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进了门,却见里面坐着两女人。
“两位女掌柜,你们谁找我?”
其中一位贵妇站了起来向另外那个女的告辞道:“姐姐,你的客人到了,我就回避了。”
那女的走后,剩下这女人摘去面纱。
“沈夫人?怎么是您啊。”杜环有点意外。
那沈夫人请杜环坐在边上,亲自给上了一杯茶。
“好茶,阳羡茶。”
沈夫人笑道:“我可不是请杜少爷来品茶的,是有件东西要给您。”
杜环忙放下茶道:“在下无恩于夫人,何劳您费心。”
夫人噗嗤一笑:“是让你给我的堂姊带一封信,你知道的,她是元载丞相的二夫人。”
“原来是家书啊?”
“非也,非也,此乃我向丞相大人推荐你的一封私信罢了,这次你不仅帮我们大人成功剿灭贼寇,而且帮我了却了一桩心事,所以,于公于私都要帮你。”
杜环听罢赶紧向夫人表示感谢:“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真的担当不起。”
元载目前是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巴结攀附上那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
但是,今日杜环已经不是往昔那个花鸟使。
他听杜佑和其他人说过,元载能力非常强,做事雷厉风行,但是跋扈得很,对政敌从不留情。
这种人树敌也很多,杜佑就曾提醒自家族人,莫要攀附权贵,结党营私,否则必遭灭族。
杜环不好拒绝,怕得罪了权贵,沈夫人也是一片好意,就接过信函,向夫人再次表示谢意。
“你是不是很惊讶,这琴姐儿贴身的丫头居然当了我的奴婢?”
“是啊,夫人,看来你真是大人度量。”
“哈哈,其实,她是故意卖到天香楼里去监督我们家老爷的,反正你都知道的事。以后,我们家老爷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不会再去那种地方了。”
这沈夫人叫奕儿进来送杜环回去。
杜环想,夫人自以为是,沈大人常去光顾琴姐儿,奕儿也不全部告之吧,或许这奕儿非常狡猾,还拿了沈刺史的好处。
“茶很香,是不?想喝就让奕儿拿点你带走,这是贡茶,一般人喝不到的,除非去阳羡。”沈夫人临走还跟杜环说了几句,看来她看出杜环喜欢阳羡茶。
出了珠宝店,杜环问奕儿可有琴姐儿的消息,那奕儿笑道:“琴姐儿是谁?我不知道,杜少爷记错了吧。”
杜环知道这丫头怕沈夫人,估计也是心腹,为了一己之私,什么都会干。
“这店是沈夫人开的吗?”杜环指着刚才那店铺。
“是她的一个闺蜜开的,哈哈。”
与奕儿分手,杜环回到县衙,那徐大人告诉他,自己将调到营州作刺史。
“恭喜徐大人高升。”
“唉,那个地方当刺史可不是好事。”司空也来了:“营州战乱之地,别人不肯去,因为我们大人本次剿寇有功,就把这当成了提拔重用。”
“那司空兄也去吗?”
“本来我想跟你回长安去看我表妹的,但徐大人所请,盛情难却啊,这几年我和他共事十分融洽。”
“你的意思就是准备去营州了?”
“嗯。”
“那我请你去老范那边喝一坛,怎么样?”
“为我送行吗?”
“就算是吧,我也不喊其他人来,其他人正忙呢,两人对酒当歌如何?”
“好吧,听宗弼大师说,陈兄弟和乐隈准备跟他修行了。”
“好像他们有这个意思,昆仑跟我说了,晚上咱们不见不散。”
晚上老范包厢里,两人相对而饮。
“本来想送一首诗给你的,可实在没心情啊。”司空道。
“是不是想你的英儿了?”
“不想她了,表弟卢纶说,英儿已经嫁人了,不说了。”司空吐露真言。
“什么时候的事?”
司空拿出了卢纶的家书。
“这是你们的家书,弟看似有不妥。”杜环道。
“我不把你当外人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杜环只好看卢纶写来的家书。
原来这司空曙跟表弟卢纶都是当代大才子、诗人,卢纶有个妹妹叫卢花儿,也就是司空表妹,嫁给了另外一位大历大才子、诗人李益,本来司空、卢纶、李益三人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曾经一同进京赶考,相互聚会写诗作曲。
卢家是范阳望族,卢花儿也非常仰慕李益的才华,而李益出生贫寒。
后来,司空、卢纶、李益高中进士,三人再次相聚,卢纶与司空便为李益说媒,李益经过三天谨慎思考,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因为李益家徒四壁,整个婚礼都是卢家出钱,李益好比入赘女婿一般,但卢家不计较其出身,仍按嫁女一般待遇。
婚后两人琴瑟和鸣,不久卢花儿有孕,并产下一女。
但从此,李益似乎变了个人,经常冷待卢花儿,还家暴,怕卢花儿出轨,甚至锁在房中不给出门。
卢花儿无奈只好偷偷写信给家兄卢纶告知实情。
但信中提及卢花儿在长安街上遇到了英儿,得知已经改嫁为富人妇,所以卢纶便来信告之与司空。
杜环看了信便吟道:“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原来这芦花就是你表妹啊,哈哈。”
“贤弟谬解吾诗,只是巧合罢了。不过,想当年,诸葛亮也胡乱解曹子建《铜雀台赋》二桥为二乔,引来周郎赤壁大战。”司空道:“怎奈今日不是时候也,为兄心已死。”
“得罪得罪,戏言戏言。”杜环道:“为今之计,兄作有何打算?”
“我不想再见伤心人,听碎心事,只望离得远远的,这次徐大人去营州,我意已决,随之。”
杜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喝了一口道:“此事交给我吧,如果你放心的话,我也要离开明州回长安了,正好去帮你看看嫂子和你表妹。”
“那我另外写一封信给你,算是我托你办事,到时候交给表妹就是,不过李益这人虽是才华横溢,却对表妹如此狭隘,你要替我小心观察。”
“我是个军人,才不管这些呢。”杜环道:“喝酒。”
“好,来,干杯。”
司空一饮而尽。
“苍茫明月上,夜久光如积;夜幕冷胡霜,关楼宿边课。陇头秋露暗,碛外寒沙白;唯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司空忽然自吟道:“贤弟,你是边关戍边将士,在我思念故人的时候,作此《关山月》以赠贤弟。”
“多谢兄台,我请老范拿纸笔来请您写下来。”杜环立刻喊老范去拿文房四宝。
司空当场写了他千古流传的名作《关山月》,同时写了一封家书交给杜环:“就拜托了,贤弟。”
说完扬长而去。
杜环知道司空的性格,也不追去,自己一个人又喝了些。
“要是阿伊莎在次拿笛子吹奏这《关山月》多好啊。”
在明州,杜环跟几个伙伴休息了半月,又去梅岑山帮老和尚修观音道场,前后又过了月余,那乐隈与小把戏比任何时候都用心工程,杜环也不好去多打扰他们。
谢老太太好久没有谢老大消息,虽然无人告知她真相,但心里也有几分知晓,从此一心吃斋念佛,如同老尼一般,宗弼甚是慈悲,为她特意安排一个居所,避免俗人打扰。
杜环回到明州码头,商量准备回长安。
“那就按辛巴达说的,坐船去润州,转道运河去扬州、洛阳,如何?”蒋崇文道。
“嗯,不过乐隈和小把戏什么时候走呢?”杜环问:“崇文,这次我们跟他们一起在梅岑山配合和尚建道场他们也没说,我问了他们,但两人似乎没有停手之意。”
“完成还早呢,他们曾说建成了才会离开。”阿伊莎道。
“是啊,小把戏和老乐被老和尚说动了,就准备在那里安身立命了。”昆仑道。
“那以后烦劳崇文兄弟跟他们说一下,我在长安等他们,如果回来的话。”杜环说完,自己写了一个留条给蒋崇文。
蒋崇文收下字条,请杜环一行去家里喝茶。
“好啊,和司空喝多了,再喝点茶,不错,就去你家吧。“
几个人跟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蒋崇文去他家喝茶。
当时流行的是煮茶,而不是如今的泡茶。
当代流行的泡茶是明代朱元璋的发明,据说因为经常行军打仗,煮茶时间太长,有几次差点误事,于是朱元璋就用壶泡茶喝。
这样一来,明代官场流行起了喝泡茶,但那个时候泡茶工具就是以婺州的瓷器为主,直到明代中期,在产茶的宜兴县发现了紫砂矿,于是紫砂壶成为泡茶主流茶具,因为那紫砂泥透气性好,便于保留茶香。
蒋崇文让弟弟蒋宣武去煮茶。
杜环看了他们的煮茶方法笑了:“我在东瀛见过那里的人用铁壶煮茶,王宫里用银壶煮茶,但还是觉得你们蒋家的陶壶煮茶好,还没上茶,香味四溢。”
“杜参军过誉了,除了煮茶的工具外,水和茶也很讲究,我今天让弟弟煮的来自义兴的阳羡茶。”
“原来你知道我喜欢和阳羡茶啊,哈哈,好。”
一会儿,茶煮好了,大家品了起来。
“少爷和我们不是第一次品阳羡茶了,不过,少爷还喜欢用婺州窑的茶盏喝茶。”
“这个也有啊,我给你们换上。”
等换了茶具后,蒋崇文道:“参军喜欢,我送点阳羡茶给你带走,路上也好喝。”
“兄长何必送呢,不如请杜参军到义兴直接去原产地品茶啊,我们曾祖父就是在那里出生的,离这儿是有一点远吧,不过骑马几天就到了。”蒋宣武边上茶边说道。
这倒是提醒了杜环与蒋崇文。
“是啊,不过就是不需要坐船了,要骑马。”蒋崇文道。
杜环问:“到了那边如何去扬州?”
“这个不难,你从这里往会稽山走,过山阴,去吴兴,经长兴就到义兴了,对了,那边有朝廷的贡茶院,路过不妨看看。”蒋宣武道。
“然后呢?”
“义兴往北过去全是一马平川,直达润州,骑马一天就差不多了,你再去扬州岂不更快?”
“那又要有劳两位为我们准备些马匹了。“杜环道。
蒋崇文道:“不过,还有一条水路,不是走辛巴达的海路,他走长江口,而我推荐的是内河水路,不过比骑马要慢些,不过运货比较合适。”
“哥哥,你是说江南运河吗?”宣武道。
“对。”
杜环猛然想起道:“隋朝的杨素曾经开挖了江南运河,从长江的润州到常州、苏州,又经过湖州境内到杭州。”
蒋崇文道:“对,到了杭州就是钱塘江入海口。”
杜环道:“钱塘江富春江都是叫浙江,我佑叔说过,钱塘江以前叫钱唐江,因为避讳国号,改为钱塘,杭州府下面就有个钱塘县呢。”
“对,我们从杭州到明州中间还有个越州,您知道得真多啊。”
“我们不妨有时候走水路,有时候走陆路,这样有意思,少走绕路,就是要多花钱。”
“无妨,辛巴达那边我会跟他说的。”
“这次我们也有些赏钱,无需破费,我们自己来吧。”
但蒋氏兄弟非要替他承担费用不可,盛情难却,杜环只好同意。
杜环表示不好意思:“上次让你们去建道场,却没能让你们挖到宝藏,实在抱歉。”
谁知蒋氏兄弟道:“哎呀,有一件事我没告诉你,参军,我们不仅得到了官府奖励,而且在岛上发现了一个大鼋壳子,里面有八颗大的夜明珠,我们发大财了,都是菩萨保佑,不过,还请你们保密。”
“难怪你们鬼鬼祟祟的,居然发大了。”昆仑道。
阿伊莎道:“你们白天干活,晚上寻宝,也不容易,吃苦应得的。”
“这次,我兄弟准备再做点别的生意,我弟弟宣武准备到杭州开一个茶行,这杭州来往客人多,准备回祖籍义兴去采购茶叶,正好一起带你们去见识见识,如何。”
几个听了自然乐意,免费的向导。
就在喝茶时,有刺史府的钱校尉来找杜环。
“东勤,不,钱校尉,找我们喝茶吗?”
“不是,杜参军,没空喝茶了,快跟我去刺史府,朝廷有旨到了,是给您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