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小侯爷 > 第1245章 封王?

第1245章 封王?

    张知节心中知道大明朝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固然离不开他的努力,但是也离不开正德皇帝的鼎力支持。

    正是因为有正德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毫无保留的信任,所以他的想法才得以实现。要知道他的很多想法都是超前的,并不为这个时代的人所接受。

    但是正德皇帝却始终信任他,始终力挺他,张知节心中未尝没有感动。张知节发自内心的恳切道:“皇上,如今国库丰盈,四海升平,皆是皇上英明神武,大明才能有如此新气象。”

    正德皇帝听了笑道:“与其说朕英明神武,倒不如说知节你是祖宗赐予朕的贤臣用来中兴大明的。”

    张永在一边笑道:“依奴婢看,小侯爷文能兴邦,武能定国,乃是不世之能臣。皇上亦是贤名之君,正是因为皇上的信任才有小侯爷的用武之地,大明才能如此蒸蒸日上。”

    “所以啊,依奴婢看,皇上的功劳和小侯爷的功劳一样大。正是因为有皇上知人善用和小侯爷的文武全才,才能四海升平,才能迎来盛世!”

    正德皇帝听哈哈笑道:“说的好,张永你今天说在点子上了。”扯了这么一些,正德皇帝激动的心情也平复了一些,在龙椅上坐了下来,示意小太监给张知节搬张椅子。

    正德皇帝这才笑道:“知节你这次总督宣大,什么都做的很完美,唯独有一样,朕很不满意!你不应该冒险!花当那厮竟然胆敢行刺你,若不是一叶和紫衣跟着,后果简直不可设想!”

    得,没想到正德皇帝也提到了这茬。张知节只好苦笑道:“确实有些大意了,放松了警惕,害紫衣和一叶都受伤了。”

    正德皇帝恳切道:“知节,你要记得无论任何时候,切莫冒险。一时解决不了不要紧,可以慢慢来,千万不要行险!”

    张知节有些感动道:“是,皇上,臣谨记皇上的教诲!”

    说到这里正德皇帝悠悠道:“知节,这些年来你的每一桩功劳朕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救驾,侦破红衣教案,两平内乱,开海通商,征服草原。。。。。。”

    张知节听了沉声道:“皇上,这都臣的本分,这是臣应该做的。”

    正德皇帝笑道:“是啊,这都是你该做的,因为咱们之间不只是君臣,还有情谊!朕也知道,你对封赏并不在意,但是封赏也是朕该做的。”

    “所以,朕想封你为王!”

    此话一出,张知节一口茶就喷了出来,接连咳了几下,咳的脸都红了。张知节虽然听到正德皇帝提到封赏,但是心中还是很淡定的,正如正德皇帝所说,对于封赏他并不在意。

    但是张知节也万万没有想到正德皇帝会想出封王这么不靠谱的念头来。别说大明根本就不封异姓王,就算是大明封异姓王张知节也不愿意被封王。

    王爷的名头听起来很响亮,身份也很贵重,但是大明朝对待王爷的方法就跟养猪一样。就是圈起个围栏来养着,哪怕这个地方挺大的,那也是猪栏,哪怕是极为名贵的猪,那也是猪。

    所以且不说大明朝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张知节根本就不愿意被封王。以张知节如今的权力,根本就不是一个王爷所能望其项背的。或者说张知节根本就不需要一个王爷的名号来提高身份,反而王爷这个身份会给他带来桎梏。

    但是正德皇帝却不会想这么多,他只是想着给张知节一个足够显赫的身份来酬谢张知节的功劳,却根本就不会想到这其中还会有那么多道道。

    此时见到张知节激动的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正德皇帝看着张知节眼神中流露着一丝得意,仿佛在说,怎么样?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正德皇帝见到张知节“惊喜”的样子,笑嘻嘻道:“知节,惊喜吧?朕告诉你,朕已经和杨阁老商量过了,杨阁老也没有反对。”

    张知节吃惊道:“杨阁老没有反对?”

    正德皇帝听了点头笑道:“你的功劳已经有目共睹,所以杨阁老就没有反对,只是让朕和你商量!朕打算封你为世袭郡王,你的子孙与朕的子孙世世代代共享富贵!”

    张知节也只是刚刚听到杨廷和没有反对有点吃惊,但是转瞬他就想明白了杨廷和的意思。不得不说杨廷和真是越老越成精了。

    不管张知节立下多大的功劳都没异姓封王的道理,这一点杨廷和不会不清楚。若是李东阳听到正德皇帝有这种想法的话,估计早就对着正德皇帝据理力争起来了。

    但是杨廷和却没有,而是巧妙的将事情推到了张知节这边,这就避免了和正德皇帝杠上。他知道当张知节征服草原的消息传来,正德皇帝激动不已,那个时候怎么可能会听群臣的劝告。

    若是强行劝告的话,只会适得其反,激起正德皇帝的执拗来,所以杨廷和面对正德皇帝的垂询没有反对,而是建言正德皇帝找张知节商量一下。

    这也是因为杨廷和知道张知节自己也不愿被封王,与其他们跟正德皇帝怼起来,还不如让张知节自己劝正德皇帝打消这个念头。

    如果张知节没有经受得住诱惑答应了的话,也不要紧,杨廷和虽然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赞成啊,况且还有其余的大学士,还有百官呢。所以说杨挺好的算盘是打的很溜,直接将难题抛给张知节去头疼去。

    世袭的郡王啊,有那么一瞬间张知节确实是心动了。但是很快张知节就意志坚定的放弃了这个诱人的念头。世袭不世袭,主要还是看皇帝让你世袭不世袭。

    诚然以正德皇帝和张知节的关系,正德皇帝自然是极愿意的,但是正德皇帝的儿子呢?正德皇帝的孙子呢?

    当皇帝的对他们老朱家自己人都十分防备,更何况是异姓王?所以说,世袭的郡王固然是富贵,但是其中的风险太大了!

    所以张知节瞬间就想透彻了,封王是不可取的,至少在大明朝封王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