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曹操的看法,也代表大多数人的看法。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文王时,周公以孝顺、仁爱收获大量粉丝;文王死后,周公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周公又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摄政,七年后,周公还政于成王,归臣子位。
辅佐成王的七年时间里,周公实际上已取天子位,行天子命,干天子事。然而,他为何最终没有取周成王而代之呢?
一、不想取代,何来取而代之?孔子儒学把周公的人格魅力奉为至尊,把周公的礼乐制度奉为圭臬,周公也因此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周公不是一个充满野心、觊觎皇位的人,很显然,这种观点在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占据主流地位,如果这种观点能被轻易推翻,岂不是宣告了儒家政治构架及政治理想的彻底破产。孔子不傻,他不可能去树立一个经不起半点推敲的榜样。
二、取代不了,何以取而代之?据记载,武王曾提出兄死由弟继承王位,而周公表示不能接受,这一点历来被当做周公没有取代之心的证据。我们不仅要问,真是这样吗?周公当时是以怎样的一种心理拒不接受武王的提议呢?周文与太姒生有十子:
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天下德者居之”只不过是数千年来的政治谎言而已,父传子家天下,老大没了依次接班,这才封建历史的导演脚本。因为伯邑考被烹杀,才轮到姬发,所以,就算是武王死后由其弟继位,显然三弟管叔的“合法性”要高于四弟周公,这么说来,周公不能接受的真正原因是担心轮不到自己吧,接下来发生的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监之乱”,周公果断诛杀了管叔;蔡叔被流放,仅给他乘车十辆、犯人七十作为随从,最终死在流放之地,其实是换种方法给弄死了;霍叔被贬为庶民,永远失去了竞争资格。这一切究竟是历史巧合还是政治手腕那就真不好说了。而管、蔡、霍应该是终于周朝的,正是因为觉得周公已威胁到成王,才有了所谓的“三监之乱”,这种事,成了叫“勤王”,败了就叫“叛乱”,都懂得。
再说,召公、太公该算是大贤之人吧,若周公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他们干嘛也要怀疑呢?周公取代成王看似步步为营,顺理成章,实则不然。当皇帝远非坐上龙椅就算完事,周公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就算处理了反对自己的三个弟弟,但“三监之乱”实际上已经带动了当时关中等地的动荡,再加上召公、太公极具分量的反对票,这些都是周公所始料未及的。贵族和民众都不支持,所以取代不了。
三、退而求其次,胜于取而代之。既然取代不了,若强求,很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于是,周公选择合适的时机,还政于成王,这便是周公的聪明之处。周公退而求其次,进而与召公平分大权,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跃在权利中心。相比王莽之辈,周公实在高明太多。至于后来被孔子尊为圣贤、树为标杆,博的后世一大把的美誉,这恐怕连周公自己也是没有想到的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