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司马懿和陆逊在之前是有过隔空较量的。
去年八月(228年)那场石亭之战,司马懿是曹休的援军,负责在后方接应曹休。曹休大败而归后,司马懿旋即引军退还,并没有与陆逊正式拉开架势对阵。
虽不曾对过阵,司马懿却对陆逊知之甚详。
由于陆逊此前已经出手过三次,次次大胜,并将关羽、刘备、曹休都打到全军覆没。所以,司马懿对陆逊的底细相当了解,知道后者不易对付。
但是没办法,三路伐吴是曹叡下达的命令,他唯有遵从。
当然,司马懿也知道,他在陆逊眼里没有秘密。
无论是陈仓退诸葛,还是千里击孟达,都充分展示出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
可以说,两人在军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天赋不相上下。陆逊给人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是“火烧连营七百里”,但这种计谋属于硬耗式“阳谋”。刘备实际上在被击败之前,就已经被陆逊给耗的锐气尽失,兵无战心。
对待这样一个对手,司马懿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法子。
唯有见机行事。
岘山之南的江汉平原上,魏吴双方十数万军队已经相持了月余。
魏军背依百丈山,面向东南;吴军坐拥南汉水和长江,临江下寨。
期间,双方军队短暂的交过几次手,互有胜负。魏军这边方在陆地上小胜一场,那边吴军立马依靠水军优势扳回一城。
西线局势逐渐僵持下来,司马懿和陆逊都没有再出手,都在等一个后发制人的机会。
魏吴双方进入了斗智斗勇、比拼国力的阶段。
……
与此同时,马谡带着羌女,马温、三大部将及两万民工,在建宁―云南郡的尾段大干特干,争取在年前就把这段路修好。
之后赶在四月份之前,把另外两条主干道也修好。拿到充足的奖励,开启一场畅快淋漓的消费。
工地上,马温及三大部将,带着民工们干得热火朝天。
马谡胳膊上站着一只大雕(老鹰),也看得热火朝天。
大巫师仍旧裹得严严实实的,柔柔静静的陪在身侧,
老实说,马谡并不关心魏吴之战谁胜谁负,只关心两国打没打起来、打得狠不狠。
只要两国打起来,那就意味着两国的国力在哗啦啦的往下降,那对蜀汉来说就是大好事。
在彼消我长之下,蜀汉的实力正在迅速的接近两个国家。
而此时,正在闷头发育的蜀汉,就如同盖伦提着大宝剑蹲在草丛里,默默窥视着草丛外,两个不同势力的英雄相互打斗,等到双方都残血了,就冲上去猛插大宝剑。
场景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场景。
所有人都知道,三国之中魏国最强,其次是东吴,再次是蜀汉。
如果把曹魏的现阶段的国力数字化为100,作为参照标准。那么东吴、蜀汉的现阶段的国力大概只有50和30。最北边的柯比能的鲜卑部落国力大概在30左右,辽东公孙氏的燕国国力,大概在10左右。
事实上,三国及两个周边势力的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果分阶段来描述的话,那么分别是:第一阶段、刘备主政时期(214年―223年)。
这一阶段,魏蜀吴三国都还没有正式建立,但是三国的基本盘都有了,只是还没有建国而已。赤壁之战后,曹魏国力算100的话,那么孙权和刘备加起来也没有40(孙权30,刘备5),因为当时的东吴内部并不统一,刘备仍寄居荆州,还没有坐大,且当时天下还有马超、刘璋、张鲁等势力。
到了汉中之战后,局势发生了逆转,刘备在此战中将曹操暴捶了一顿,没过多久,关羽又发动了襄樊之战,把曹仁打得不敢出城,水淹七军更是俘虏了魏国数万将士,淹死者更是数以万计。主帅于禁都被活捉了,连曹操都被吓得差点迁都。
这个阶段的曹魏国力按100计算的话,那么蜀汉约莫有50左右,而东吴最多只有40,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孙权深深感受到了来蜀汉的威胁,才会不惜背盟也要偷袭关羽,把荆州拿到手!
荆州丢失,关羽战死后,刘备集团损失惨重,国力骤然降至30,而孙权由于吃到了荆州,国力也涨到了60左右。而随后的夷陵之战,刘备大败,损兵折将,使得蜀汉国力进一步下降,锐减至15,以至于曹魏都不再将蜀汉作为竞争对手,任由其自生自灭,自己转头去攻打东吴和防范轲必能的鲜卑部落。
此时的北方燕国初创,仅是一个割据政权,国力也非常弱小,约只有10。柯比能部仍是30。
第二阶段、诸葛亮主政时期: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总揽蜀汉大权,由于其非常擅长内政,短短数年,就使得蜀汉国力再次蒸蒸日上,而且随着南中之战的胜利,蜀汉从南中地区获取了不少的资源和人口,再加上在北伐中的斩获(拿下阴平武都二郡),使得蜀汉国力恢复至40的水平。而此时的曹魏,由于内部君主交替,连年战火,本来占据天下最优的土地,国力却并未有多大的增长,大约仍维持在100左右、吴国约莫在60左右、柯比能部仍是30、燕国仍是10。
事实上,三国(两外)五个势力之中,魏国的地盘是最大的,人口是最多的,耕种面积也是最肥沃的,所以它的国力发育速度应该是最快的。
不过从刘备去世后到短短十一年间(223年――234年),魏国就与吴国开战六次,与蜀国开战六次,所以曹魏没能好好发展,始终在国力上拉不开和吴蜀两国的差距。甚至面对吴蜀两国的联手进攻,还显得捉襟见肘,小心应付。
第三阶段、是诸葛亮去世后。
诸葛亮去世以后,魏蜀吴三方基本没有再打过像样的大仗,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再加上魏国先后解决了轲必能(235年)和燕国(239年)的隐患,彻底没有了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所以,魏国开始飞速发展。原本魏国国力100,蜀汉30,东吴60。但诸葛亮死后,魏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机会。
三十年间(234年――263年),使得魏国国力从100暴涨至1000,而彼时的蜀汉虽然也在发育,但国力最多不超过100点,东吴国力不超过300多点,换算成魏国国力100的话,那么蜀汉就只有10,东吴只有30。差距已经大到两国加起来也不是曹魏的对手了!
而北方的燕国和轲必能部被灭后,国力降低为0。
此时,除了魏国自己,再没有人或势力能阻止魏国一统天下了。
若不是魏国249年发生了高平陵之变,之后又经历了淮南三叛,魏国朝堂相互倾轧十几年。蜀、吴两国灭亡的时间还将大大提前。
总的来说,不同的时间段,魏、蜀、吴、燕四国的国力差距是不一样的。
关羽去世前,三国(两外)的国力差距最小,魏国100,蜀汉50,东吴40,柯比能30,燕国10。
天下局势呈现出一超三强一弱的格局。魏国受限于四周都有隐患。而不能安心发育。
关羽死后,刘备又遭遇夷陵大败,使得蜀汉国力锐减至15,诸葛亮当政后,将蜀汉国力恢复至30,此时的鲜卑在轲必能的治理下,国力达到40。后来他多次出兵滋扰魏国边境,打乱了魏国的发展势头,使得各个势力的国力差距一直没有拉开。
而等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抬手刺杀了轲必能,抬脚收拾了燕国,从此再无后顾之忧,这才迎来了最大的发展机会。
而马谡要做的是,避免出现第三个阶段,即轲必能不能死、魏国和吴国必须要隔三差五打起来。
与此同时,然后蜀国安心发育几十年。最后一举在国力上反超魏吴两国,进而横扫天下,再现西汉一统之伟业。
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非卓远见识者,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
而修路和人口大爆炸,正是马谡为蜀汉打造的两副救命良方。
拖住魏国和吴国发展速度,则是又一剂良方。
这个计谋,也是后世漂亮国针对竞争对手所使出的终极杀招。
经过时间验证,这计策屡试不爽。
于是,马谡就现学现用,拿来用来对付魏国了。
目前来看,挑拨离间的计策效果很不错,修路进度也很喜人。
所以,人口大爆炸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马谡侧目望向身侧大巫师,感觉自己手中的老鹰,有些蠢蠢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