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国维已经找到了如何在冬季来临之前,安置好所有灾民的措施时。
而且这一部分的资金来源,都是一些想要置办工厂这种最能赚钱的产业人垫付的。
而这些商人们的,全部都是来自雍州和冀州,只有衮州没有人做这件事情,当然,这也和当地已经几乎没有了富人有关。
一些人触犯了大明律被送往了工程队。
另外一大批人,带着所有的财富,全部都逃往了南京。
张国维如今在这些商人的心目中,和财神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他开口,说那个地方需要建设工厂,都会有数不清的人前来。
毕竟,好位置就那么几个。
而为了产业不出现重叠,让当地的惊奇出现问题,张国维也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从一开始的不明白这么做有什么用。
到如今,已经模糊的察觉出,这样的工厂分布是能够促进当地财富增长的,也就是说税收增长。
合理的规划,比一窝蜂似得,获得的利益更加稳定。
这也是所有的商人们,围着他转的根本原因。
不怕亏本啊。
只要建设好一个工厂,就如同挖开了一座金山,谁不想要?
在西安府和京师脚下,这两个地方,已经最早的做出了榜样,后来者也都赚的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因为钱太多了而被砍头。
消息发出去之后,才过了三天时间。
湖广很快就热闹了。
以前来往的都是物资,和赈灾人员。
现在来往的都是身穿华丽衣裳的商人,乘坐马车暂时来说还是很奢侈的,路段不好走,更重要的是,马车现在都在运送物资,稀少的很。
“张老爷子要忙起来了。”
看完训练新兵之后,孙传庭刚走出军营,就看到了外面拴着的一群马。
还有络绎不绝,进出张国维物资的形形色色的人。
跟着孙传庭一起长见识的秦良玉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部长一直都没闲着,只是最近的许多修路的工程,暂时停了下来,说是要重新规划线路。”
她是真的不懂这个。
“秦部长要是缺钱的话,可以向张老头要一两个建厂的名额。”
他自己在衮州已经建了好几个厂房了,全部都是和棉花技术有关,摊子已经铺的很大,可没有精力再去做别的了。
人才短缺是一个事实。
就是他的夫人张家,全部算上,也不可能把大明的所有工厂都承包了。
“都是为财而来?这地方什么都没有,还等着重建呢?还能让人发财?”
秦良玉抬眼看去,临时的住处很多,虽然很简陋,可还算干净卫生,也是孙传庭和张国维他们要求必须做到的。
她还记得,让所有人勤洗澡,洗手,讲卫生的时候。
可是折腾了很长时间的。
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容易,想要改变可就艰难多了。
“不然呢?”
大明的官吏的俸禄,其实已经很高了,可他们这些大臣和将官们,要想过得更好,做生意才是最快的。
前提是要遵守大明律。
不然你赚的再多,也都是官府的,你自已在后只能一无所有。
“这些工厂都是做什么的?”
沉默了一下,秦良玉还是问了出来,她手下也有人需要养活,就拿这一次赈灾来说,能够有足够的粮食。
还是因为上一次离京的时候,皇上送给了她的那些礼物,换来的。
而那些礼物出售之后,换取的金银,可比皇上奖赏的银子都要多好几倍。
所以,对于做生意,她不是很拒绝,能够堂堂正正的赚到钱,谁不开心?
“那要看当地需要什么了,不过目前看来,水泥厂是每一个县城都必须要建设的,不管是修路,还是以后建房都必不可少。”
这样的建设方案,也是最合理,也最快速的。
首先就是住房问题,然后才会连同四通八达的道路,而只有这两样解决了,湖广的建设才有可能结束。
不过只要一想到,整个扬州的范围。
修路倒是很快,就是水系发达,需要架设的桥梁可就很多了。
因此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就是不清楚,朝廷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
“水泥厂?你们之前建设的那种修路的材料?这种厂子,也是可以让私人修建?”
使用方便,还很坚固的材料,秦良玉瞬间就能够想到几十种军事上的用法,而这样的东西,必须拿在官府的手中才安全啊。
“当然可以了,只要你能够招到制作水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就行,这种东西很讲究技术的,要是质量不合格的话,是卖不出去的。”
水泥厂他们孙家就建设了一个,目前来看,销路简直就是供不应求。
单单的官府的采购,就足够许多人忙碌了。
也就是最近他听说可以允许加班,产量才上涨了一成,而就这一成,已经足够一百亩地,忙碌一年的收益。
“一个水泥厂,建设好之后,需要多少银子?”
银子退出孙传庭的视线不久,可再次听说的饿时候,仿佛就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了。
好在银元和银子的兑换,也不过是一两银子兑换一枚银元。
算起来还很方便。
“这个要看你建设的大小了,具体的价钱我也不知道。”
孙传庭两手一摊,他身后有人给他管理财富,根本就不需要他亲自插手,所以具体的价格还真就不知道。
反正每一个月的收益,看报表都是在上涨。
“你要是想要一个价格表的话,我可以找人给你弄一份。”
“好给我一份,要是可以的话,我也投一个,就是距离蜀中太远,管理不方便。”
秦良玉看着远处的一圈人,都口要淹没那一处房屋了。
不知道,今天张国维忙不忙的完。
“其实你也可以不忙着建厂,等到皇上清理了梁州之后,你也是可以在蜀中建厂的,反正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孙传庭的建议,让秦良玉陷入了沉思。
蜀中建厂是个好消息,可早一点走出这一步,也能够早点明白其中的诀窍,要是和其他人落后的太多。
要想追赶可就不容易了。
“我打算在这里先尝试一下,要是真的能够赚钱的话,到时候回到蜀中也能够有经验处理新事物。”
秦良玉的想法是老成之言。
孙传庭也明白这一点,想他一开始建厂,还是瞻前顾后,要不是王冲在边上点拨了一句,他还真就下不定决心。
对于土地的追求,是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的。
忽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土里刨食根本吃不饱,他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有人要抢他的土地。
只有切身的经历过,才能够在有的时候,放弃土地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应有之举,要是需要帮助的话,尽管找我。”
孙传庭拍着胸膛保证着。
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被远处观望的孙承宗看在眼中。
他跟随了陆鸿轩一路,眼看着赈灾就要结束了,还是没有融入最新的军队体系。
今日来此,也是他接到了自己儿子传来的消息,想要在湖广建设一点孙家的底蕴,想要他给张国维说句好话。
在高阳县,他们孙家的势力还算不错。
只要做事,总有人给面子。
不违法就随便来。
可今日不同往日,来的厉害人物实在太多了,都是见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蜂拥而来的。
孙家可没有一点优势。
孙传庭也看到了孙承宗,只是扫了一眼就不再关注。
“孙承宗也想要在这里建设工厂?看来真的是很赚钱的买卖。”
秦良玉心中讶异。
**
赚钱的买卖很多。
有人用大量的土地赚钱,也有人走南闯北低买高卖赚钱,再大一点的就是建设工厂。
可赚的钱,大部分都是老百姓的钱。
然而,就有一家人,赚钱是从海上赚钱。
那就是福建的郑家。
郑芝虎已经出门很久了,在福建老家的郑芝龙最近一段时间的脾气不是很好。
自己的亲弟弟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封信,说是去了凤阳府。
他能不知道凤阳府有些什么人?
相对于消息灵通,他和郑芝虎都差不多,没有走出去,肯定是不知道南京的另一边,到底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总有人需要他们提供的金银。
所以许多的消息封锁,也就显而易见了。
“老爷,老爷,二老爷来信了,他的手下亲在带回来的。”
一名管家模样的人,飞快的跑了进来。
边跑边喊。
“二老爷没有回来吗?”
郑芝龙心中急迫的三两步就走到了门外,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二弟。
当年在南安的时候,整个郑家,可就只有二弟郑芝虎会跟着他一起吃苦,而自己的父亲郑士表可不待见他们兄弟两。
要不是凭借着一点小聪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他们两人根本就活不下来。
年少的相依为命,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比任何一家的兄弟姐妹们都亲近。
这一次郑芝虎冒险前去和皇上的人拉关系,那可是拼着自己性命不要了的准备的。
“二老爷没有回来,不过他的手下说了,二老爷在凤阳府过的好着呢。”
管家一脸的欣喜。
如今这个时代,主家人的高兴,就是整个家族的高兴,而郑家主人的高兴,那都是会大量的赏银的。
闻言,郑芝龙虽然心中还是有点不安,却也不是那么急切了。
人既然已经真的去了凤阳府,那就不会再有生命危险。
最多就是有人不待见他们郑家,找个理由送往工程队。
对于崇祯皇上弄出来的这个劳改,他此时是很赞同的,只要人活着,花费再多的银两都可以捞出来。
这一点他坚信。
毕竟,在他的认知当中,大明的官员就没有不见钱眼开的。
大厅中。
郑芝龙见到了郑芝虎的手下,随之而来的还有两位背着火枪,身穿奇怪衣服的人。
从站立的姿势上看,一身的铁血味道,肯定是大明的士兵。
他来的时候,管家可没有说还有外人。
不由的看了管家一眼。
发现管家也在愣神。
郑芝虎心中琢磨着,自己的管家年纪大了,应该重新换一位了,不然下一次要是带了危险,他怕是走不出这间屋子。
“大老爷,这是二老爷的信。”
这名郑家的人,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书信递了上去,然后才介绍起来身后两人的身份。
“他们两人都是杨廷麟的手下,是跟着来一起办事的,这位是管事,叫做徐必达。”
“两位能够来此,就是客人,要是不嫌弃招待不周,就在这里住几天再走如何?”
郑芝龙没有来的及看书信,反而招呼起了客人。
在外人面前,他不想暴露自己对弟弟的关心,免得被人拿出了把柄,最后付出的代价更大。
“谢郑大人关心,刚好还有事要麻烦郑大人呢,那就不客气了?”
两人闲谈的几句,才被管家带了下去,另行安置。
只剩下他和那名郑家子之时,郑芝龙才问起了他最关心的事情。
“郑安,你给我说说此事的经过。”
郑芝龙压着心里的火气,就想知道,自己忽然任性的弟弟,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架着小船,沿海······”
一说,就是差不多半个时辰。
虽然简单,可起因和经过都已经说明白了。
“砰”
手中的茶盏掉在了地上。
郑芝龙颤抖着手,无力的坐在椅子上,不可思议的看着郑安,哆嗦着嘴唇问道。
“你是说,咱们从南京知道的消息,大部分都是假的?”
“是假的,有好多都是南京的人在夸大其词,要不是二爷大着胆子前去找皇上的人,咱们还被蒙在鼓里呢。”
想到每一次南京来人,都要带走大笔的银子,还没有办成多少事情。
郑安就会心疼的不行,每一两银子上面可都沾着郑家的血汗啊,在海上航行,哪有安全可言。
不是遇到了风浪。
就是会遇到海盗,也就南京的那些官员们倒是舒坦,没银子花了,只需要张嘴就成。
“也就是说,南京的那些人已经危险了?”
郑芝龙喃喃自语,他实在没有想过,大明的崇祯皇帝,会玩的这么大。
说一句改朝换代都不为过。
就是不知道,郑安说的和看到的是不是真的,他算是被这些无耻的官员们给弄怕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他听说过大明无敌的火枪兵,在面对海上的一些敌人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火器。
只是用起来似乎还没有他们手中的弓箭厉害,也就不怎么在意,可在郑安的描述当中,大明的战船也很厉害,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对于船只他最清楚不过,那种造船的技术,可不是一时半会就有人能够掌握的。
他不明白的只是因为,从来都没有见过什么叫做流水线作业,不然会更加吃惊。
在震惊过后。
良久回过神的郑芝龙才打开自己弟弟郑芝虎写给他的信。
信封很厚,纸张很多。
要说的事情显然不少。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