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升与朱由检两人聊了一会天后,就知道了自己此去密云的重要意义。
虽然正经职务还是一个知县,但冲着一年能往户部解十五万两以上银子的税收,这个职位就不不容小觑。不要说一个县了,就是随便的府一年也缴不了这么多税。
“元礼先生,你这边的职务问题,今日就先议到这里。明日朕会派宫中的内侍带你去吏部将相关章程办完。接下来咱们来说说长庚先生的事。长庚先生这次可能要委屈你了,朝中的官职朕暂时没法给你了,朕设了一个天工局准备由先生任局长,参照正四品官员待遇,同时先生将兼任朕侍从室的首席顾问、宫里所有厂务的工事总督,算是朕的私人钦差,不知先生可愿意助朕?”
天工局的局长、侍从室首席顾问、宫里厂务的工事总督,这都是什么职务啊?宋应星听着是稀里糊涂!不过他反正以前也没任过正经的官职,对这些职务也不排斥。于是宋应星赶紧起身,准备谢恩领旨。
“先生、朕可当不得你的跪谢。这样吧、朕特赐先生以后见圣不跪之权。只要先生愿意出仕助朕,朕心中就感激不尽了。”让六十多岁的宋应星给自己行跪拜礼,朱由检觉得自己实在是受之有愧。也就是侥幸穿越到了这具身躯上,不然自己何德何能、能和这样的历史名人面谈。出于后世灵魂中对宋应星的本能的反应,他绝对不能接受老先生给自己行跪礼
“陛下、老夫只是一微末小臣,怎么受得起这样的龙恩。”宋应星听到皇帝居然给自己这样一个特权,吓的他赶紧出言推辞。
“当的起,绝对当的起。有先生这样的国士,是我大明之福。朕有幸能遇见先生,亦是朕的福气。”朱由检不待宋应星做出反应,赶紧起身将他强按在了椅子上。
ranwen燃文
宋应星无奈,只好坐回原处,接受了面圣不跪这个事实。老先生此时心中充满了纳闷和不解,他从见到皇帝开始,就感觉皇帝对他的态度和别人大不相同。这感觉就不像是一个君对臣的态度,而是像一个青年学生见到师长一样。也是奇了怪了,自己就是个老举人,何德何能会让大明的天子这般尊敬自己。
“先生、咱们直接说说你今后的差事问题吧。天工局顾名思义,就是集天下百工,研制有益于天下器物的场所。现在主要做的是朕交给他们做的一些器具研制的工作,集合的也是宫里的一些巧匠。先生来了以后哪,除了敦促和指导这些巧匠研制朕交代的器物以外,还要安排匠师们开展一些您认为对国计民生和军国之事有用的器物研制工作。”
原来天工局是干这个的啊?宋应星听完之后心里有底了。这和自己的兴趣很合的来,而且制器造物自己也熟,干好这事应该问题不大。“微臣对百工和制器之事倒是熟悉,定会将这差事办好为陛下分忧。”
“大善、先生在天工局工作之时,凡是要用钱和人的地方,都给朕说,朕不遗余力的为先生解决后顾之忧。还有就是先生,也可以向天工局举荐民间的能工巧匠,还有对制器之事精通的士人进局任职。天工局的待遇还算可以,绝不会辱没了他们。”
“微臣多谢陛下信赖。”
“先生咱们之间不需要这么客气,朕再说说先生另外两个兼任的差事。侍从室是帮朕处理一些日常庶务的文书机构,让先生任侍从室的首席顾问主要是方便先生平常见朕时方便,先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来见朕,宫里任何人都无权阻拦,还有就是方便朕有些涉及制器和百工之事随时能请教先生。”
被皇帝一口一个先生叫着,宋应星听得是如坐针毡。这个侍从室的首席顾问哪怕是没有任何品级,也听着相当不简单,内阁首辅和宫里的内监怕是都没有随时随地能面圣的特权。
朱由检对宋应星所说的话,听着王承恩是心都差点跳出来了。这还是一个人君对臣子的态度吗?最得宠的宠臣也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啊。
“咱们继续说,宫里厂务工事总督这个差谴,朕现在正在让宫里大兴厂务,要兴厂务就离不开百工之事。让先生兼这个工事总督,就是要依靠先生的才能,解决宫中厂务的工艺问题。先生对厂务百工之事,有建议、督察、否决之权。若是厂务里用的工艺先生觉得有问题,可以一言以否之。先生对厂务工艺的建议,要优先采纳和试用。这样吧、朕赐先生一柄尚方宝剑,平时先生可代朕裁决厂务的一应工事。”
这叫什么事?怎么突然就赐了一柄尚方宝剑!宋应星兄弟还有旁边站着的王承恩等人都是一脸懵的反应。
当天,聊的直至吃了晚饭,宋应星兄弟才从一号皇墅出来,被安排到了旁边的别墅休息。
两兄弟到了休息的别墅,才有心思和条件说些私话。
“老三、陛下今日对你可是皇恩浩荡啊。”宋应升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能被调到密云当知县,而且还能来面圣似乎是沾了自家兄弟的光。他之前还天真的以为,自己是靠本事被皇帝选中任了重职哪。
“是啊!这份皇恩我受的万分惶恐。兄长、你说这事到底是好事还坏事?”
“能为陛下、为大明分忧、能一展你我兄弟的才华和抱负,这就是顶好的好事。长庚、这一次哪怕是千刀万剐,咱们兄弟都要挺身而上,干出个轰轰烈烈的正事出来。自你我兄弟中举以来,哪一日不想着能真正为国为民出份力?天可怜间,到了暮年总算被圣天子开了天眼,发现了咱们的才华,可不能辜负了这份机遇。为了大明、为了天下咱们义不容辞。”
“为了大明、为了天下、为了陛下这份知遇之恩。兄长,你我兄弟当勉力而行!”
在招待所别墅,宋氏兄弟神情激动的立下了破釜沉舟,奋力救国的宏志。对于大明和这天下百姓的爱,他二人比朱由检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