛下英明,就是中南半岛。那里地处热带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庄稼,水稻一年三熟。”

    “土地肥沃到随便撒一把种子不用管,过几个月可以直接过来收割庄稼。”

    “只是优渥的先天条件,反而让当地人变得慵懒没有进取之心……”

    “只要稍微给他们一点动力,就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我们只要取回一部分就足够养活数百万人。”

    李世民为难的道:“可是你也说过,那里环境湿热疟瘴横行,我们北方人去了不适用当地的气候环境。”

    “朝廷没有办法派军队去征服那里,如何让他们去种粮食,又如何从他们手里征集粮食?”

    “……”陈景恪心里给他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李世民,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这么直接。

    “为什么一定要派兵去征服呢?有时候换个思路,或许事情会变得更加简单。”

    李世民直接道:“有什么办法就直说,别卖关子。”

    长孙无垢心下莞尔,这俩人说话太有趣了。

    陈景恪假装没有听出他话里的训斥,说道:

    “中南半岛上的土著部落和国家,对中原王朝非常仰慕。派几名使者过去,一纸诏书就可以让他们称臣纳贡。”

    “您再赐给他们的国主、酋长一些精美的丝绸、瓷器、糖、玻璃等奢侈品。”

    “最好当着他们国家所有权贵的面赐,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来自天朝上国的珍宝。”

    “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土著必然会眼馋,我们再派遣商队过去出售这些东西,让他们用粮食来换。”

    “他们想获得这些奢侈品,必然会驱使自己治下的百姓去种田,生产更多的粮食。”

    “而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玻璃碗,就能从他们手里换取一船粮食。”

    “不用费一兵一卒,中南半岛就会变成大唐的粮仓,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粮食。”

    “砰。”李世民一拍桌子,斥道:“无耻,真是无耻,这种行径与强盗何异?”

    下一刻他敛去怒容,一脸认真的问长孙无垢道:“观音婢你觉得这个法子如何?”

    陈景恪看的目瞪口呆,这是玩变脸吗?

    “噗哈哈……”长孙无垢掩嘴大笑起来,边笑边说道:“我觉得可行,二郎不妨试一试,就算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对陈景恪说道:“以后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别拐弯抹角罗里吧嗦半天说不清楚,像什么样子。”

    陈景恪这才明白过来,刚才他就是故意戏弄自己,委屈的道:“我这不是想和您说的细致清楚一些吗。”

    长孙无垢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道:“嗯,景恪是个心细的好孩子,值得表扬。”

    陈景恪那叫一个尴尬,脚指头差点抠出三室一厅来。

    李世民又道:“不过你这个法子确实别出心裁,若能成功就是为大唐找到了一个新的粮仓。如此大功,我重重有赏。”

    陈景恪有气无力的道:“嗨,要什么封赏,有小兕子就够了。”

    长孙无垢插话道:“先记着吧,等过几年一并封赏。”

    陈景恪她是不想自己太引人关注,自然不会说啥。再说李世民欠他的封赏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

    既然已经出了这个主意,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他继续道:“还有一个地方也挺适合用这种方法的,就是倭奴国。”

    李世民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倭奴国的情况,道:“那里也盛产粮食吗?”

    陈景恪摇头道:“那里倒不是盛产粮食,而是有几座储量巨大的金银铜矿。若能获得这些金银铜,可缓解大唐钱慌之困。”

    “而且倭奴人野心勃勃不甘居于人下,前隋时期派使者先后两次出使中原。”

    “携带的国书分别用了“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东天皇敬白西天皇”这样的称呼。”

    “可见他们是嘴上臣服,心中实则以天子自居,这种国家是很危险的。”

    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竟然敢自称天子?还敢和中原王朝皇帝并称?

    这直接就触碰到了他的逆鳞,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长孙无垢若有所思的道:“我记得贞观五年朝廷派渤海郡公高表仁出使倭奴国。”

    “因其国主不肯依礼接旨而起争执被困,到贞观七年才得以脱身重回大唐,可见该国对大唐确无多少敬畏之心。”

    李世民一张脸已经阴郁的快要下雨了,道:“待新水师组建完成,我必灭之。”

    陈景恪却没有那么乐观,道:“倭奴国不同于高句丽,距离大唐太过遥远且只能走水路,想要灭其国很难。”

    “如果陛下真的想要征服这里也不是不行,但必须要制定长远的计划逐步蚕食。”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询问道:“你可有什么办法?”

    陈景恪道:“办法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李世民道:“说,可不可行我自会判断。”

    于是陈景恪就把自己的办法讲了一遍:“倭奴国的情况更类似于先秦时期,采用的是分封制。”

    “除了国主,下面还有上百个藩属国。有些小国甚至只有我大唐的一个乡大小,各势力征伐不断很是热闹。”

    “除了内部不靖,他们还有个外敌虾夷人,双方厮杀数百年仇深似海没有调和的可能。”

    “只要我们想,到处都是可操作的机会。”

    李世民微微点头,不外乎是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让他们互相争斗自我削弱。

    这时陈景恪挠了挠头道:“咱们好像说的有点远了,刚才我想说什么来着……哦,对了,往那里卖大唐独有的奢侈品。”

    “买奢侈品需要花钱,要么用粮食布匹等物品换,要么拿金银铜来换。”

    “倭奴岛上有许多金银铜矿,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开矿,甚至可以派出工匠替他们寻找矿脉所在。”

    “这些矿脉就是肥肉,谁家有谁家就会成为其他人觊觎的对象。到时候朝廷在从中引导,很容易就能让他们陷入内乱。”

    “文化宣传也非常重要,要在文化上同化他们,为后续朝廷征服这里扫除思想上的障碍。”

    李世民再次点头,虽然具体计划有点理想化,但这个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长孙无垢却提出了不同意见,道:“这里离大唐实在太远了,就算打下来也难以长久治理,我以为给他们一个教训即可。”

    陈景恪笑道:“哈哈……姨母说的很对,其实这也是今天我来找陛下的目的。”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都愣了一下,有些没明白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好好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陈景恪说道:“陛下要世封刺史的事情,让我想起了家族长辈曾经做过的一个设想,就过来和您说一下。”

    冲动之下作出的蠢事儿让李世民有些尴尬,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假装若无其事的道:“什么设想?”

    陈景恪道:“天下如此广阔,我华夏文明该如何才能实现对其统治?”

    李世民顿时就忘了什么尴尬不尴尬的,追问道:“你族中长辈想到了什么办法?”

    自从知道世界的真实模样,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也是他迟迟不肯有所行动的一个原因。

    有些地方距离遥远到,来回跑一趟都需要一年半载,谈何统治?无法统治辛辛苦苦打下来又有什么用?

    这会儿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自然很感兴趣。

    旁观者清,一旁的长孙无垢已经从刚才的对话,猜到了陈景恪想要说什么,道:

    “分封,把海外之地封给功臣是吗?”

    陈景恪佩服的道:“姨母太聪明了,对,就是分封,把大唐无力统治的土地分封给功臣。”

    “如此既能实现华夏文明的扩张,又能成全陛下和群臣的君臣之谊,您实封刺史的想法也能换个方式实现。”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这些权贵离开大唐前往封国,再也没有人能掣肘您。”

    “您就可以提拔忠于朝廷的官吏任命流官,真正的大权独揽乾纲独断。”  18236/1046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