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 第六十三章 从灾民中招募军队和清查全国人口

第六十三章 从灾民中招募军队和清查全国人口

    朱由检心中盘算了一下,这笔银子补足成1200万两,可以分成四份。

    四百万两拨给毛文龙东江军。本色折色都合并在内。

    朝廷也不必另外运粮给东江。

    就由各地粮商自己组织船队去东江皮岛卖粮。

    一百万两拨给蓟州整顿军备。

    一百万两拨给京营。

    实际上京营原本就有军饷,这一百万两只是增加京营的投入,让京营的装备和训练更精良。

    剩下六百万却要用于赈灾。

    从去年到今年陕北延府一带发生大旱。

    六百万两银子就作陕北赈灾之用。

    不过赈灾方式不是把这六百万全部发给灾民。

    那样很可能让朝廷的钱打水漂。

    而是用以招募起十万大军。

    把灾民之中年轻力壮,且勇猛好斗者,招入军队之中。

    每个士兵每年六十两银子,除用于士兵本身口粮、装备、训练的三十两银子。

    剩余三十两银,可以用于赈济士兵相关家属亲戚。

    三十两银子可购买三十石粮,至少可维持十个平民一年的口粮。

    如果在陕西招募十万军队,实际赈济灾民可达一百一十万人。

    这样一来,既能增兵扩军,同时也把灾民中最有力量造反的一批人收拢在朝廷属下。

    宁可让他们成为朝廷的兵,也不要让他们成为造反的兵。

    从粮食消耗数目而言,士兵一年口粮六石,平民一年三石。

    被赈济的一百一十万人,一年需要消耗三百六十万石粮食。

    可集中先到南方购粮,以一石粮食一两银子高价计,从每石粮三钱银子的无灾地区往灾区运粮,即便扣去运费成本,商人还是有利润可赚的。

    京畿地区其实今年也发生严重旱灾。不过京畿本就粮食不能自给,依赖于南方漕运。

    又是富贵云集,并不缺买粮食的钱。

    所以旱灾并没有让京畿陷入饥荒。

    用三百六十万两银子到湖广、四川买粮。

    这两省距离陕西也近。

    商人自然会琢磨出把粮食运往陕北灾区最省钱最快捷的路线。

    只要确保粮食能源源不断输送到陕北。

    不能说完全赈济陕北灾民,但至少可以不让当地出现大的动乱。

    洪承畴现在应该就在陕西,任督粮参政。

    此人气节品格不行,但能力还是有的。

    在陕北灾区招募十万大军的事情,可以让此人来负责。

    六百万两扣去买粮的三百六十万两,还剩余二百四十万两银,就拨付给他使用。

    还有孙传庭是山西代州人,此时赋闲在家。

    他在练兵能力上应该强于洪承畴。

    朝廷使者去陕西下达命令,必定经过山西,顺道去代州起用孙传庭。

    让孙传庭一起到陕西,与洪承畴合作把这事情办了。

    等今年酒税征齐,后续其他税收也陆续开征,乃至国家逐步转入军事运行轨道,费用支出只会越来越充裕。

    军器局、国子监军校、以及其他新设机构运行费用,也会到位。

    朱由检在心中对银子用途盘算完毕,想到阎应元提醒他的清查人口之事。

    便向茅元仪询问人口。

    谈到大明人口,茅元仪又来了兴致,开始滔滔不绝地论述起来。

    按他的议论,如今大明名义上有所谓黄册户口统计,实则形同笑话。

    各地黄册多是连年照抄,会出现某地区人口一户未增、一户未减,一人未生,一人未死,或者有生有死,但死亡口数,不多不好正好相等的咄咄怪事。

    这是瞎编的功夫都懒得做。

    有的地方觉得这么连年照抄不好意思。

    为了数字不那么虚假,也会略增略减,而非原样照搬。

    但仍属于纯粹编造,和实际毫无关系。

    甚至还有不少地方,为了减少丁税,让在册人口数字连年缩减。

    因为这种黄册数字,纯粹出于编造。

    一些地方甚至提前预造了未来几十年的户口数字。

    洪武二十六年人口调查登记,得到的全国人口数字是六千多万。

    而经过两百多年承平繁衍之后,到万历时,官方在册人口数字只剩下五千六百多万。

    在册人口不增反减。

    官方记载的人口数字没有任何增长,甚至反而减少。

    这是历代所无的荒唐事情。

    “有没有可能我大明人口真的两百年没增长?”朱由检问道。

    茅元仪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绝无可能,大明人口比国初增长数倍,不是臣一人观察所得。其他文士也多有记载。”

    他有条不紊地叙述起来。

    如神庙时谢肇淛《五杂俎》里记载,金陵的街道本来极为宽广,可容纳九轨。

    但随人口增多,把官道都侵占了建造房屋。

    所谓“户口数倍,岂能于屋上架屋,必蚕食而充拓之。”

    这是城市。

    还有如徽州福建等地区的农村,“见人家多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计一室之居,可抵二三室,而犹无尺寸隙地。”

    福建从高山到平地,都已经开发成了农田,没有一丝被浪费闲置的土地。

    即便如此还有五成的人口在外地游食。

    北方的河南、山东到南方的江西、湖广、四川等地,到处都是人口繁多的景象

    最后茅元仪总结道:“天下户口不入版籍,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

    这句话其实茅元仪在自己写的《夜航史话》里就说过。

    今日当着皇帝的面又说了一次。

    “那以茅爱卿估计,目前我大明人口究竟有多少?”朱由检忍不住问道。

    “十倍于国初!这是臣的看法!”茅元仪几乎没有任何思索,就飞快地回答道。

    实际上他对人口问题关注很久了,已经多次在著作说过这种估计。

    包括谈盐税时就反复说过:

    “户口十倍曩时,所增盐课不能一二!”

    “虽户口十倍囊时,而盐利不能再倍,私盐盛行故也!”

    所以对于皇帝的这个问题,脱口而出!

    “十倍!??”听到这个答案,朱由检皱眉。

    这茅元仪还是喜欢夸张。

    作为穿越者,他对这个答案实在难以置信。

    要是有十倍的话,按明朝建立之初五千七百万人口来算。

    现在岂不是有近六亿人口?

    这怎么可能?

    这个人口数字只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才达到。

    明末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人口!

    按他的估计,觉得明末人口两亿肯定不止。

    三亿可能也打不住。

    符合实际的数字或许是三亿以上,四亿以下。

    不过具体如何,只有用真正全面铺开的人口调查才能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