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712巴尔干新盟友

712巴尔干新盟友

    同盟国吊打了整个轴心国,现在欧洲也已经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事集团一家天下了。

    在南欧,巴尔干半岛,两个尚未作出选择的国家,终于面临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根据协议,罗马尼亚王国及保加利亚王国已加入同盟国,匈牙利也在更早的时候就成为了德国的一个省。

    然而对南斯拉夫,莱因哈特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施加压力,令南斯拉夫加入钢铁同盟条约,所以更不存在南斯拉夫的摄政王保罗王子签了这个条约,但却因为条约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同遭到军事政变,由国王彼得二世代替保罗王子亲掌政务。

    知道南斯拉夫内部复杂情况的莱因哈特,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逼着保罗王子和他签订条约,加入同盟国阵营。

    相反,莱因哈特一直在采用不温不火的政策,一面维持着与南斯拉夫亲德政权的关系,另一面却丝毫没有与南斯拉夫进行深入交流合作,仅仅是保持着名义上的友好。‘

    任何国家的政客都不会建议多几个名义上的友好国家。这种友谊虽然不牢固,但至少不必付出任何报酬与代价,相当于是白送的一个外交友好盟友。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英国战败,联合王国各政府宣布投降,德国及其盟友的强大,毕露无疑!

    这个时候,南斯拉夫内部就该好好考虑一下将来与德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了。

    原先巴尔干半岛,包括罗马尼亚在内,很多国家都是英法的小弟。可现在英法都跟着德国混了,巴尔干半岛也是处处分部着同盟国成员国。

    现在还不表明态度,要跟着德国一道奋斗,还等什么时候呢?

    更要命的是,一向亲德的希腊,最近也开始明显更进一步,开始了关于加入同盟国军水集团的谈判事宜。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希腊政府亲德,那几乎早就是是摆明的事实,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希腊的政府高层,几乎都是亲德派的代表,而且他们的独裁统治者扬尼斯·梅塔克萨斯,还与莱因哈特的德国建立的紧密的经济联系,两国具备深厚的经济合作友谊。

    另一方面,罗西手下的意大利政客与外交人员们,早在几年前就一直在收买希腊政客,寄希望于可以借此操控希腊的政治走向。

    原本意大利罗西他们的这种安排,是受到前首相墨索里尼的指使,为的,也是将来进攻希腊时,用收买的这些人员当内应。

    可是,墨索里尼的“新罗马帝国”计划尚未实现,他本人就已经去见凯撒了。

    连英国投降的日子都没坚持道,早就重病缠身的墨索里尼,在罗西安排的一次输液后,突然吐血不止,最后不治身亡。

    很明显,这次输液的药物里,有一些古怪,但是意大利高层没有人去深究。毕竟,有能耐的人在之前的意大利高层内斗中都陨落了,剩下的强大派系,只有罗西这支“亲德派”。

    在罗西的安排下,这些意大利收买的希腊官员摇身一变,任务也从接应意大利入侵大军,改为了劝希腊独裁者扬尼斯·梅塔克萨斯加入同盟国这种低风险,低难度的小任务。

    希腊政府本来就亲德,加上有一堆被早早收买的内应煽风点火,扬尼斯·梅塔克萨斯很顺理成章的就做出了加入同盟国的决定。

    只不过,他在与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协商中明确表示,希腊部队没有勇气去与苏军直接作战,无法承担正面战场的任务。

    当然,他也同意,在希腊加入同盟国军事集团后,希腊陆军可以派遣大约两个师规模的部队,协助德军管理后方的占领区。

    清扫一下苏联游击队的单子,他们还是敢接的。

    如此一来,整个巴尔干半岛除了南斯拉夫以外,基本上有点军事实力的国家,都已经确认要打上同盟国的印记。

    那么,剩下的南斯拉夫处在其中,不是被排外,就是被针对,最终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一个被同盟国军事集团成员国四面包围的国家,还真不好绕开同盟国发展起来。

    就这样,虽然南斯拉夫军方仍旧不太愿意加入到一个外国主导的军事集团,但是内部很多有识之士都已经站出来发声,力争南斯拉夫不能置身事外了。

    继续这样下去,一旦南斯拉夫将来与巴尔干半岛各国中的任何一方闹矛盾,那么有强大的同盟国做后盾的另一方,最终都一定会压倒南斯拉夫的。

    有时候,解决矛盾不一定看得是谁占理,还得看谁的后台更大。

    在时机终于到来后,莱因哈特也对南斯拉夫提出了加入同盟国大家庭的邀请。

    而到了这个时候,南斯拉夫军方就算再不情愿,也没办法拒绝了。

    放眼全世界,英法强强联手组成的轴心国集团,尚且都在德国主动的同盟国面前给跪了。

    南斯拉夫总不能指望剩下的,他们恐惧还来不及的苏联来帮他们对抗德国吧?

    况且,德国提出的加入条件也很轻松,只要不出岔子,南斯拉夫为同盟国提供2个师的步兵,协助管理同盟国在苏联的占领区就行了。

    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南斯拉夫协助占领的地区土地,也将适当的划分给南斯拉夫政府,作为战争红利分给它。

    这种程度的要求,南斯拉夫军方还是可以勉强接受的。恐惧苏联的他们,只要不必和苏军面对面交手,其实都还可以忍受压力。

    当然,莱因哈特指望的也不是希腊和南斯拉夫提供的这4个步兵师能起多大作用。

    说到底,这不过是他顺便争取到的一支驻防后方的辅助,作用仅仅在于为同盟国主力部队解放了兵力。

    莱因哈特拉拢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正真目的在于,他不想像历史上那样,和这两个国家做敌人,最后白白消耗了大把时间和兵力后,还得分兵占领这些地区,应付源源不断的游击队。

    现在,德军非但不用分兵入驻巴尔干半岛,对付令人头疼的巴尔干游击队,反而还用上了这些本来的敌人,帮自己未来对付未来苏联本土的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