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公瑾英年录 > 痛彻心扉

痛彻心扉

    小乔端着一碗亲手熬的补汤来到周瑜的寝室。

    自从周瑜伤重病倒。她就不许厨子厨娘们上手他的饮食。

    亲自打理,亲自喂他喝。

    从在浔阳坞起,小乔就苦心钻研厨艺,日有进境。

    "夫君?"小乔在门外叫了一声。

    伸手推开虚掩的门。周瑜的卧室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苦涩中还带着一丝血腥气。

    小乔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一定是背后的伤口又出血了。

    快步来到床榻前,周瑜没在。

    床上的被褥已经被折叠整齐。

    小乔急了,放下汤碗,叫道:"小雅!"

    连叫两声,才听见小雅的答应。

    "小姐"小雅怯怯地说

    "你不知道将军不能起床么?让你看护他,如今人都不见了,你躲在哪里?"小乔一连串的责问。

    "小姐。。。我又拦不住。。。他去了祠堂"

    周府的祠堂在水阁后面的一隅,十分僻静。

    从水阁出来,沿着石板路一直向西,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小乔抱着一件黑色的披风在前面走,后面跟着小雅,端着一个食盒,里面是贡品和给周瑜的汤水。

    突然,小乔停住了脚步,死死盯着青石板地面。

    小雅循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青石之上,点点暗红,如同梅花。。。

    小乔突然加快了脚步,小跑似的奔向祠堂。

    推门而入。

    映入眼帘的是委顿在地的周瑜,一身白衣星星点点满是血迹。

    他面色如纸,眼窝深陷,双目紧闭,修长浓密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睫毛上还挂着几滴泪珠。

    高挺笔直的鼻子宛如石雕般毫无生气,干涸的双唇灰白,嘴角兀自留着几道褐色的血痕,血痕很长,一直流到瘦削脖颈中央那突起的喉结旁。

    小乔顾不得哭出声来,急忙奔过去把周瑜的上身抱在怀中,"夫君,公瑾,阿瑜"

    她连呼数声,周瑜都没有醒来,气息到还平稳。

    小雅早已放下食盒,跑去喊人了。

    小乔抱着周瑜,忽然看见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牌位。是个金丝楠木做成的。。刚刚完成,还在刻字。

    她认得他的笔迹,这不是周瑜惯用的丰神俊逸的章草,而是隶书。她只见他在撰写祭祖祭文时用过。周瑜的隶书瘦劲如铁,笔画刚健。宽博大方,古茂典雅,端庄之中流动秀逸,是汉隶中的瘦金书。这牌位上的文字还没刻完,上面完工的字是:先兄孙公讳策

    后面的字还没刻好,字的周围却有了几点模糊的暗红。。

    小乔急忙抓起周瑜的右手,果然他的手指上有数条被刻刀划破的血痕。

    看来周瑜在虚弱得握不稳刻刀时仍然在亲手制作这个灵牌。。。

    一瞬间,小乔忽然感觉到了那种无法说得清楚的痛苦。。。那种痛彻心扉却无法让旁人感同身受的悲哀。

    她突然觉得周瑜不止是为了给孙权立威,也不全是为军中树立军法无情的典范,那粗大的军棍打过的皮开肉绽,痛到骨髓莫非能缓解他心头无以言表的伤痕。。。

    在周瑜的袖子下面,还压着一方白绫,这上面是他惯常用的章草:

    苍梧行---悼伯符。

    扁舟过苍梧,归雁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徘徊。

    寂寞山前月,壮志已成哀。

    剑指浔阳坞,皖城春入怀。

    落英逢秋尽,冬梦故人来。

    几岁逢荣枯,马踏青山在。

    北定中原日,折戟已深埋。

    棠棣分丘冢,绿柳覆章台。

    周瑜的体温热度高得吓人,连太医都害怕了。

    跑回宫里禀报了孙权和吴太夫人。

    孙权,吴太夫人,张昭和鲁肃,分乘两辆马车,来到周府。

    太夫人坐在周瑜的床头,面带哀容。

    孙权垂手侍立在侧。

    鲁肃和张昭则站在下首。

    小乔接过仆妇手里的茶盘,亲自端着走到太夫人的面前,双膝跪下:"太夫人,主公,请用茶"

    "二嫂,你千万别行此大礼。这里又不是朝堂"孙权急忙拱手回礼。

    "臣妾不是自己行礼,是替夫君行君臣大礼"小乔的吴侬软语在她庄重认真的时候说出来,格外温柔娴静。

    "小乔啊,你这是有话。。要说?"太夫人温和地问。一只手端起了茶碗。

    "太夫人,我夫君这次伤病反复,是因为。。因为。。他拖着病体亲手赶制给先主公立的灵牌和悼词。。。"

    小乔从怀里掏出那沾染了血迹,还没刻完字的灵牌,连同白绫上的悼诗,双手呈上。

    孙权看得涕泪长流,吴太夫人更是动容,一只手不停地抚摸周瑜滚烫的额头。

    "权儿,把所有太医都招来,另外派人到外州去延请名医。。。策儿已经西去,瑜儿不能再有闪失。"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