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球长 > 第873章 精神关怀

第873章 精神关怀

    当然了,哪怕允许出门购物,在他们就要被分配到各地之前,买点东西,或者那些在河北本地的兵,如果有家人的话,还可以想办法托人带信报平安的呢。

    而五人一组出门,也杜绝了出门做坏事,或者跑路的可能性。

    胡三七个子最小,走在最前,一行人出了小站新兵营,却是没有去传说中的滨海大港,而是去了附近的一个小镇子。

    镇子不大,甚至恰似于胡三七在家乡时候见过的各种集市,不过却是热闹的很,这里由于地方偏远,不是大港油田那样华北地区的战备油田,因此在建设上还是落后了一些。

    毕竟目前,长老们执行的策略下,先被建设起来的城市,是以帝都和天津这样的标杆型城市。

    不过,街头各种小生意的新花样不少,而到处跑着的小孩子不必去割草喂猪,也显示出这里的生活确实安逸一些。

    路边一个小摊子前,一群不大的孩子正在围观,一个男子对着一个圆形如铁锅的器具,不断摇着一个握柄,另一只手却是拿着一根竹签。

    只见那竹签在铁锅中央,不知道如何,却是不断有白色的东西环绕,飞快的增加,最后那些白色的丝状物渐渐越来越大,比胡三七见过最大的冬瓜都大,却是笑着递给了一个小孩子。

    胡三七其实不过是十四岁,虽然在这个时代,十四岁有儿子,顶门立户开始干活的已经大有人在,不过心性到底在那摆着,却是问道:“这是什么?”

    那汉子抬头看见几个新兵出现,却是毫不慌张,比起大明时代,军户要么如同农奴一样凄惨,要么就跋扈的想抢就抢,想杀就杀,这些帝都长老们的兵就是好,不但说话好听,出手还大方,当真是仁义之师啊。

    尤其是这附近就有兵营,虽然里面的大兵轻易不能出来消费,但带动附近的老百姓可以说是发大财了,无论是派工,采购,都是来钱的,也间接将这里带红火了,更别说那些长老在盐碱滩上开辟的什么小站米的稻田带来的好处了。

    “军爷,这是棉花糖,现做的,甜啊。”

    这手摇式棉花糖机效率却是不低的,自然也是长老出品,一个走街串巷卖糖汉子几乎是儿童杀手一般的存在。

    胡三七却是高兴的买了一份儿,他和其他的新兵敞开手脚,开始大吃特吃,虽然是个小镇,不过依靠着距离运河以及大海很近,因此倒也有不少好东西吃,当然了,长老的军队不是朝不保夕也许下一刻就要挂掉拿命换钱的军队,因此也不会导致士兵拿了军饷就直接花掉,都一个个打着攒钱当老婆本的主意呢。

    附近有什么大工程,连带那些工人也时不时来此消费,因此也制造了一种临时性的繁荣。

    他们用的是银元作为花销,购买力还是很强的,而一个银元的购买力是很强的,虽然有所浮动,但几个同班的大兵却是找到了一处烧鱼馆子,比起军营里的吃食,自然是不如,不过也算是新鲜,最关键的是,他们打算趁机喝点酒。

    喝着酒,就开始嘀咕起来:“你说,老哥,到时候会把咱们分到哪里去。”

    “这我怎么知道,现在哪里都缺人,不过,如果可以分到帝都去,哪怕是给长老站岗,那待遇,没的说。”

    “得了吧,长老们身边,都是志愿兵,就是当了三年以上,愿意继续当的精兵,咱们就想想吧,不过,我听咱们的教官,他们也不过是比咱们早来一年,最好的兵,其实是去越南的,他们真发女人啊!”

    那红脸汉子只是喝了几口酒就上头,然后眉飞色舞的说起自己听过的黄段子。

    “打进村子,敢反抗大军的,男人杀光,女人平分,不过,得是敢玩命的人才能先挑,而且都是白花花的漂亮女人,嗨,如果可以分去越南,那就什么都不愁了。”

    “越南那地方也太远了。”

    作为新兵,最基本的地图虽然还不能做到辨识,但是在地图上找自己的家乡,找自己的位置,以及周围国家的情况,却是最基本的训练,长老们希望自己手下的人越精明越好。

    不过知道了到底距离家乡多远,也有人忐忑起来,他们在每天和教官聊天的过程中,也知道了目前帝都在山东等地有活动,因此山东的兵就梦想着被派回山东老家,到时候,穿着那身衣服,背后扛着长枪,那威风,全村哪还有敢于招惹自己家的?

    “其实去江南也好啊,听说那里富裕的很,可就不知道为什么,长老就是不肯打呢,如果需要,就咱们手里的火器,直接去打山东,没有挡得住的!”

    有山东人也在疯狂的思考着。

    当然了,他们也七嘴八舌的评论着,去朝鲜也是非常滋润,但去辽东的感觉可就难受了,至今那老林子里,还有八旗悍匪纠集几百人虎视眈眈,可不好对付。

    几个二十出头的汉子纷纷表示对越南可以分女人的谣言表示羡慕,越南前线的人辛苦了,但你们能不能等一等,等一等你们的弟兄,等我们过去了再继续打?

    胡三七对此不置可否,此时他对任何人都不敢吐露心迹,关键问题是,作为一支失地农民和破产破落户中有进取心的存在,对于地主们可没有什么好感,特别是自己是把那些围观群众,至今为止连面都没见过的长老当做灭门仇人啊。

    在老兵的说法里,下周他们的汇报演戏,还有阅兵式,是会有长老出现的,当然了,老兵说的重点,自然是跟随着长老的到来,兵营里会安排大席面,至于什么样的大席面就没人知道了。

    但胡三七也越来越多的知道了帝都的情况,知道了这些长老的情况。

    传说中这些长老来自于海外仙山,都是有大能力的人物,眼见前些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而那些来自辽东的八旗兵,其实是域外天魔作祟,打算杀光全天下的人,帮他们练九转魔功,好在长老们出手除魔,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太平日子。

    他们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搬山填海,建造伟大的城市,组建强大的军队。

    他们嫉恶如仇,对于任何一个犯法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是直接收拾。

    作为小民来说,是无法摆脱反贪官不反皇帝,希望有个青天大老爷或者明君微服私访拯救世人的。

    胡三七也禁不住紧张起来,他没想到过几天就可以见到仇人,想起自己的枪法,如果有机会,能不能开枪?

    他在三百米内几乎可以做到枪无虚发,如果真有机会,是不是杀死那位高权重的长老?

    反正自己一无所有,一命换一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贵人的命,那可不是赚了?

    越想越是偏激,而逐渐沉默起来,吃了午饭后,有几人喝了点酒,这红星二锅头的味道还真不差,胡三七也稍微喝了一杯,不敢直接回去,因此就在镇上转了转。

    到底杀不杀?杀几个?

    胡三七对长老们的恨意反而在提升,他们有这么多粮食,却不肯给胡家的人吃,还撺掇泥腿子抢了他家,真是可恶啊。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官府要安靖地方,首先就是要安抚好他们这些有实力的粮户,哪怕是县太爷到任,胡家也是头一波得到帖子,嘘寒问暖的,但是这些长老不问青红皂白,就打杀他们这样的良民,就为了杀几个屁民的事情啊,这种事,在大明的天下,不是常事吗。

    胡三七不服气啊。

    吃过午饭后,老兵们也没买什么东西,而是满足的四下走动,手里有钱,虽然也有人嘀咕着去找女人,但这里是个不大的小镇,哪里有什么妓院,都是外人,也找不到去的地方,而这种行为更是不被允许的。

    一直以来,消耗这些家伙的时间,就是长老们的计划标准。

    最开始,和平时期长大的长老们有一种错觉,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所有军队都是他们时代的那种标准。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些军纪,在后世的人看来只是身为一个人类,基本的道德要求,但是认真想一下,为什么有规定?

    有人横穿马路闯红灯,才会宣传不要闯红灯。

    有人杀人,才会有规定杀人者死。

    解放军有如此简单明了但低要求的军纪,本身就是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狂暴。

    这支军队在当时,被民国时期的人们称为“菩萨兵”,“新汉人”,王者之师”,为什么?

    因为其他同期的军队不拿平民当人,连这些标准都达不到,抢劫以后把人毒打一顿,或者抓壮丁已经是友善的了,直接屠村的大有人在,还乡团开回来,说你勾结日寇,就是勾结日寇,说你通八路,就是通八路,统统杀光了事。

    红军不叫“兵”,而称自己为“战士”,因为在中国这是一个很遭反感的字啊。

    自汉唐“良家子”从军的惯例荒废后,共军出现之前的千百年中,军队在中国平民甚至中下层官员、地主的眼中和强盗没什么区别,“丘八”、“贼配军”、“兵匪一家”、“杀良冒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赤佬”是历史评语。“攻下城,三天不封刀”、“大索三日”是对作战军队的惯用奖赏,是统治者减轻军费支出的惯用手段。军队做为一个男***团体,从来都是破坏性大于建设性,要不然军纪较好的岳家军和戚家军也不会被人广为传颂。

    作为一支从一开始就把军纪灌输好的军队,这些人倒也没有沾染上这个时空军队的暴虐,新式军队因为与那些顺军吴三桂军完全脱离接触,所有目前来看,非常干净。

    可以说,哪怕是以全世界范围内来说,长老治下,只要是穿制服的人,能力如何先不说了,第一要点就是要求纪律!

    每天24小时,除了紧张的个人洗漱时间,如果你动作快点,也有机会和同伴吹牛打屁的话,其余的时间,要么是训练,要么就学习处理军营内务,学习各种知识,提升识字率,从一开始,长老们就把识字率和战功一起作为升官的备选条件。

    当然了,里面有刺头,有觉得自己可以练练的人物。

    但是,在后世,高中辍学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全沾的地痞混混,在大熔炉里锤炼几年后,就可以变成身材挺拔有精气神的汉子,这套模式的厉害之处可是不简单。

    本质上说,哪怕三个月过去了,他们也仅仅是从原本农村散漫的生活,变得开始讲究卫生,按时间生活,懂得纪律,真的和职业军人或者说精兵完全没有可比度。

    帝都当然不可能要求自己治下,非从小入读长老们的标准化学校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就可以真的成为合格士兵,当然了,如果是那种乐于学习的,自然是乐于提拔。

    在平时,是哨岗与训练,在战时是行军、宿营、战备,随时紧绷精神,昼夜的担忧,对肉体和精神,都是高负担。

    老兵油子习惯了军营生活是一回事,普通士兵是另一回事啊。

    当然了,任何一种伙食吃久了,也会腻歪,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世界。

    所谓军队文化建设,军民鱼水情之类,劳军抚军,说到最后,都会归到一种作用:让在军营里,过着相对异化生活的军人们,能感受到一点正常人的情感慰藉。他们需要与非军人接触,他们需要一点日常生活的感情,他们牺牲了很多,所以也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

    重点是,你得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人。

    这种精神鼓舞,大体在汉唐还是很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