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文被朝廷尊为“燕国公”,大封属官,勾连朝臣,权势更为煊赫。
有不少朝臣,如董昭等等,也在国公府任职;也没有人说这样属于违制。
西凉虽然平定,但大一统主线任务2尚未完成。
白晓文派遣张率军北上,征讨盗匪。随行的还有白凰战队的其他队友,也是为了给队友们小刷一波战争贡献。
但是,在邺都数日,白晓文一直都没提进攻张鲁的事情。
这让马超有些焦躁,多次遣人来问,最后亲自来询问。
白晓文答道:“现在朝廷兵马刚刚经过大战,需要休整。北方盗匪、马贼蜂起,边境不稳,更不宜出征。况且汉中地势险要,必须做好准备之后,才能进攻。”
白晓文说的都是正当理由,马超也无可奈何,只能再拜说道:“某誓要查清父亲被害的凶手,还望燕公体察下情,早日借兵。”
白晓文正色说道:“我当然也想查清凶手。孟起放心,短则十日,长则一月,我必然借兵于你,征讨汉中。”
马超大喜拜谢。
白晓文又说道:“这一消息,尽量保密,千万不要泄露,以免张鲁有了防备。”
马超答应而去。
张北上平贼,第一进攻目标就是黑山贼张燕。
不过,听说张兵锋已至,张燕竟是直接率众请降。
白晓文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倒也并不奇怪。
历史上的张燕,就是颇有眼光,和寻常的盗匪颇有不同,如果按白晓文的评价,那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张燕在灵帝时期,混成了一方大盗,麾下聚拢的民众,号称百万这当然是有水分的,有多大水分取决于张燕的鼓吹能力灵帝朝廷无力剿灭,就只能听之任之。
不过,张燕却是主动请朝廷招安他。
于是灵帝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治安和民政事务,甚至还有察举孝廉的权力!活脱脱成了山区刺史,盗匪诸侯。
诸侯讨董时期,张燕甚至有资格和各路诸侯会盟。
袁绍、公孙瓒争夺冀州的时候,张燕跳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派军相助公孙瓒,不过被袁绍击败;后来袁绍征讨张燕,虽然没有平定,但黑山贼军死伤颇多。
这大概就打灭了张燕的心气,让他看清了自己麾下的乌合之众,和诸侯军队的差距。
历史上曹操平定袁氏,还没打张燕,张燕就看出曹操势大,率众投降曹操,得到了封侯之位。
现在,白晓文在三国位面世界的势力,比当初的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张燕请降,并不奇怪。
白晓文随后派遣邺都文吏,前去接收张燕的部众。
最终清点之下,张燕所部有十余万人。
平素张燕夸口自己有十万大军,原来是把所有属民都算上了。其中老人、妇女、孩童,都计算在内。
白晓文封张燕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
张燕麾下部众,白晓文挑选了数千青壮,编入军伍。
剩下的一律解甲归田(其实他们也没有“甲”),打散分到关中、司州、并州等等人烟稀少之地。
白晓文又下令各地州郡主官,划拨田地给这些人耕种,还有一系列善政,比如两年内免钱粮赋税等等。
政令一下,张燕部众无不感恩戴德,扶老携幼而去。
其实白晓文基本上看不到两年后的收益,他这么做,只是因为这些人刚刚从贼转为民,心思没有安定下来;如果没有活路的话,难免再次啸聚山林。
现在颁布善政,可以让他们心思迅速安定下来,到时候就算张燕再次起兵背叛,这些曾经的部众,也基本上不会响应了。
黑山张燕,已经成为往事,张便率领大军越过冀州、并州边界,征讨并州马贼。
……
白晓文在邺都,接见了一波荆州使者。
荆州刘表,重伤不治而死。
次子刘琮继承父亲基业,但是因为年少,由叔父刘备,暂掌荆州军政事务。
这荆州使者,就是刘备派来的,讨朝廷诏书,请封刘琮为荆州牧。
说是请封,实际上就是例行通知朝廷一声。白晓文就算不答应,荆州方面也不会理会。
白晓文眯着眼睛,问那名荆州使者:“听说刘景升有二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为何废长立幼?”
荆州使者答道:“回禀燕公,刘琦公子不幸早亡,已经一月有余。”
白晓文心中一惊。
刘琦死亡的时间,恰好是他切入的时间!
这就印证了白晓文的猜测。
灵界规则在他匹配的时候,是在目标灵界位面,挑出两个即将死亡(或是刚刚死亡)的灵界人物身份,供他选择。
这次白晓文切入三国位面,即将死亡、又符合名门和显要身份的灵界人物,应该就是袁熙、刘琦两人了。
假如白晓文选了刘琦的身份,想必不久之后,也会听到袁熙死亡的消息。
至于袁熙、刘琦比演义中更早死亡,白晓文也不奇怪,灵界历史人物,出场、退场时间,和演义之中并不严格吻合。
白晓文便道:“刘琮年幼,不足以治理州郡。朝廷之意,另外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治理荆襄。”
荆州使者答道:“我主虽然年幼,但聪敏好学,更有皇叔刘备辅佐。朝廷若是另择他人取代,不仅有违老主公遗志,而且更让荆州人氏不服,这便是祸乱之源。”
白晓文见这名使者对答如流,毫无惧色,心中好奇,便问道:“使者何人,现居何职?”
那人答道:“在下华歆,字子鱼。现为刘荆州帐下掾属。”
白晓文心中一跳。
这华歆可不是一般人,是个比董昭更狠的逼宫党啊。
演义中曹魏篡汉,华歆就是急先锋。
白晓文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便起身下阶,开口招揽道:“我听说平原华子鱼的大名很久了。以公之才学,为何屈尊荆州,做一个掾吏?不如来邺都,方能一展所学。”
华歆见到白晓文态度诚恳,便躬身下拜:“歆愿为燕公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