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汉在逃天子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益州动向

第一百七十六章 益州动向

    张鲁举汉中归附朝廷的消息,在天下十三州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着。

    这是白马之围后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正式反映了天下人心向背。

    这无论是对于开始走下坡路的袁术,还是并未伤筋动骨,依旧如日中天的袁绍来说,都是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坏消息。

    当然,基于汉中极为特殊的地形和管理模式,张鲁势力与朝廷的交接,无疑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双方约定分成几步走。

    首先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进入汉中的人口,以尊重意愿为基础进行迁徙。

    其次是行政官员的分批进入和基层治理工作的移交。

    最后才是军队换防,朝廷军队进入汉中。

    但是,这依旧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一层浪,就是距离最近的马腾。

    马腾在陇西前思后想,又与朝廷反复沟通,最终得到了九卿之一“卫尉”的官职,将军队交给马岱后,带着全家上百口移居长安。

    马氏形成了马超在河东,马腾在关中,马岱在陇西的局面,与朝廷开始了全面的合作。

    尽管马氏还保持着独立的武装与地盘,但其去军阀化进而平稳落地的意图无疑是逐步达到了。

    第二层浪,则是韩遂。

    韩遂作为老牌造反头子,他对于朝廷要是但凡有一点信任,也不至于一点信任都没有。

    所以,想让韩遂跟马腾那么做是不可能的,不过韩遂还是充分表达了对朝廷的善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朝廷开放了枹罕马场。

    这对于正在大力推进野战骑兵群建设的刘弋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了。

    毕竟野战对决里,草原马可远远比不上西凉马,而西凉最大的马场就在金城韩遂手里。

    官军想要在平原正面对抗袁绍军,发展骑兵,尤其是重骑兵,也就是具装甲骑是必不可少的。

    重骑兵,最缺的就是万里挑一的良马。

    至于第三层浪,则是刘璋。

    他的态度发生了动摇。

    益州成都,益州牧府邸。

    “诸位,如今张鲁归附朝廷,我益州该如何对待,有何良策,都说说吧。”刘璋坐在大厅内央,看着堂下坐满了人,其中就有黄权、许靖、张松、庞羲等人。

    庞羲率先站起身来,他把女儿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为妻,双方是儿女亲家,因此极受刘璋信任。

    “主公,现在张鲁已经归附朝廷,而且汉中的官吏正在轮换,朝廷逐步接手汉中,如果等朝廷兵马兵临白水关、大小剑戍(剑门关)的话,主公不做防备,恐怕对我益州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黄权不悦地说道:“难道益州不是大汉的疆土吗?在座诸位不是汉臣吗?”

    庞羲听了黄权的话微微皱眉。

    他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刘璋的儿女亲家那么简单,事实上,因果关系应该颠倒过来,是因为他是庞羲,所以刘璋才要和他结为儿女亲家。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这位东州派的领袖,在益州到底是如何一手遮天的。

    在刘弋穿越的前一年,刘焉支持的马腾兵袭长安事败后,是庞羲牵线搭桥,把刘焉的儿子们从长安救回益州的。

    所以,庞羲是益州真正的实力派。

    既然提到了东州派,那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派系的由来。谷嶁

    跟袁绍手下宠信的兖州派一样,刘焉做益州牧的时候,为建立从属自己的地方势力,提拔东州士人及建立东州兵,支持自己割据益州甚至称帝的野心。

    然而,刘焉在益州当地的作为,却使得东州派与益州士人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他重用东州及外来士人,又枉杀当地豪强,引发当初迎他入益州的贾龙不满,与时任犍为太守的任歧共同举兵反抗刘焉,为刘焉镇压。

    刘焉跟暗弱老实的刘璋不同,那是正经要在益州造了天子车驾打算当天子的人物,很是有不臣之心,而庞羲就是刘焉的托孤重臣,与赵韪并为辅佐刘璋继承益州牧的功臣。

    眼见黄权说话太直,引得庞羲要发怒,张松急忙站出来打圆场。

    张松说道:“现如今朝廷正与袁绍相争,大家也不用想那么多,张鲁虽然归附了朝廷,但朝廷一时半会是没精力彻底消化汉中的,更谈不上对我们益州有什么影响。当然了,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要慎重,总得让主公拿个说法。”

    刘璋坐在上首喏喏不敢言,他本来就性格懦弱,庞羲又太过强势,此时哪怕张松给他递了话柄,他还是嘴唇哆嗦着不敢说话。

    本来,这个益州牧是怎么都轮不到刘璋当得,刘焉也压根没把他往人主的方向培养。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而刘璋与兄长刘范、刘诞都留在京城,只有刘瑁随刘焉入蜀。刘璋后来出任奉车都尉,受朝廷派遣诏谕刘焉,刘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兴平元年,也就是刘弋穿越的前一年,刘范在长安与马腾密谋进攻李傕,泄露之后刘范与刘诞一起被杀,而刘璋则得以幸免。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绵竹城中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背疽发作逝世。

    所以,在长安待了很多年的刘璋,心里是向着天子的,他也压根没有自己当天子的想法,想着的就是替天子守好益州,自己能荣华富贵过一生,也就完事了。

    可人坐在这个位置上,注定身不由己。

    刘璋或许没有野心,但他手下的人有,不仅有,还会架着他一起有。

    毕竟,中枢与地方的权力斗争,是永恒不变的。

    除了心向汉室的忠臣,以及在益州不得志的官员,其他无论是益州派还是东州派,在本质上都是以维护益州这个团体的利益为核心的,天然就抗拒并警惕朝廷对益州的插手。

    许靖也坐不住了,站出来说话。

    跟他兄弟“键圣”许邵一样,许靖以“月旦评”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这种名人在哪个地方都很吃得开,因此许邵还留在豫章郡的刘繇那里,许靖却跑到了益州混。

    之所以不去荆州,可能是荆州的名士圈竞争更为激烈。

    “毕竟说不好听的,我们现在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朝廷没派兵进入汉中,张鲁的威胁并未解除,南蛮也时不时作乱,若是再得罪朝廷,恐怕我们会吃不了兜着走。”

    许靖耐心地劝说道:“主公,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站在朝廷这边,给朝廷一份诚恳的贺书。若是我们这个时候表明态度,我想天子应该会对我们有所关照,也不会主动威胁益州的安全。”

    “我赞同文休先生的意见。”

    许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旁边的黄权出声附和,黄权的话引起了庞羲的不满,这黄权也不知怎么回事,对于自己的意见从来都是反驳。

    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庞羲竟然不吭声了,眼眸中悄然划过一丝狠辣。

    “主公,我认为我们益州只需要维持现状即可,当然不能得罪朝廷,但最好还是等待天下大势明朗后再做打算。”黄权继续说道。

    刘璋微微沉吟,点了点头,张松、黄权、许靖等人的分析不可谓不合情合理。

    “那么,就按照你们说的意见来做。”

    刘璋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诸位都觉得应该向朝廷示好,那么,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派使者去长安,谁愿意去?”

    张松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转过身,向下拜了一拜。

    而另一位佐官向煜也跟着站了起来。

    刘璋赞誉地说道:“那就你们二人前去长安吧,子乔作为正使。”

    二人领命后,刘璋随即吩咐道:“来人啊,传令下去,命靠近汉中各地的驻军撤离到大小剑戍(剑门关),以免被朝廷误会。”

    随后众人离去,庞羲略微踌躇,也一言不发的离去了。

    看着庞羲的模样,黄权眉头一皱,阴影里原地驻足片刻,又转回到了刘璋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