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不吃这一套 > 第21章 大明的正义

第21章 大明的正义

    刘健终于意识到,今天的朝会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掌控,小皇帝已经占据上风。

    精心准备向小皇帝发难的招数,被一一化解。

    先是英国公张懋被杖笞,已经失去了先机。

    祝祥被杖笞,自己觉得胜了一局,但是小皇帝也没输。

    小皇帝的一首诗,麻痹了众人,被他指责众臣忘了初心。

    马文升发难请辞,小皇帝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立刻准了。

    户部、刑部、都察院闹的灰头土脸。

    钱塘县的案子,小皇帝一定让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去查,浙江官场的一场腥风血雨,在所难免。

    以前一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只要自己假装致仕,皇帝就会退缩。三辞三让,就雨过天晴,风平浪静。

    可是这个小皇帝,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如果此时请求致仕,他立刻就会准了。

    不是不可以致仕,而是这样致仕,一辈子的名声就完了。

    没等刘健算计明白,朱厚照又说话。

    “马文升劳苦功高,颇受先帝器重。今日致仕,赠太子太傅衔。马文升,起来吧。”

    刘健心里不禁哀叹,完了,赠衔都给了,已经无可挽回。

    “谢皇上恩典,老臣告辞。”

    马文升落寞地走了,看着他孤单离开的身影,朱厚照也不禁有些伤感。

    马文升历经三朝,官声还不错。曾经任过边军统制,兵部尚书,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不过,就任吏部尚书之后,却没有什么建树。七八十岁了,就是占着官位混日子。

    就算他自己不提出来致仕,朱厚照也准备找个机会撤换他。

    关键的问题是,朱厚照非常讨厌这些人动不动以致仕相威胁。撂挑子不干,皇帝还得求着他们,哄着他们。

    从现在开始,就不惯他们这些臭毛病。

    不想干就走,你们敢请辞,朕就敢准。缺了谁,大明的天也塌不下来,有的是人补缺。

    “众爱卿,马文升致仕,吏部尚书出缺。谁可以继任,众卿可以举荐。”

    这么快?这是想当场就定下来啊,连个回旋余地都不给留。

    刘健不禁心里嘀咕。

    “皇上,臣举荐吏部右侍郎焦芳继任。”

    孙怀玉立刻站出来。

    这个焦芳,是个投机分子,跟刘瑾走得比较近。心术不正,能力有限。

    这样的人当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就是一场灾难。

    在这个问题上,刘健跟朱厚照的看法,基本上一致。

    见朱厚照没有立刻答应,刘健赶紧站出来。

    “皇上,老臣举荐吏部左侍郎许进继任吏部尚书。”

    “准。”

    朱厚照立刻照准。

    这样就决定了吏部尚书人选,不太符合惯例,但是也不能说就不对。

    以前确定首辅、次辅、尚书,也都是有人举荐,皇上批准。

    今天不过是快一些而已。

    首辅举荐的人选,皇上准了,还多什么嘴?

    没看见前面祝祥和马文升的下场么?

    况且,许进为人还不错,总比焦芳上位好得多。

    没人出来反对,吏部尚书的人选就定了下来。

    许进也六十多岁,年纪也不小。

    按照朱厚照的计划,将来要取消官员任职终身制,实行强制退休制度,实现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任期化。

    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只能等以后再说。

    刘瑾回来了。

    “刘阁老,祝祥杖笞已毕,共打了70杖。祝祥养尊处优,平日又有疾病。打到70杖之时,旧病复发,已经咽气,请刘阁老示下。”

    刘健一听,不禁恼火。

    打死了最好,我也早就看不惯他,

    可是你个阉人为何告诉我?

    你家小主子在这里,不是应该告诉他么?

    分明就是转移视线,混淆视听。让祝家人恨我,让人以为打死祝祥是我的主意。

    该死的阉人,其心可诛。

    “皇上,此事如何处置?”

    刘健才不上当呢。

    “刘阁老,比这大的事情,你们都能做主。些许小事,又何必问朕?”

    众人立刻听出了朱厚照的话外音。

    皇上是对内阁擅权不满啊。

    刘健碰了钉子,只好自认倒霉。

    “既然死了,就叫家人来收尸吧。”

    墙倒众人推,祝祥一死,立刻就有人落井下石。

    礼部祠部清吏司郎中徐金元前面因为豹房一词,闹了个灰头土脸,这次就想扳回一局。

    “皇上,外尚宝司卿本为闲职。各部用宝玺,可以自行去尚宝监,不必假手外尚宝司,臣请裁撤外尚宝司。”

    “众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李梦阳首先赞成,接着众人纷纷附议。

    “既然众爱卿都认为如此,许进,即日起裁撤外尚宝司,剩余官吏,妥善安置。”

    “臣遵旨。”

    “众爱卿,还有何事要议?”

    事情多着呢,不过今天的风向不对。

    英国公被打,祝祥生生杖毙,马文升都丢了官儿。

    若是不合你小皇帝的心思,又该说我等忘了初心。还是不议为好。

    “众爱卿既然无事,朕倒是有一事,这便是鞑靼之患。”

    “小王子力图中兴北元,已经被各部称为中兴之主,力图统一草原各部。如今所占之地,东到大海,西至西域。南到九边,北至漠北。兵强马壮,气焰嚣张。”

    “经常犯边已经是小事,还心怀野心想要南下,牧马中原。如今河套已经被鞑靼占据,大明失去了牧马之地。”

    “江南本就不适合养马,但是情势所迫,不得不在江南实施马政。不仅得不到良马,还加重百姓负担,弄得天怒人怨。”

    “江南倭寇、流民、边民本就时常作乱,已经不稳。长此以往,必定激起民变。到时候,南边两边同时发难,大明处处烽烟,如何是好?”

    “朕以为,鞑靼对我大明威胁最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对鞑靼全面开战,一举平定鞑靼叛乱。众卿以为如何?”

    朱厚照把鞑靼定性为叛乱,自有其道理。

    大明以元朝为正朔,继承了元朝正统。鞑靼的小王子巴图孟克号称达延汗,也是大明册封的。从法理上来说,鞑靼就是大明的藩属。

    既然是藩属,鞑靼犯边,就是犯上作乱。大明攻打鞑靼,就是平叛。

    所谓师出有名,就是战争要具有正义性。平叛,就是大明的正义。

    不过,众臣没工夫琢磨这些,一听小皇帝要跟鞑靼开战,立刻吓得胆战心惊。

    “皇上,万万不可啊。”

    兵部尚书刘大夏第一个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