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1750:我有三千AI机器人 > 第60章 海宁的外交革命已经结束了

第60章 海宁的外交革命已经结束了

    华盛顿对测绘这件事情是非常熟悉的。

    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帮他大哥劳伦斯的小舅子,另一个乔治——乔治-费尔法斯特——一同翻越南岭去测绘以一下他们意图占领的土地。

    事实上虽然那块土地生活着许多印第安人,但社会完成之后走一下申报程序,这块土地在他们英国的法律当中就可以被视为这群公民的资产了。

    至于印第安人,那大概是不在英国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当然,在成为俘虏和人质以后,华盛顿这位当时还算英国公民的权利,是否在法国法律以及环球集团内部规章的保护之内,也将会是件非常令人难以判断的事情。

    出于此,华盛顿本来是不想同意这位法国指挥官的请求的,那些个伤员原本也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

    但他还没有开,那位置会关就向他解释说:“请你不要拒绝,因为你没有被授予拒绝的权利,我得到的说明是我们的东方盟友对您十分赞赏。他也没有为难你的意思。所以我劝你还是乖乖就犯的好。”

    华盛顿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并很快被请上了一辆马车,连夜被送到了当时还是一片大荒漠的西部地区。

    在这里,来自大清的移民一批又一批的不断登陆。海宁的仆人们永远远差过马尼拉大帆船的频率,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17次移民,而且他们的船只容量极大,几乎每一批都可以完成7000人以上的运输,而且这还包括大量的农具和私产。

    清朝的官员们也看中了这些大船的运输能力,他们想让官营的织造衙门也通过这些大船来完成对外销售的任务。不过在简单的计算之后,他们发现他们的织造能力无法将这么多的大船全都塞满,而且如此大规模的贸易,很有可能会引起乾隆皇帝的反感,因此,他们只租用了其中的部分船只。

    这些贸易也是海宁所急需的,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行为,需要付出很高的粮食成本。这不光是购买的成本,还有运输和储藏的成本。

    好在这个时候,欧洲方面展现出了两件可喜的变化,为海宁拓展市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首先是来自英国方面的。在英法殖民地战争打响之后,一些来自殖民地的迹象显示,殖民地方面指向马里兰派出了少量士兵,但却成功的牵制住了那里的海宁主力。同时身在法兰西的情报人员还传回消息说,海宁告诉法王他遭到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围困。

    海宁的敌人有多少,身为敌人的英国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所以乔治二世的大臣们很快作出判断,海宁一定是在撒谎欺骗法王。

    不过他们是不会戳穿的,因为那是在逼迫海宁从马里兰出兵。相对来说,在敌对立场这方面,法国人要比海宁站得更稳。所以挑拨离间这种事情即便能做成,他们也仍然需要面对法国人的进攻。

    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缓和一下与海宁的关系,顺带可以集中兵力对付法国人。

    而且,乔治二世的大臣们也很睿智的意识到,依照海宁之前表现出的战斗力来看,殖民地的民兵即便占有数量优势,也无法阻挡他的前进。这很可能意味着双方达成了某种默契,甚至是利益的交换。

    而之前,英国本土也有很多资本家想要和海宁进行利益交换,现在正是他们出手的时候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竟然真的有人跑到马里兰去谈了一个大买卖回来,

    7月,就在乔治二世颁布《国王宪章》,宣布成为国王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哥伦比亚大学之后不久,一支来自中国的远洋船队抵达了泰晤士河口。这些船只满载着丝绸、茶叶和瓷器,瞬间就敲开了伦敦贵族们的大门。

    像这样的贸易船只还有很多,其中一些前往了西班牙、法国以及他们的殖民地,还有一些去了海宁的欧洲大本营俄国,当然,出现在另外一个良好变化的地方,也属于毫不令人感到惊讶的举动。

    这个地方就是奥地利。

    海宁一直都是奥地利所盛情欢迎的客人。

    但在此之前,除了玻璃、蒸汽机、武器以及某些土豆制成的零食以外,奥地利的贵族们还没有真正领略过环球集团的风采。

    但法国与俄国在与环球集团合作过程当中所取得的成功,正年复一年地深深地打动着这里的女皇玛丽亚-特蕾莎。

    所以他曾经多次派遣自己的外交大臣考尼茨侯爵前去拜访海宁,海宁每一次都和他相谈甚欢。

    但因为奥地利的每一个省份都很重要,而且各地块面积偏小,不可能让四处寻找根基的海宁满意,因此双方始终未能达成更深一步的合作。

    不过随着白令公司的合作模式广为人知,奥地利也终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以前,在南尼德兰有一家奥斯坦德公司,他曾经获得过也门印度和中国广州的贸易权。在1715年到1720年的时候,那家公司从广州带回了700万磅的茶叶,据说那超过了广州当时贸易量的4成。”考尼茨侯爵在又一次见到海宁之后,率先提起了一个海宁从没听说过的公司。

    不过考尼斯侯爵所说的南尼德兰,海宁却是有印象的。那里大概就是后来的比利时和卢森堡一带。

    而且他很快也从考尼斯侯爵那里得知了奥斯坦德公司为什么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不过公司成立之后,迅速遭到了英国和荷兰人的打压。糟糕的是,先皇查理六世并没有子嗣。所以他在1713年颁布国本诏书,规定七皇位有女儿继承,但这样的规定势必招来欧洲各国的反对。为了避免那些野心家的寻衅滋事,先皇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支持萨克森选帝侯争夺波兰王位,比如让菲特烈二世法师保护他表妹的皇位和领土完整,再比如收回了奥斯坦德公司的特许状。”

    说到这里考尼茨侯爵甚至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显然当年的情非得已给他留下了不少遗憾。

    但他很快又从这种失落当中缓过劲来,并且郑重其事的告诉海宁说:“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观。奥斯坦德的公司不在了,但您可以在南尼德兰重新开一家。我们知道您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好,我相信那时候的贸易量一定是非常让人艳羡的。”

    海宁听他说只是开一家公司而已,心中不由的有些失落。

    “尊敬的考尼茨侯爵,即便我不去开那一家公司,我的贸易量也让很多国家都艳羡。我现在正有很多商船游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印度洋我就不说了,我甚至想把它变为我的内湖。”

    这么阵容发挥的豪言壮语,当然是把考尼茨侯爵给吓了一跳。

    但这人调整表情的能力确实非常出色。那副简简单单的震惊很快又爬到了他的脸上,然后海宁就听他说出了真正的条件。

    “开家公司的事情,并不是我们的抽奖,那只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而已。我们的出价是奥斯坦德所在的南尼德兰。”

    这是块面积不大的土地,后来的比利时也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而已,而海宁的总督区一般是半径150公里,也就是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样的一个地块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

    不过考虑到卢森堡的铁矿,或许也可以再要点添头达成这笔交易。

    然而就在他搜肠刮肚的时候,对面的考尼茨侯爵却冷不丁的说道:“我们准备把南尼德兰卖给你,然后换取新公司的股份。”

    海宁噌的一下跳了起来,没想到对方竟然开出了这样的条件。

    看到他这副表情,考尼茨侯爵终于笑了起来。

    他哈哈哈笑着说:“是的,你没有听错。我们就是要用这样一块在欧洲都至关重要的土地来换取股份。我知道那块地盘不够大,但它商业氛围十分浓厚,而且也足够富裕。更何况,我们虽然也准备把他交给您管理,但却是希望您能够成为那里的公侯。到时候您可以很体面的在欧洲范围内行走,没有人会因为您东方人的身份而瞧不起您。当然我也知道你不是欧洲范围内的贵族,甚至也不是耶稣的信徒,但这些女皇和她的丈夫都会为您搞定的。”

    听到这一揽子的方案,海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显然对方已经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去进行一番崭新的设计。

    这当然是为了诱惑他上当,但也是展现诚意的一种方式。

    只是这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你想要多少股份?”

    “45%就可以了。”

    “那我的55%应该拿什么来验资?”

    “您不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会向您提出一些条件,比如每年对外移民多少,然后为奥地利输送多少商品,扩张多大面积的殖民地。总之都是一些您非常熟悉的业务,只要能够完成,我们就算是完成验资了。”

    “那我如果完不成呢?”

    “您不可能完不成的。我们只想收取移民的一些赋税而已,这和其他帝国的要求没有本质区别。”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您完全不需要拿南尼德兰来交换。我就算需要一个桥头堡,也不至于这么大个头的吧。”

    “那您就给我们创办几所学校、工厂好了,帝国范围内的各种商业活动也是允许合法经营的。”

    海宁又吃了一惊。这是他交换总督区的手段,没想到被反过来交换了。

    但这样一来,条件就未免显得太宽泛了。对方的话语好像是在说,如果他海宁如果觉得便宜占多了,也可以稍微多付出一些。

    他倒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无良之辈,但这样宽泛的条件总觉得背后有什么阴谋。

    忽然,他灵光乍现一般的想到了什么东西,整个人也逐渐的醒悟了过来。

    “尊敬的侯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是希望我能够对付腓特烈吗?”

    考尼茨侯爵笑了笑,但却没有掩饰,而是直接坦诚相告:“没错,普鲁士国王就是奥地利最大的威胁。之前发生的战争当中,他已经抢走了西里西亚。而最近这几年,危险又在逐渐酝酿之中了。1750年的时候,我曾经出访法国,试图说服路易十五,放弃奥地利与法国之间多年的仇怨。刚好法国也对普鲁士在之前战争当中的表现非常不满。再加上俄国也考虑收拾一下腓特烈,所以我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没错。我也觉得我们的胜算大了许多。我本是俄国的盟友,也是法国的盟友,既然大家都要对付普鲁士,我也不在乎成为奥地利的盟友。何况你们的开价,实在是让我无法拒绝。我将出动最为精锐的士兵,为玛利亚-特丽莎女王而战。”

    考尼茨侯爵恭敬地站起来,向海宁鞠了一躬。

    “感谢您的宣誓!”

    海宁知道,这老头又完成了一项外交成就,虽然1756年的外交革命还没有到来,但在他这里,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只是,考虑到英国那边的态度,以及腓特烈大帝的命运,还有他这个曾经德棍的个人感受,他并不准备在这场战争当中,彻底结束德意志的发展脉络。

    如今实力已经逐渐强大起来的他,早已不需要茂隆银厂的吴尚贤,也不一定非得需要和国女沙皇伊丽莎白的帮助,他现在已经可以游刃有余的在欧陆各国的夹缝当中穿梭了。

    南尼德兰固然是他要收下的,仗固然也要卖力的去打,但有些神奇的结局,也不必因此而失去原有的色彩,相反,他或许可以变得更加神奇,同时给自己带来另一场收获。

    那位在缅北军校里的好学生彼得,就是为了九年之后的那一天而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