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海潮西 > 第四十八章:洛苑仙葩

第四十八章:洛苑仙葩

    最后,陈守义打发二弟李华和三弟陈运来也回去歇了。然后,他提上了两坛酒独自向蓬莱峰顶走去。

    黑夜之中,山路加倍难行,但对于陈守义来说,却如履平地。

    大当家陈守义在嶙嶙的怪石上奔跃前行,就如同一位舞蹈大师在庙堂里用足尖曼舞一样挥洒自如。

    三五丈高的断崖巨岩陈守义抬腿即上,没有丝毫的勉强之意,四十余年的昼夜勤修,使他的内力与外功俱臻极高的境界。

    即便是华山、峨眉两大门派的掌门人,陈守义也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终于,大当家陈守义摇摇摆摆地登上了蓬莱峰顶。

    他站在了峰顶最高奇石的顶尖上,一阵清凉的海风随即吹来,陈守义顿时感到精神一爽。

    大当家仰望夜空,只见残月将落,繁星满天,一条引发人们无尽想象的星河在无际的天宇中正向西方奔流。

    他的脚下就是整座雄奇的蓬莱峰。蓬莱峰侧后的百丈悬崖之下,漆黑的大海上正传来一阵阵的海涛声。

    此时此刻,天海之间,仿佛只剩下了陈守义一个人。

    夜风似乎太大了。

    大当家忽然觉得从心里生出了一股凉意。于是,他轻飘飘地从巨岩之上飘落,身形之轻盈就如同晚风之中的一点杨花在上下飘摇。

    陈守义盘膝坐在一块稍为平整的巨石上,随即举坛痛饮。

    顷刻之间,一坛酒已经见底,大当家开始觉得浑身发热——今夜,他已经喝得太多了。

    大当家陈守义顺手抛开酒坛,站起身来,敞开胸怀,迎风长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歌罢,取过第二坛酒,陈守义继续豪饮,仰头之间,又下去了半坛。

    大当家陈守义感到头有些发胀,可他的心里却分外地清楚:“中原老家终于又来人了。”

    陈守义由此联想起了久别的故乡和已经故去的亲人们。

    他喃喃自语:“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一转眼,我就要五十三岁了,已逾知命之年,老将至矣。

    我就要老了,一事无成地老去了。”

    在自语声中,陈年往事在陈守义的心中依稀重现,回忆就像黑色的海潮一样渐渐地将他完全淹没。

    这些往事都是大当家陈守义心底里永远的疼——他永远也忘不了义父陆宽的厚重深恩!永远也忘不了白牡丹姑娘的绵绵深情!

    在很小的时候,陈守义的父母便双双病亡,他就此沦落为乞儿,有几次差一点儿饿死街头,小小的陈守义就已经尝尽了苦难与艰辛。

    幸运的是,后来他被义父陆宽收养,从此,陈守义开始跟着义父习练武艺,苦读诗书,他无比地珍惜老天赐予的这个活下去的机会。

    义父教的倾心,义子学的奋力。

    到了十八岁的时候,陈守义就已经学有所成,誉满中州,江湖上人称中州少侠,可谓前程似锦。

    坊间传言:“风流陈公子,年少又多金,是多少姑娘的梦中情郎。”

    思至此处,陈守义仰天长叹:“我欠下了义父永远也无法偿还的如海深恩!”

    大当家陈守义举起酒坛再喝了两口,随即继续回想那时候如心惬意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守义在河南河北一带行侠仗义,扶弱济贫,时时处处受人尊敬,可谁又能想到,这位翩翩少侠曾经就是个沿街乞讨的乞儿呢?

    这就是命运。

    就在这一年的暮春时节,柳絮飘飞之际,百花烂漫之时,陈守义终于结识了梦中的情人、命中的灾星——洛阳名妓白牡丹。

    白牡丹时年十九岁,比陈守义年长一岁,长得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而且其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位有着一颗七巧玲珑心的风尘奇女。

    两个才貌相当的年轻人一见钟情,就此订立终身之盟,誓死再不分开。

    那时候,中州少侠陈守义还年轻,并不知道白牡丹是一位可以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的女人。

    本来,陈守义打算立刻就赶回家与义父商量这件事情,准备请义父陆宽帮忙,为白牡丹赎身。

    可就在这时候,却偏偏有三位江湖朋友来请他帮忙,请他同往山西忻州去铲除一伙山贼。

    盛情难却,于是,中州少侠陈守义辞别了白牡丹,踏上了前往忻州的长路。

    这是一条陈守义毕生不忘的长路。

    这一趟忻州之行历时半年才大功告成。

    中州少侠陈守义兴冲冲地返回家中,准备与义父谈完忻州之事后,趁着他老人家高兴之时,再说为白牡丹赎身之事,自以为义父肯定会答应。

    谁知赶回到了家中之后,陈守义却先大吃了一惊!

    谁又能料到,仅仅半年未见,白牡丹姑娘竟早就来到了陈守义的家中!

    而且,她摇身一变,竟然已经变成了陈守义的义母!

    原来,洛阳牡丹花会期间,陆宽也到了洛阳。见到了色艺双绝的白牡丹姑娘之后,他同样被白牡丹的绝世风姿所倾倒。大侠陆宽豪掷千金,当即为她赎了身,并且收为侧室。

    面对昔日的情人,今天的义母,陈守义欲哭无泪,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这一切全都是天意。

    接下来,中州少侠陈守义只得收拾身心,不敢再生妄念,对这位义母处处尊敬,以礼相待。

    但有时无意之中看到白牡丹哀怨的眼神,陈守义又感到了自己在心意慌乱。

    终于,在一次醉酒之后,两个人又滚到了一张床上。

    酒醒之后,中州少侠陈守义追悔莫及!自知这个家已经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肯定会身败名裂!

    于是,陈守义与义父陆宽商量,打算到江湖之中去闯荡一番。义父当然极为赞同,但他又说道:“守儿,马上就过年了,年后再走也不迟呀。”

    于是,陈守义只能等到过完年再走。

    但是,从此以后,中州少侠陈守义在家里的时间却极少,每日只是出门探亲访友,刻意疏远白牡丹。

    白牡丹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一如既往地平静,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任何表示。

    但最后,她却在大年除夕之夜毒死了陆宽。

    深爱的情人毒死了至亲的亲人!

    中州少侠陈守义手足无措,方寸大乱,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于是,仿佛只是一夜之间,中州少侠陈守义就变成了私通义母的淫贼,忘恩弑父的恶棍,忘恩弑父的恶名传遍了天下。

    面对武林侠士、官府捕快的追拿,陈守义在江湖之中奔波亡命。

    陈守义先躲到了太行山,隐姓埋名,韬光隐晦,入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做了强盗。但由于武艺精熟,人才出众,只过了四五年,江湖上便传扬了开来:“陈守义在太行山。”

    听到了这些江湖传言之后,陈守义心里明白,这强盗不能再干了。

    若想活命,还得继续逃。

    当时,陈守义思来想去,决定去大漠草原上转转,那里人烟稀少,应该便于躲灾避难。

    陈守义即刻动身,带着义弟李华辗转出塞,来到了草原上。

    人都要生存。

    陈守义除了武功,别无所长。在草原上没过多久,他和李华就出现了生存危机。无奈之下,陈守义只得重操旧业,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干起了马贼勾当。

    大约是七年之后,陈守义收到了眼线传来的确切消息:“一群和尚出塞来寻找陈守义。”

    陈守义心中了然,这肯定是少林寺来人了。

    他还知道,虽然,当年义父陆宽倾囊相授,但自己肯定不会是真正的少林高僧的对手。于是,陈守义带上李华连夜遁逃。

    这一次,陈守义直接逃奔广东沿海。

    当时,整个大明朝野都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事情。

    陈守义有时候就在心里盘算:“他郑和一个太监都可以下西洋,在西洋番国耀威炫武,我一个正儿八经的男人为什么就去不得?

    天外还有天。

    如果将来武林中人追杀得紧了,那么,我便远走到十万里之外的西洋番国躲起来。

    纵然少林高僧的轻功再高,也不可能一纵身形数万里,到西洋番国将我捉拿回来。”

    陈守义先在广东沿海召集了一伙亡命之徒,干起了海盗。准备在万不得已之时,他便率领这些海盗们下西洋。

    逍遥了十年之后,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少林无嗔大师亲率罗汉堂十八高弟悄无声息地登上了群盗所居的海岛。

    回想起当年那场恶战,大当家陈守义此刻仍在胆寒。

    那是十九个和尚吗?

    那是十九个吞噬生命的恶鬼!

    普通的盗众怎么会是少林高僧们的对手?那本来就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屠戮。

    无嗔大师是普世公认的一代高僧,佛法深湛。但当时他却是灰眉倒竖,两眼怒睁,面对一群只懂些三脚猫功夫的盗众频频施展他的成名绝技百步神拳。

    陈守义远远地看着无嗔大师每一拳挥出,拳风所及,小喽啰们非死即残,无一幸免。

    陈守义真的看不出来,当时的无嗔大师哪里还有一丝一毫佛门高僧的慈悲情怀。

    显然,无嗔老和尚是在发泄胸中积攒了二十余年的愤怒!

    那时候,陈守义自问接不下无嗔大师的任何一拳!

    少林十八高手结成罗汉阵在海盗丛中横冲直撞。罗汉阵本来是少林僧众用来对付绝代高手之时用的,但那一天却被用来对付一群平庸的盗众。

    少林群僧禅杖杖影如山,戒刀刀光似雪,罗汉阵波及之处,群盗无一生还。

    陈守义眼见形势不对。

    假如贸然冲上去,那也只会白白地赔上一条性命,他根本就没有力挽狂澜的可能。

    于是,陈守义拉上李华,只带了十几个心腹,顺着早就准备好的地道悄悄地来到了海边,悄无声息地驾上条船,就向西洋番国进发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