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赶在省地质局下班前,拿到了那份检测报告。
这份检测报告是老顾托他办的,是给一本破旧的手抄本做碳—14年代测定。
老三出了省地质局,上车将检测报告给副驾座的老顾:“那个手抄本有三百多年了,不会是你们在古墓里找到的吧?”老顾那天把书交他手上时,再三嘱咐千万别弄丢了,跟个无价之宝似的。
“不是,是宋老师家传的奇书,独一无二,非常珍贵。”老顾接过东西,说。
老三一听眼冒金星,火了!搞得心急如火的,敢情就一破笔记本。就算有三百多年历史又怎样?害自己花老鼻子劲求人,还赔上一坛上好的药酒。
见他一脸怒色,老顾摇头道:“子非鱼,安知——”
“知个锤子啊!”老三不耐烦地点了火,“以后这样的破事少来烦我!”
手抄本是宋文韵家传的,名叫《莽山经略》,据说该书是宋献策所写,字为蝇头小楷,笔迹工整、挺括有力。
这本手抄本年代久远,虽纸张精细,光润幼洁,但已经残缺不堪,许多地方被虫咬了,不少字迹因受潮模糊而难以辨认,翻阅多了,恐怕破损更为严重。使用的是明清时期的将乐纸,这种制作精细,光润幼洁,响张少疵,坚实洁白,以经久不碎不蛀见长,是书写、印刷、簿籍、裱褙的上品。
碳—14年代测定,这边书书有三百五十年左右历史。
碳14具有放射性,地球上活着的生物体内,由于新陈代谢的作用,吸收和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保持不变。所有的生物都吸收微量的碳14,碳14与稳定的碳共存于细胞中。生物死亡以后.失去新陈代谢作用,不再摄入新的碳14,生物体内的碳14不断发生放射性衰变,并按固定的半衰期的衰变速度减少。由此根据元素的衰变周期推测出生命体死亡的大致时间。
年代吻合了,从手抄本中记录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宋献策亲笔所书。这是历史研究难得的珍品,如果有宋献策的真迹对照证实真伪的话,那将具有权威的历史价值。作为资深史迷,老顾对野史有着非凡的敏感,他预感到《莽山界略》一旦面世,将引发明末清初这段历史研究的山呼海啸。
老三心里不舒服,开了一百多米,停车将老顾赶下车。
老顾自感无趣,跟老三道谢,等了一辆计程车,径直去了宋文韵的住处。敲开门。王子强和宋文韵都在等着。
“老顾,辛苦了!”王子强热情地招呼老顾,“来,来,快进来坐!”
老顾掏出那份碳14鉴定书,递给王子强。
王子强看了鉴定书,高兴地说:“太好了!果然有三百多年历史。文韵,你看。”
宋文韵接过鉴定书看了,面色如春。她拿出手抄本,三个人对照讨论。
手抄本上记载:“王以国破家亡,犹欲以一旅偏师结寨蜷伏于此,光复旧物……然天不祚大顺,永昌十六年,赍志以殁龙寝置龙虎照之巅。”
永昌是李自成称大顺王的年号,其称王时间是1644年,推算下去,永昌十六年即1660年,比历史记载的李自成1645年死于湖北九宫山晚十五年。使用永昌纪年的定是大顺旧部,墓地能称为龙寝的,自然不是一般人。之前,老顾对李自成死于莽山还半信半疑,现在坚信不疑。
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莽山许多地名一变再变,如今没有人知道龙虎照在什么地方,是哪座山。如果能找到李自成的墓葬,那绝对是史学界轰动性的发现。
搞历史研究的人对一桩历史公案的发现及修正,无疑是充满激情的。他们的研究正陷入僵局,缺乏了实证,一些新颖的观点得不到有力支撑,他们迫切希望找到闯王墓。
解开李自成魂归何处之谜,是宋文韵孜孜以求的理想。
“我们得找到李自成的墓。没有过硬的证据,没办法颠覆一段历史定论,即使它漏洞百出。”老顾说。
“我翻了手头上所有的资料,都没有龙虎照这个地名的记载。”宋文韵说。
“那么大的莽山,找一个丢失名字的山谈何容易。”老顾有些丧气地说。
“我查看很多相关资料,归结在一块,勾勒出一份李自成在莽山的兵力部署草图。老顾,你是地方志专家,这方面你最有发言权。”宋文韵从书柜里拿出一圈图纸。这是一份放大的莽山地形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了李自成当时在莽山的屯兵部署。
老顾接过图。戴上老花镜仔细看。宋文韵在旁边解说:“史料记载李自成在南昌兵败后,大顺军分兵两路南撤,李自成和刘宗敏率主力居东,李过和高一功领西路军,到了襄阳,李自成再分兵亲率一部由襄阳经荆州、澧州、凤凰,在广西龙虎关与西路军汇合过连县,直抵莽山。刘宗敏与田见秀率领一部牵制阿济格主力,在湖北通山附近接敌,刘宗敏战死,田见秀率残部突围。根据田见秀后来现身莽山的历史记载,他应该是按照预定计划去与李自成汇合的。大顺军进入莽山后,屯兵多处,依靠莽山天险与清军周旋。米脂坳是一处,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率女兵据守南边坪石金鸡岭,东边由宋献策率部镇守凑云山,李自成则盘踞金城山。”
“金城山应该是李过据守,而李自成则坐镇泽子坪。”王子强提出不同意见,“我们现在看到的泽子坪是当时的大顺军大本营,是李自成试图东山再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你看,泽子坪地处莽山腹地,在四周的金城山、金鸡岭、凑云山、米脂坳中间,作为指挥中心是再好不过的。事实上,当时泽子坪也确曾设有永安局、永福局、永靖局等一系列的所谓的行政管理机构。这是依照明朝皇家管理模式而设的,显示了李自成煞有介事的大顺王朝理想。”
“老师,你分析得透彻!”宋文韵眼里满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