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国万历 > 第一百五十章 调动

第一百五十章 调动

    这些年来,俺答尝试了很多的办法,例如招募了很多汉人,在他的治下,汉人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他建设了城池,驱赶了正统的察哈尔部,想尽办法和大明结束了两百年来的战争。

    为了名正言顺的成为鞑靼的统治者,不光他接受了大明的册封,成为了大明的顺义王,也要求部属各部都接受了大明的册封。

    既然受封了,就不能毁约再去打大明,那各部需要的物资又是不能少的,怎么办呢?

    俺答想到的办法,就是逼迫大明允许边市贸易。

    当年他入关,俘虏了好多汉人,需要人帮忙管理,从中找到一个读书人,那人虽然一身的狼狈,却趾高气昂的告诉他。

    鞑靼虽然好战,但是不能持久,为中国患,也不过苟图衣食而已。往者每岁进贡,赖此赏赐,才能衣食充足。

    如今尔来侵犯,自决于中国,断绝朝贡贸易,长此以往终归穷困,陷入消亡。

    俺答没有处罚他,而是请他协助管理汉人。

    因为大明的读书人说的有道理,因为的确如此,只不过大明读书人不晓得的是。

    他虽然和大明打仗,最终的目的也是逼大明开放边市。

    只不过他选择的手段,是以战促和。

    如今十年矣。

    想到此处,俺答汗内心感叹一声,大义啊。

    想要获得大义太难了。

    大义不是人们表面上的认可,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可,才是永久的大义。

    否则就是靠武力压服别人,但是自己总归有衰老的那一天,有死亡的那一天。

    如今,他老了。

    太多的部落头领,盯着他的位置,在等着他死去,哪怕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仍然没有改变部属们的心思。

    所以这些年来,俺答更加严厉的约束部属,不得侵犯大明,甚至把逃叛来鞑靼的大明叛军交回给了大明,以示诚意。

    如今大明的皇帝换了又换,听说现在大明的皇帝才十岁登基,俺答和常人的思维不同。

    这几年他在观望大明的政局。

    十岁的孩子,治理天下,他是不敢想象的。但是这几年的事实告诉他,大明就是如此。

    权利顺利的交接,并没有发生他想要看到的事情。

    属下回来告诉他,大明如今在发生改革,且有了成效,今年在大明都城阅兵和献俘,文治武功越发的强盛。

    俺答听到后,表面上虽然看不出什么,实则内心很焦急。

    也更坚定了青海之行。

    “去告诉大明官员,以后关于开马市一事,从得胜至水泉,每月许开一处,十一月从得胜起。

    十二月助马堡,正月施家口,二月杀胡,三月云石,四月迎恩,五月乃河,六月白杨林,七月水泉,八月灰沟营,周而复始,形成规律。

    南北各派好头目来管,如无好人,则不开市。”

    听到俺答汗的话,部属满脸的疑问,俺答汗如今为何又限制起马市了?

    俺答汗没有解释。

    他这么做对大明是有好处的。

    马市混开,大明商人太狡诈,欺骗牧民太甚,这会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

    本来马市贸易,大明就是得利的一方,可惜他们的官员太蠢了,放任商人行事。

    有些部落太贫困,大明商人用一些旧衣服和杂物就敢换一头牛,一棱布就敢换一头羊,一件布衣换一件皮袄。

    俺答不是蠢货,虽然不知道经济理论,但是这些年来的统治经验,早就知道马市这种供求不平衡的贸易,大明是获利数倍于鞑靼各部的。

    这些他可以不理,但是大明商人太没有底线了,虽然各部急需这些物资,但是长此以往,他也弹压不住牧民们的埋怨。

    所以他要让大明派出能干事的官员,来管理好马市,别把一件好事办成了坏事。

    二十年前,他就受够了大明愚蠢的嘉靖皇帝,脑子有病。

    不知道如今的小皇帝,和他祖父是不是一样脑子有病。

    朱翊钧收到地方的奏疏,顺义王奏请关于马市的要求,陷入了沉思,如果不知道历史。

    他一样会选择严格控制马市,虽然不至于向嘉靖朝那般朝令夕改,但是同样的不会让马市发展兴盛起来。

    国家的事情,不能只看银钱上的得失。

    在嘉靖朝,马市虽然有利于大明,例如民间对马政极为痛苦,而开放了马市之后。

    大明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买到所需要的的好马,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强过大明自己的马政。

    但是大明是农耕文化,民间自给自足,对外所求不多。而鞑靼各部却不同,他们做不到自给自足。

    不可能放任他们从大明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针对兴盛起来的土默特部。

    如今俺答汗还没有去青海,历史上的推行黄教之事还没有发生,朱翊钧现在也不敢大力支持马市

    如果过几年,黄教在鞑靼兴盛起来后,他才会放心的改革马市,推动双方的贸易。

    最后,朱翊钧准许了顺义王所求的,严格管理马市,但是对于其余的事,并没有要更改旧制的意思。

    “蠢货。”

    俺答汗收到大明使者的来信,内心骂了一声,失望的率部众去了青海。

    朱翊钧当然不知道俺答汗内心的失望,招来兵部,在文华殿商议九边事宜。

    如今国库有了盈余,地方四海平静,趁着阅兵之势,正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朱翊钧要调动九边武将。

    一是奖励功臣,二是更好的控制。

    兵部拿出历年来的记录,逐一考量,结合朱翊钧这次说的,对参加阅兵的将领着重考虑。

    最后终于制定了一长串的名单。

    很快,关于九边各军镇的调动就下来了。

    第一批。

    蓟镇游击吴唯忠充参将,分守山海关。原镇守延绥总兵,都督同知雷龙,调大同。

    升延绥游击李芳充参将,分守大同威远。

    升甘州左副总兵王国勋为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山西。

    以神机营左副将白允中充总兵官,镇守山西等处。

    以神枢营右副将程九恩挂印充总兵,镇守延绥。

    宣大游击署都指挥佥事李光祖充参将,分守延绥中路。

    第二个月。

    以大同入卫游击薛邦奇充参将,分守大同西路。

    原神枢营右副将傅津充总兵官,镇守保定等处。

    以大同入卫游击薛邦奇充参将,分守大同西路。

    分守甘肃西宁参将张翼充右副总兵,分守延绥边镇等处。

    第三个月。

    升甘州左副总兵王国勋为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山西。

    蓟镇副总兵张臣挂印总兵官,镇守宁夏。

    升分守延绥东路左副总兵孙国臣镇守陕西。

    延绥游击董大重为参将,分守陕西兰州等地。

    第四个月。

    升协守甘州左副总兵陈锐署都督佥事挂印总兵官,镇守甘肃。

    以分守河州参将事务为事官何其昌复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副总兵,协守甘州。

    延绥东路参将李昫充副总兵,分守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