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不吃这一套 > 第67章 熬也熬死你们

第67章 熬也熬死你们

    朱厚照此言一出,再也没人敢出言反对。

    刘健见朱厚照态度坚决,赶紧见风转舵。

    “臣遵旨。”

    “户部,钱粮之事如何?”

    户部尚书韩文立刻站出来。

    “回皇上,虽然……。”

    “嗯……?”

    见朱厚照瞪眼睛,韩文马上改口。

    “臣一定全力筹措,确保供应。”

    “李东阳、谢迁,你们意下如何?”

    “老臣竭尽全力,绝不辜负皇上期望。”

    “阎仲宇,你呢?”

    “臣肝脑涂地,绝不辜负皇上期待。”

    “好,朕要的就是你们这些话。既然说了,就要去做。这一次,朕是当真的。如果谁还想欺上瞒下,虚与委蛇,谎报战功,推诿卸责,别怪朕杀的血流成河。谁若不信,尽管试试看!”

    “皇上,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不敢怠慢。”

    刘健跪下,众人也纷纷跪下。

    “你们不要以为朕是激于一时义愤,才会跟鞑靼如此开战。这是朕深思熟虑的结果。”

    “鞑靼等蛮夷,掳掠成性,根深蒂固,不可能更改。畏威而不怀德,对他们怀柔教化,就是对牛弹琴、缘木求鱼的迂腐之举。只有彻底把他们打痛、打服,让他们无力掳掠,他们才会跪地求饶,规规矩矩做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万万不可心存幻想。”

    “尔等都是熟读史书之人,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么?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无。血与火,刀与箭才是和平安宁的保障。”

    朱厚照看看众人,见都竖着耳朵在听,火气消了一些。

    “还有谁有奏?”

    他没叫众人起来,就是要让他们多跪一会儿。

    跪着才能听得更清楚一些。

    吏部尚书许进说话了。

    “皇上,南京工部尚书李孟旸,河南睢阳人,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左参政,广西布政使,迁右副都御使总督南京储粮,擢左副都御史,弘治十一年迁户部右侍郎理部事,弘治十三年迁左侍郎,弘治十六年再升南京工部尚书。今年已经74岁,体弱多病,难以视事,请求致仕,望皇上恩准。”

    “李爱卿之事,朕已经知晓,确实体弱多病,准予致仕。”

    “是否赠衔?”

    这个李孟旸,朱厚照虽然没见过面,但是对这个人还是比较了解的。在锦衣卫情报中,李孟旸是南京高官中,少有的为官比较清廉的人。

    这次传出要平倭之后,不少南直隶、江南、浙江、福建的官员请求致仕。

    这些人,大多是跟当地豪强互相勾结,充当保护伞的人物。他们此时提出致仕,自然不是真心想退休,而是暂避风头,试图逃避罪责,免受打击。

    象李孟旸这样真正的退休官员,其实不多。

    “就赠与太子太傅衔吧。”

    “臣代李孟旸谢恩。”

    “都起来说话吧,谁还有奏?”

    “臣还有奏。”

    许进又说话了。

    “说吧。”

    “王华迁南京兵部尚书,原南京兵部尚书王轼请求致仕。”

    这个王轼,是有情绪了。不想干就回家,别以为朕会哄着你。

    “准,加王轼太子太保,以示恩宠。”

    给你个虚衔,也够意思了。

    “皇上,王轼他……。”

    刘健欲言又止。

    “怎么啦,刘爱卿,莫非王轼不想致仕?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提出致仕?既然不想给朕当臣子,就回家享清福去吧。”

    “尔等记住,以后谁若想致仕,就想好了。真想致仕,就提出来,朕一定恩准。若是不想致仕,就安心做事,不要提出致仕。”

    “从今日起,在朕这里,就没有什么三辞三让那些虚礼。朕准就是准,不准就是不准。”

    “那些以退为进,甚至动辄以致仕相要挟的,朕绝不勉强。谁敢提出来,朕就敢准。”

    哼,王轼,身为南宁兵部尚书,是南直隶和南都第一大员。跟那些地方豪强,牵连甚多。

    钱捞够了,就想全身而退。你以为退休了,就能平安落地,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朕还等着跟你算账呢。

    见朱厚照这样说,刘健赶紧改口。

    “皇上,老臣想说的是,给王轼加太子太保衔,是对他的格外恩宠,他一定对皇上感激涕零。”

    嘿嘿,那可不一定,等到查办他那天,就该骂朕是个暴君、昏君了。

    不过也好,朕就是要做个暴君。

    对待这帮文臣,相当仁慈的皇帝是不行的,只有暴君才能对付他们。

    “许进,还有请求致仕的么,一并呈上来吧。”

    许进就为难了。

    他手上确实还有十来个外官请求致仕,他知道,其中大部分都不是真的想致仕。

    这位皇上已经说了,谁敢请辞,他就敢准,连三辞三让都不玩儿了。这要是真的呈了上去,还不得立刻都准了?

    如此下去,我这户部尚书今后还怎么当,百官还不得说我跟皇上一条心,跟他们作对?

    若是结下了仇,到时候群起而攻之,我也就混到头了。

    许进的心里,正是包括刘健、李东阳、谢迁在内的大明许多官员的普遍心理。

    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能得罪百官。

    连内阁几位大学士,内阁首辅都是百官推举,六部尚书自然也是如此。

    官员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许多时候,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休戚相关。

    皇上固然可以罢官,甚至杀了官员。但是换了人,还是这些读书人掌权,还是这个利益团体的人,仍然抱团儿取暖。

    许进权衡清楚,立刻决定把剩下的致仕暂时压下来。过后再问问那些人,如果真的想致仕,就呈上去。

    如果不想致仕,还是撤回去吧。

    咱们这位皇上,你敢请辞,他是真的敢准啊。

    他那话都说到家了,以后就别跟他玩儿这一套啦。

    “皇上,尚无他人请求致仕。”

    朱厚照倒是感到有些失望。

    正愁着不太好罢官呢,恨不得有更多的人致仕,也好腾出位置来,安插自己的人。

    这帮怂货,竟然不敢跟进。

    什么铁骨铮铮,风骨气节,不过如此而已。

    “如此甚好,退朝之后,你们户部便行文各地,传达朕的旨意。真想致仕的,就呈上来,不想致仕的就好好做事。”

    “朕希望百官都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作老实人。不要……。”

    “皇上声明啊。”

    许进大声喊了起来。

    “皇上圣明啊。皇上如此,实乃我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啊。”

    众人一个个跟着忽悠起来。

    这帮王八蛋,朕还没说完呢。

    这是不想让我说实话,戳他们的肺管子,用马屁来堵朕的嘴呢。

    行,咱们就慢慢玩儿。朕还年轻得很,熬也熬死你们这帮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