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道,司马懿为曹丕献上“阴谋”“阳谋”一条龙服务,帮助曹丕取得父亲最终青睐、逼迫汉献帝禅让、诱杀曹彰、震慑曹植,迅速稳定了魏国局势。
曹丕是司马懿一手扶上来的,所以他对司马懿这位老师一直非常客气,甚至做到曹丕领兵出去打仗,就让司马懿守都城;他在都城,也放心地把军权交给司马懿。表面上,这可比他老爹多疑的性格强上多倍,不过,司马懿教出来的学生,司马懿清楚得很,准确来说,应该是他俩互相清楚得很。比如,曹丕知道司马懿不会趁他出去带兵打仗的时候夺取都城,也知道司马懿不会拥兵自重,找机会反叛他,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太看重面子、太看重德行了,要是取之不义,必定不取。曹丕就是盯准了司马懿这个软肋,时刻用道德的锁链牢牢地拴住了他,让他当牛当马,为曹家卖命。
总得来说,司马懿和他的学生曹丕君臣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司马懿能够做到时刻不卑不亢,大面上服软、私底下有什么说什么。曹丕能够做到时刻君威四方,大面上严厉、私底下有什么说什么。
正是曹丕和司马懿的特殊关系,才让曹魏政权这六七年间平稳发展,国内没发生什么大的乱子,对外评定青州、徐州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叛乱,完成北方大一统;西南大破刘备义子刘封,收复上庸三郡;向南面对吴国,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给予吴国重创,孙权只好遣使纳贡,花钱消灾,修复与魏国的关系;西北方向,鄯善(shànshàn)、龟兹(qiuci)、于阗(yutián)等小国闻风丧胆,纷纷遣使奉献,西域复通;东北方向,重创鲜卑族轲比能。魏国的疆域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同时,为了保证充足的军备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曹丕提倡节俭,废除一些苛政杂令,魏国的综合实力也稳步提升。总的来说,曹丕在司马懿、陈群、曹真等人的辅佐下,算是一代明君,要远比刘备和孙权的儿子优秀。
但由于南征北战,曹丕的身体状况却一天不如一天,40岁那年就不堪重负,摇摇欲坠了。
曹丕临死前,将他的儿子曹叡托付给司马懿、曹真、曹休和陈群。这四个人里,司马懿和陈群都是当年辅佐曹丕上位的“四人帮”成员,而曹真和曹休,是曹操家的亲戚,而且立下赫赫武功,深得曹丕信任。
曹丕甚至告诫曹叡道:“我给你选定的四位辅政大臣、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都是经过大大小小事情考验、经过我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你一定不能怀疑他们四个人,也一定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于是,魏国的第一任皇帝,曹丕同志,在执政了七年后,轰然而逝。年仅40岁。
曹丕的死,对司马懿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司马懿想:“唉……我跟曹丕这小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要比我俩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加起来待的时间都长得多,他可以说是我一手打造出来的,我为了扶他上皇位,那是费尽多少心血?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这么走了,唉……感觉原本充实的人生和工作,真是一下子崩了(毁灭吧,烦了)。曹丕作为我的学生、我的主子、我的艺术品,中年早逝,我这个老头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是不是也该退隐啦……”
但是想到曹丕临死前的嘱托,想到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司马懿还是心动了,他下定决心,继续辅佐曹叡,踏上新征程!
要知道,要是撇开君臣和辈分的话,司马懿比曹操小整整小两旬,司马懿在曹操面前就跟小鬼遇见阎王一样,因为打内心深处,司马懿总感觉曹操是他的父辈,曹操的人生阅历、工作经验要比自己丰富得多,司马懿对曹操,是打心眼里尊敬和佩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于曹丕而言,这种感觉就比较复杂了,司马懿比曹丕大8岁,之前还当过曹丕的老师,所以面上,司马懿给了曹丕足够的尊敬,人家是皇上嘛!但是从内心,司马懿是把曹丕当弟弟、学生或者朋友看待的。
然而到了曹叡这个年代,司马懿整整比曹叡大了25岁,这俩人在阅历和经验上差距太大,虽说面上是君臣,但是私底下,司马懿心想:呵呵,小孩子嘛,你小的时候,叔叔我还抱过光屁股的你呢!不哭不哭,叔叔给你买棒棒糖吃?让我辅佐你?没问题,但那是看在你爷爷和你爹的份上好嘛!
正是因为曹叡是小孩子,司马懿才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裁量权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曹叡糙好也是从小在皇宫耳濡目染、闻着血腥味长大的孩子,在小的狼,他也不吃草啊!同样,曹叡登基初期,也不是吃素的,为了独揽大权,把有军权的司马懿、曹真、曹休都安排出去打仗了,只留下了没有军权的陈群留在自己身边,他趁机熟悉和笼络身边其他的文武官员,朝局暂时得以稳定。
司马懿也没闲着,50岁的司马懿,正是一个男人能力和经验双重的顶峰年纪,司马懿也好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军事和政治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南征北战,到处找人切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此生中唯一值得和自己认真较量的对手——诸葛亮!
曹叡登基第一年,司马懿和诸葛亮玩起了“无间道”。都说一流的大学抓学术,二流的大学抓纪律,三流的大学抓卫生。噢,错了,重来,是三流的将帅拼武力,二流的将帅拼脑力,一流的将帅纯属拼谁更会耍心眼子。
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位一流的将帅风云际会后,是怎么干柴烈火、如火如荼、如胶似漆地耍心眼子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longlongago,蜀国有个名将领叫孟达(不姓吴哈,人家就叫孟达,好嘛,这么一说,是不是满脑子都是达叔那张憨厚的脸了)。这个吴孟达,呸呸,这个孟达因为没有在关羽被围困的时候,及时发兵救关羽,刘备迁怒于他,于是投降到了魏国。他深得曹丕信任,先后升任散骑常侍(皇帝身边的军事顾问)、建武将军、平阳亭侯,据守房陵、上庸、西城等兵家要地。
有一天,长期和孟达有矛盾的申仪来司马懿这打孟达的小报告,说诸葛亮这只老狐狸暗中和孟达勾勾搭搭、藕断丝连,意图再次叛回蜀国。
司马懿当时火冒三丈,怒吼到:“来人呐!把这个不守规矩诬告自己长官的东西拖下去砍了!”
申仪顿时蒙了,连忙喊道:“司马将军!冤枉啊,孟达真的是要叛魏投蜀啊!我这人证物证都在啊……啊!!!”
司马懿当然知道人证物证都在,当然知道孟达是已经叛变了,他刚刚发的火,并不是生申仪的气,而是生孟达的气,但是,申仪啊申仪,不好意思了,谁让你先跳出来呢,你就先为我的计划赞助一颗人头吧!
原来,孟达现在掌握着魏蜀两国的兵家要地,诸葛亮是司马懿的老对手,没有人比司马懿更了解诸葛亮了,如果他在诸葛亮的位置上,百分百是要拉拢孟达的。所以,事已至此,孟达听没听诸葛亮的话已经是次要问题了,司马懿决心要像老婆张春华当机立断杀掉小芳一样,当机立断杀掉这个叛变来叛变去的孟达,当然了,司马懿作为一根行走江湖多年的老油条,肯定不是在这个时候提着菜刀去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孟达,而是要……
杀掉申仪就是这盘棋的第一步,司马懿亲自修书一封,怒斥申仪小肚鸡肠、诋毁孟达光辉形象,一怒之下斩下申仪人头,希望孟达安心守城,抵御好诸葛亮的进攻……等等等等,当然,随手书寄过去的,还有申仪的人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其实司马懿后来才知道,跟他的手书差不多时间到来的,还有诸葛亮的手书,诸葛亮听说司马懿手刃申仪,觉得司马懿小题大做,这正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孟达和蜀国私下有往来的证据,因此,诸葛亮让孟达赶紧整顿人马,修筑城防,准备抵挡司马懿的进攻。
在没有手机和微信的时代,文字的沟通是滞后的,是苍白的,沟通的效果不得而知。司马懿和诸葛亮,谁都不敢打保票孟达这小子到底心里是一准向着自己这边的。既然这样,拼的就是谁家的马快,拼的就是谁写的手书更能打动人心,可能司马懿写的手书不如诸葛亮感人,但司马懿比诸葛亮多带了颗人头。这颗人头不是别的人头,正是孟达想杀已久,却找不到借口来杀的申仪的人头!
司马懿不一定能想象出来孟达看到手书后的表情,但能准确地想象到孟达拆开箱子看到申仪人头时的表情,呵呵哒。
果然,孟达见到申仪的人头后,比见到金银财宝还开心,这可不是钱能买的来的,哈哈哈,老不死的,你不是老在我背后搞事吗?哈哈哈,你怎么落地成盒了?司马懿大将军更相信的人是我,懂吗?申仪?!
于是孟达得意洋洋、洋洋洒洒给诸葛亮回信道:“没事的丞相,告状的申仪已经被干掉了,司马懿还是很信任我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司马懿真的打过来,我俩都是曹叡的臣子,他要来打我,那还不得上表朝廷?上表朝廷,少说得一个月。他离我这还有八百里呢,领军过来还得一个月,等他两个月打过来,我的城池早就修整好了,丞相,不必太敏感、太紧张,看老弟的,天空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老弟还等着和丞相一块会师,北伐中原呢!”
司马懿要是提前看到这封回信,肯定笑的前仰后合,什么?老子出兵还得请示报备?兄die,别开玩笑了好嘛,麻烦你看清楚我现在是什么地位,我还用跟曹叡那小子请示汇报吗?
但是现在,司马懿正在严肃军纪、沙场点兵:“小的们,孟达已经造反,证据确凿,多给他一天时间准备,我们弟兄们就得多几个人伤亡,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不分白昼,突击反贼!”
你们知道司马懿据守的宛城和孟达据守的新城距离是多少吗?1200里!孟达觉着司马懿就算要来打他,也得30天才能到达,你们知道司马懿用了几天吗?8天!微信步数一天3万步多不多?司马懿和他的士兵们,平均一天负重前行10万步!
兵贵神速!骄兵必败!打的就是你措手不及!打的就是你麻痹大意!打的就是你侥幸心理!司马懿用一颗人头放了一个绝佳的烟雾弹,把孟达迷得神魂颠倒,云里雾里。所以,司马懿在孟达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仅用了2个星期就把上庸拿下,紧接着斩杀孟达,首传京师!
对朝廷而言,是剿灭了反贼,但是对司马懿而言,他个人的势力范围不仅仅局限在荆、豫二州,也不局限于宛城,而是扩大到了原来孟达管辖的房陵、上庸、西城等城。司马懿在他能控制的范围内发展农业、恢复生产、改善民生,多多少少获得了些拥护。
这边插播一段新闻,当时辅佐曹叡的不是有四个人嘛,司马懿、陈群、曹休和曹真,陈群不用说,在拥立曹丕的时候就坚定地站在司马懿这边,再加上他是纯纯的文官,领兵打仗什么的,不好意思,我不会。曹休则在司马懿和孟达交战时,不听司马懿的建议,非得攻打东吴想立功业,结果被陆逊好一顿干,大败,不久,就病死了。
至此,辅政四元老中,能对司马懿构成威胁的,只剩曹真一人。那么,进入决赛圈的司马懿和曹真,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