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四面都是人工垒砌的石壁,万籁寂静之下,连老鼠虫子的声音都没有。李左四处摸了摸,石室大概二十多平方,空无一物。
其中一面墙壁上有一道铁栅栏小窗,成为石室与外面的唯一通气口,窗外黑洞洞什么也看不清,从窗口的深度估计,墙壁大概半米厚。
李左判断,这是一个地下监狱。
也不知在这里多久了,感觉肚子有些饿,李左冲到铁门前大喊道:“虞莺,你给我出来。”
喊了很久,除了窗外的回声,根本没有人理睬自己,肚子越来越饿,李左觉得自己很可能会饿死在这里,为了节省力气,干脆坐下来凝神入定,李左三无丹法在第一层已经非常纯熟,很快就进入无视无听的境界里。
心中一念不起,真气自动从虚无中一缕缕冒了出来,还没来得及高兴,新生的真气忽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李左不死心,又尝试很久,真气却总是随生随灭。
这种情况之前从未遇到过,如果不能聚集真气,入定还有什么意义?
或许可节省体力,这是李左当前唯一能想到的好处,真气既然聚不起来,那就不去理它,感知不到体内真气,心无所依附,不多时便昏昏默默,有陷入睡眠的趋势,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形成习惯,以后怕是再难入定。
李左连忙退出定境,活动清醒了一下,饥饿再次袭来,只好再次入定,没多久睡魔又来….
如此反复,不禁心烦意乱,忽然想起父亲传授的第二层口诀:“无念无住,心死神活。”
立即福至心灵,再次进入定境,随后不去理睬气脉变化,也不凝神止观,自然而然地将身心彻底遗忘,没有心便不知有气,没有气又何知有身?
恍恍惚惚间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自然而然游于无何有之乡。
忽然听到远远传来脚步声,李左念头一动,自然出了定境,身上真气已经恢复了一半,看来只要多点时间,恢复北里之日可待。
室内灯光早已熄灭,一个身影走到门前站住,一声不吭,李左道:“虞莺,给拿点吃的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虞莺咦了一声,问道:“你怎么知道是我?”
李左道:“先给我弄点吃的再说。”
脚步声渐渐到了窗前,虞莺走在栅栏铁门前,道:“你现在是我的囚犯,必须先回答我的问题。”
李左无奈地道:“我不是和你说过,人是可以不望而知的。我又没得罪过你,你抓我来干嘛?”
虞莺道:“原本大家没仇,以前的事我也不想和计较,但是你当了广阳太守,我们就是死对头了。”
李左问道:“你是蒙恬的人还是赵国的人?”
虞莺道:“你没必要知道。你要是归顺我,就给你吃的,怎么样?”
李左道:“这不可能,我要是丢了广阳郡,我们所有人都活不成。”
虞莺想了想,诱惑道:“不要怕,你可以加入我们,我保护你。”
李左冷笑道:“想要招降我?我可不喜欢把命交给不明不白的人。”
虞莺道:“你的命现在不就在我手里,不归顺就继续饿着。”
李左转身坐回对面墙根,一言不发。
虞莺见李左要态度坚决,也怕真把他饿死了,恨恨地扔了一团东西进来,道:“你好好想想,不归顺关你一辈子。”
李左捡起虞莺扔进来的东西,捏了捏,似乎是一小团食物,虽然很少,总比没有强。饥饿难耐,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不吃还好,吃完不仅越发感觉饥饿,连刚刚恢复的内力都消失的一干二净。
食物有毒,以后虞莺给的东西都不能吃,不吃不喝,难道只有死路一条?
何以解饥,唯有入定。
定中感觉不到时间流逝,似乎才一会儿,李左自然从定中想来,内力已经尽数恢复,饥饿的感觉似乎被身体遗忘了。
刚要起身,忽然甬道中又有脚步声想起,虞莺很快来到窗口前,道:“想好了没有,是继续挨饿,还是跟我出去?”
李左淡淡地道:“这里挺好,不劳费心。”
虞莺叹了口气道:“好吧,既然你不愿意归降,那我们换个条件,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亲兵的弩车全部给我,我放你出去。”
李左一口回绝道:“休想。”
虞莺道:“你这人真是死脑筋,弩车是你自己造的,没了可以再造,命可只有一条。你是要车不要命了?”
李左道:“如果弩车都给了你,广阳郡怎么抵抗你们的进攻,这样还不是等于将广阳郡拱手相送?”
虞莺道:“我可以给你半个月时间,你回去之后赶紧带着人跑路。”
李左道:“不行,我不是孤身一人,那么多跟着我的人,不能为了我活命,让他们全部没了活路。”
虞莺道:“那好,我让一步,一半弩车就放你出去。”
李左道:“广阳兵力不如赵国,一半弩车守不住,给你一辆,不能再多了。”
虞莺气得直跳脚,恨声道:“看来你还没饿够,等着瞧,看谁先饶。”
说完踢踢踏踏地去了,李左听着虞莺的脚步声,心中若有所思,继续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没多久,虞莺的脚步声再次响起,这次一起来的是三个人,黑暗中看不清另外两人是谁。
虞莺道:“我们的条件是一半弩车,如果不答应,我们就把你的妻妾都抓起来。”
李左冷笑道:“你要是抓得到,就不会来和我谈条件了。吓唬谁呢?”
虞莺也争锋相对地道:“你记不记得曾经告诉过我,你的封地在千倾池?抓不到广阳的人,难道还抓不到封地的人?”
李左头上的汗唰的一下就冒出来了,都怪自己没有戒心,怎么可以把自己的跟脚随便告诉别人?
心思急转,李左不动神色地道:“如果我估计不错,楚国应该支撑不了多久了,去千倾池一来一回,最少要两三个月,来得及吗?”
虞莺道:“不用那么久,楚地顺长江坐船入蜀,来回一个月就够了。”
李左道:“我的封地一样有弩车,你们未必讨得了好,我劝你们最好不要冒险。这样吧,我退一步,给你们两辆,如何?”
虞莺还待争辩,旁边一人对虞莺道:“我们再商议一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