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防盗一下,二十分钟之后更新,容我去洗漱一番……
藩王不是不可以怼,但是你要看什么档次的藩王,或者是具体到哪个藩王,然后在看清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
宁王朱权是在场这帮人能怼的么?
当然不能,私底下哔哔都要小心点儿,万一声儿大了传出去,宁王朱权并不介意上书喊冤,然后让皇帝玩一个亲亲相隐的戏码,给他扣上一个“攻讦宗亲、离间天家”的大帽子。
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酸爽了。
所以听着老蔡在那边**叨**叨,黄文是最先怂的那一个,一来他受着杨尚荆直管,而来他也不敢多说宁王。
但是这位刘都纪就不那么好打发了,因为这神像的后面并不是空的,根据杨尚荆的交代,为了满足杨尚荆的恶趣味,这文昌帝君的脑后悬着的不是什么金色的圆盘,而是当初他让工房大匠打出来的镰刀锤子。
“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实事求是”,这俩玩意往文昌帝君脑袋后面一挂,那就是“有教无类”的典范了,毕竟文昌帝君的光芒万丈,不仅仅照着满县的士子,还罩着满县的农户和匠户。
总之,这很符合有大明特色的帝国主义宗教建设,使宗教服务大众、造福大众,充分与建设有大明特色的封建帝国主义河蟹社会相适应,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
嗯,反正很给力就是了。
不过刘都纪可不认这个,他虽然知晓厉害,但不够油滑,换句话说脑子一根筋,否则也不会被同行推到都纪这个位置背黑锅,这颗不是五百多年之后挂个什么什么协会主席就是高道大德的年月,干这个没俸禄还特么要背黑锅的。
所以他一张嘴就是:“依着本教经典,文昌帝君金身理应……”
他这边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儿,然而屁事儿不顶,老蔡呵呵一笑,指了指场中正穿着杏黄色法袍,正在随着经韵声踏着禹步的老道,慢悠悠地说道:“此大殿,乃是家师营造之所,事先可是上书过龙虎山的。”
刘都纪一张嘴就张在哪儿了。
没辙啊,万法出正一,这龙虎山就是道教圣地,谁不服就能把谁摁在地上一阵摩擦,别看宣宗皇帝的时候很不待见正一的天师,但是为了拉拢这个扎根江西上千年的大族,多几个脑袋还是稳赚不赔的,更何况……这刘都纪也是出身正一的。
然后一脸笑容的老蔡就又放了个大招,指了指立在大殿前边儿的大鼋,大鼋的身上还背着一个青石碑:“此碑文上所书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乃是当代天师手数,若无天师法旨,贫道师徒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如此啊。”
其实老蔡在这里玩了个花花肠子,正一的天师虽然不是什么整日里都是在“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地逍遥度日,但也算不上日理万机的,这道观营建的差事都落在了朝廷的手里,他就是每年传度、受箓的时候出来转转,怎么也不可能掌控着黄岩县这么个小县城的文昌殿啊。
老蔡的师父也只是往龙虎山那边儿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一下需要支持,然后张家的某个子侄和当代天师张懋丞说了,这会儿天师正打算闭关,也就没当回事儿,想了想那个和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交好的宁王好想提过那边有文曲星下降什么的,不支持不太好,就直接从书房里拿了一份之前写好的经书,那个张家的子侄直接就送了过来,让这边照着篆刻了。
至于文昌帝君刻成了杨尚荆的模样……他们也不知道。
这本身就是话术的一种,唬人的,但是这个刘都纪哪儿知道这个?一吓唬就老实了:“既然是天师法旨,弟子自然是不敢稍有质疑。”第三九零章
藩王不是不可以怼,但是你要看什么档次的藩王,或者是具体到哪个藩王,然后在看清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
宁王朱权是在场这帮人能怼的么?
当然不能,私底下哔哔都要小心点儿,万一声儿大了传出去,宁王朱权并不介意上书喊冤,然后让皇帝玩一个亲亲相隐的戏码,给他扣上一个“攻讦宗亲、离间天家”的大帽子。
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酸爽了。
所以听着老蔡在那边**叨**叨,黄文是最先怂的那一个,一来他受着杨尚荆直管,而来他也不敢多说宁王。
但是这位刘都纪就不那么好打发了,因为这神像的后面并不是空的,根据杨尚荆的交代,为了满足杨尚荆的恶趣味,这文昌帝君的脑后悬着的不是什么金色的圆盘,而是当初他让工房大匠打出来的镰刀锤子。
“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实事求是”,这俩玩意往文昌帝君脑袋后面一挂,那就是“有教无类”的典范了,毕竟文昌帝君的光芒万丈,不仅仅照着满县的士子,还罩着满县的农户和匠户。
总之,这很符合有大明特色的帝国主义宗教建设,使宗教服务大众、造福大众,充分与建设有大明特色的封建帝国主义河蟹社会相适应,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
嗯,反正很给力就是了。
不过刘都纪可不认这个,他虽然知晓厉害,但不够油滑,换句话说脑子一根筋,否则也不会被同行推到都纪这个位置背黑锅,这颗不是五百多年之后挂个什么什么协会主席就是高道大德的年月,干这个没俸禄还特么要背黑锅的。
所以他一张嘴就是:“依着本教经典,文昌帝君金身理应……”
他这边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儿,然而屁事儿不顶,老蔡呵呵一笑,指了指场中正穿着杏黄色法袍,正在随着经韵声踏着禹步的老道,慢悠悠地说道:“此大殿,乃是家师营造之所,事先可是上书过龙虎山的。”
刘都纪一张嘴就张在哪儿了。
没辙啊,万法出正一,这龙虎山就是道教圣地,谁不服就能把谁摁在地上一阵摩擦,别看宣宗皇帝的时候很不待见正一的天师,但是为了拉拢这个扎根江西上千年的大族,多几个脑袋还是稳赚不赔的,更何况……这刘都纪也是出身正一的。
然后一脸笑容的老蔡就又放了个大招,指了指立在大殿前边儿的大鼋,大鼋的身上还背着一个青石碑:“此碑文上所书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乃是当代天师手数,若无天师法旨,贫道师徒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如此啊。”
其实老蔡在这里玩了个花花肠子,正一的天师虽然不是什么整日里都是在“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地逍遥度日,但也算不上日理万机的,这道观营建的差事都落在了朝廷的手里,他就是每年传度、受箓的时候出来转转,怎么也不可能掌控着黄岩县这么个小县城的文昌殿啊。
老蔡的师父也只是往龙虎山那边儿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一下需要支持,然后张家的某个子侄和当代天师张懋丞说了,这会儿天师正打算闭关,也就没当回事儿,想了想那个和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交好的宁王好想提过那边有文曲星下降什么的,不支持不太好,就直接从书房里拿了一份之前写好的经书,那个张家的子侄直接就送了过来,让这边照着篆刻了。
至于文昌帝君刻成了杨尚荆的模样……他们也不知道。
这本身就是话术的一种,唬人的,但是这个刘都纪哪儿知道这个?一吓唬就老实了:“既然是天师法旨,弟子自然是不敢稍有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