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不吃这一套 > 第40章 吃饭问题

第40章 吃饭问题

    在中国,也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百姓的吃饭问题,都是一件大事。

    哪个国家,哪个王朝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基本上就是个成功的国家和王朝。

    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直到现在,百姓能够达到温饱,都是一种奢侈的希望。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大作物,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便于管理、用工少等优点。一旦在大明各地推广开来,就不仅能解决百姓温饱问题,还能度过小冰河气候的天灾频发时期,为底层人口提供免于饿死的食物,不至于逼得他们铤而走险,起来造反。

    百姓能够吃饱穿暖,人口就会增加。

    朱厚照拿出三张纸,分别写上“黄金玉米带”五个字,然后贴在大明东北的松辽平原和东欧平原、北美的平原上。

    “这就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都处于北纬40°—42°之间,年降水量400~800毫米,生长期年日照3000小时,都是肥沃的黑土的。”

    “只要掌握了三个当中的一个,大明的粮食问题,就不成其问题。”

    “松辽平原虽然名义上属于大明,但是目前却在女真等部落的手里,那里很少有汉人存在,对大明不仅没有什么贡献,反倒成了大明的负担。”

    “女真将来在东北崛起,更是成了大明的掘墓人,埋葬了大明。”

    “彻底控制和开发东北,至少有五大好处。一是恢复奴儿干都司,巩固边防。二是控制和融化女真,及早消除这个大明的最大隐患。三是获得稳定的粮仓。四是获得一个军马养殖基地,为大明提供优质战马,把中原和江南那些其实不适合养马的地方,从沉重的马政中解脱出来。五是可以从东北对鞑靼构成合围之势。一旦需要,就从侧翼打击鞑靼。”

    此外,还可以对日本进行威慑,压缩西伯利亚汗国的扩张空间。

    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大大压缩俄罗斯的扩张空间。

    当然,朱厚照的计划是美好的,庞大的。不过,这些计划,都需要大量的人和大量的金钱支持。

    这个时代,劳动力是最大的生产力。充足的人口,就是国力的基本保障。

    农业社会,农业是基础,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可是大明目前连个专门管农业的官署都没有。

    司农寺从北齐开始设置,元代的时候废置。明朝立国之后,也一直没有恢复。

    朱厚照觉得,是时候恢复设置司农寺了。

    当然,他计划中的司农寺跟以前不同。

    司农寺的首要职能,是制定大明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发展规划。

    其次是对农、林、牧、渔、棉、茶、竹、油以及各种副业进行管理和指导。

    其中的棉花,原来地位不彰。

    今后,朱厚照打算棉花上大做文章。

    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棉花在其中发挥了中心作用。是第一种影响到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产品。

    太祖时期,曾经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业,只要条件具备的地方,就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一些棉花。不仅满足个人需求,还可以供应市场。

    大明的棉花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虽然纺织业的生产效率还不高,但是棉布、棉纱已经有了一定的出口。

    中国生产的棉布和棉纱,跟天竺的一样,都是世界市场上的畅销货。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产品质量,都远远超过欧洲和中亚、西亚等地方的产品。

    如果能够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大明的棉纺织品就可以无敌于世界,甚至可以打败天竺这个对手。

    原来的历史中,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就是在武力支持下,凭着质优价廉的棉纺织品,首先打败了印度,后来打败了中国的。

    一旦实现棉纺织品生产的机械化,就会产生对原料的巨大需求。

    目前各家各户小规模的棉花种植,就不能满足需要。

    这就需要开辟新的棉花产区。

    西域和中亚,美洲大陆,这两个地方具有广袤的适合棉花种植土地。

    朱厚照相信,到那个时候,大明的商人和官员们,为了赚钱和收取赋税,都会主动要求向这两个地方扩张。

    钱才是扩张的最大催动力量。

    那个时候,朝廷要做的,就是提供武力保护和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

    司农寺的第三个职能,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第四个职能,是选育良种并进行推广。

    此外,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收储等等,也都是司农寺的职责。

    朱厚照已经有了计划,等平定倭乱,自己的权力巩固之后,就重置司农寺。

    棉花等农产品的流通,跟运输方式有紧密关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运输成本太高。根本原因是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

    人力和畜力是陆路运输的主要方式,但是运量小,运输距离短,成本高昂。

    水运价格低廉,但是能否通航,受河流走向、水文情况限制。

    海上运输主要是对外贸易,但是海禁政策主动放弃了这块肥肉,把生意和利润拱手送给了不法商人、海盗和外国人。

    因为海禁,琉球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转口中心。就连造船业也向东南亚转移。大明许多优秀的造船技师,目前都被东南亚人请去造船。

    “一个海禁政策,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沿海糜烂,税收流失,产业外流、先进的造船技术外流,优秀的造船技师外流。”

    “大明除了一个糜烂凋敝的东南沿海,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悲啊。”

    所以,重置司农寺之后,就是成立一个交通管理机构,承担起交通政策制定,交通建设的职责。

    其实,需要改造的,远远不止这些。

    传统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目前几乎已经到了顶点。仅仅对大明进行修修补补,其实是没用的。

    “大明需要在各个领域,都来一场彻底的变革,才能浴火重生。”

    朱厚照站起来,背着手,在屋里踱步。

    今天发现的京卫武学问题,让他更加感到大明的潜伏的危机。

    人力也好,粮食也好,钱也好,这些都能通过努力解决。

    但是仅仅靠他一个人是没用的,需要大明的官员和精英阶层跟他一起努力才行。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些人身上。

    这些人,已经忘记了初心。或者说,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过为百姓谋福利的初心。他们已经抛弃了大明的底层百姓,只为自己的阶层和个人谋利益。

    他们对皇家的拥护,也不是那么坚定不移。一旦改朝换代,他们就抛弃原来的皇帝,投靠新皇帝。

    “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打破他们的文化垄断权力,用竞争取代垄断。培养起新的阶层,随时可以取代他们。”

    “我要替换掉的人,竟然是不得不依靠的人,真的是讽刺啊。”

    朱厚照只能苦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