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白父就以重金聘请了临安名师前来教导白贵。
“崇宁、宣和年间的进士科科举,临安府中,我教导出了三名进士,令郎天资聪颖,定会独占鳌头,一举中举!”
一个宽衣大袖的老儒生,在白家堂前如此对白父说道。
“有周师教授犬子课业,我亦是放心。”
白父陪侍在旁,拱手道。
甭看这个老儒生并无功名,最好的成绩亦只是发解试中了选人(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但教授学生厉害,临安府是江南精粹之地,能教授临安府的考生应试中举,成为进士,可见其本领。
“富贵见过周师……”
白贵亦是在堂前行礼,拜了这个老儒生为师。
不过他们之间并未定下师徒名分,这只是白父为了白贵能神童科中举,特意花费高价请来的名师,在这一段时间倾囊相授,临时抱佛脚罢了。
绍兴十二年的春闱科考,早就已经开始举办。
省试(尚书省礼部试)的科考名单亦快被贡院张列出来。
所以赵构的圣旨,是特批白贵直接参与殿试。
殿试,按照以往惯例,在省试结果出来之后,近一个月内,就会开始进行殿试,排省试取中进士的名次。
尚书省礼部试,可以看做是明清两代的会试,通过乡试得举人功名,就能入京参加会试,只要会试有名,没有名落孙山,就算是准进士,其后的殿试用来排名次。
宋朝科举不像明清两代那么完备,有严格的升级制度。像熙宁兴学(熙宁,宋神宗年号,王安石主持),崇宁兴学(崇宁,宋徽宗年号,蔡京主持),实施三舍法,“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意思是上舍生直接就能授官,中舍生免除省试,入殿试,下舍生免除各州进行考核的解试,直接入省试赴考。
宋代科举三级,解试(州试)、省试、殿试。
而神童科不像其他诸科那般严厉。
直接入殿试,这并非什么特别的宠幸,只是惯例罢了。
有了老儒生的突击训练,白贵对此时的儒经,亦开始慢慢掌握,驾轻就熟。
……
五天后,省试名次已出,且定下了殿试的时间。
二十余天后。
殿试开始。
白贵入临安行宫赴考。
垂拱殿。
一行行的木案陈列,皆有考生入列做答。
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等各科考生。
“熙宁八年,王安石变法,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宋人亦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所以历朝以来,重策问而轻诗赋。”
白贵坐在神童科这一列,举首,观看进士科及其他各科的考题,这些考题都被书吏举着牌灯,来回游走,所以他能看到一二。
题目上,殿试的题目都是策问。
问的都是当今的时局。
财政多弊、民生多弊、边备多弊等等,如何解决。
“知易行难啊。”
“赵九妹心中亦有抱负,可惜……只有抱负,而没有胆魄。宋人不是没有可任用的国士,奈何赵宋不行。”
白贵看到此,摇了摇头。
他是神童科的考生,不是进士科、明法科等科的考生,这些题目他虽说会答,但一者与他无关,二者答了又能如何,知道你有才华,但不会去用你。
他低头,专心对付试卷上面的诗赋。
嗯……,虽说赵宋历朝以来,是重策问而轻诗赋,但策问这种国事,想想都不会前去问神童科的考生,黄口孺子,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很快,落笔成文。
写下了一篇应制诗。
他又接着动笔,写下了一篇赋,辞藻华丽。
丹陛之上的赵构坐在龙椅上,正在俯视这些考生,各种考生的小动作,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白贵的举动,让他眼睛微亮。
其他神童即使聪敏,但终究是年龄幼小,比较好动,罕见有人会养成白贵这一副恬淡的举止神态,同时,刚才白贵在观看进士科等科的牌灯题目时,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亦被他捕捉到了眼中,顿生好奇之心。
这并非是白贵不会伪装,而是没有伪装的必要。
没人会怀疑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
再者,白贵此时修为不浅,早就无须刻意隐瞒自己。此时来参加神童科,亦只是为了让此界的父母暂时安心,太过小心翼翼就没必要了。
“去将那小童的试卷给朕拿来一观。”
赵构对身旁的宦官吩咐道。
他见白贵的试卷已经落了墨迹,且写的满满当当。
在一众神童中,卓尔不群。
所以,有了观览的兴趣。
宦官走到白贵身旁,道了生歉,抽走了白贵已经写完的一首诗词和一篇赋,拿走呈圣。
白贵气定神闲,没有惊讶。
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被赐予殿试资格的神童数目并不多,只有七八人罢了。而童子在一众科考士子中,难免有些瞩目,毕竟是祥瑞。
他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更是易事。
“好诗文,好赋,好文采……”
“不料一童子竟然能如此善文,比进士科的考生做的也不差。”
赵构看到白贵写的诗赋,赞道。
这是白贵刻意藏拙写的诗赋,论水平只能算是中等。但谁让白贵在此界此时的年龄比较小,写的即使一般,就足以让人称奇了。
“会之,你看这诗赋如何?”
赵构目光看向一旁的中年紫袍官员,将试卷递了过去,并且问道。
宋袭唐制,三品以上着紫袍。
这官员颌下三缕清须,面容方正,一副板荡忠臣的模样。
(秦桧,字会之。)
秦桧此刻闻言,拱了拱手,道:“且容微臣一观。”
他说着,接过了试卷。
“这诗赋不错……,又是神童科的考生写的,陛下可择录之。”
他咀嚼这诗赋的章句,半响过后,说道。
他见识不浅,进士科中举,而后担任宰相,千古奇文见过的都不少,白贵的诗文,在他看来,只能算是不错。
但他的不错,在神童科中,绝对算得上顶尖了。
“让……这白氏子过来,与朕谈一会话。”
赵构闻言,轻笑一声,点了点头,吩咐道。
宦官传令。
白贵上前,离开木案,对赵构拱了拱手,立在丹陛之下。
“你这小童且上殿前来。”
“坐在朕这里。”
赵构摆出一副亲近的模样,指了指自己的大腿,笑道。
大腿,这意思很明显,对白贵寄予厚望,日后是大宋的股肱之臣。
股,指的就是大腿。
肱,指的是胳膊由肘到肩的不分。
事实上也是如此。
神童科挑选出来的神童,不少人官位都做的很高,最出名的就是晏殊,官至宰相。其他的神童纵有不如,但亦是朝中大员。
另外赵构所坐的龙椅尽管象征着天下至高皇权,但他让一童子上去丹陛,他作亲近状,并不会太过违例,谁会去责怪一个童子。
同理,这反倒彰明了他这个皇帝爱贤才、重视文教。
“官家……”
“小民素来治的是春秋,《左转·成公二年》中说道:‘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丹陛之上,为陛下,小民不敢违逆。”
白贵立刻就有了应对,拱手回道。
他可不想真的做一个童子,陪赵构假惺惺的演戏作秀。再说,丹陛之上,他又不是没坐过。
陛下,本义指的是站在丹陛下的侍者,因为臣子向天子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称呼台下的侍者。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故此,白贵先说器与名不可假手于他人,而后又以陛下这一称谓,将赵构所请,巧妙化解于无形。
“好一个小童,伶牙利嘴……”
“不过你一个小童,读什么春秋。”
赵构闻言,内心大喜,但脸上却表露出一些不悦,他沉吟了一会,说道:“白氏子诗赋皆入朕心,特赏赐同进士出身,赐官秘书郎。”
“秘书郎?”
白贵闻言微讶。
他两次科举,都成了秘书郎,只不过这次区别是,没有经过吏部关试。且这个秘书郎职位不是真让他前去担任,而是借此定了他官员的品级,朝廷的从九品官。
“谢陛下隆恩。”
白贵施礼道谢。
宋代,神童科中举之后,基本上都会赐予同进士出身,以示皇恩浩荡。就像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蔡伯俙中了神童科后,被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
“先别着急道谢。”
“你名为富贵,那么朕再赐你一场富贵。据朕所查,临安白氏布庄素有仁德,此次售卖货物,并未操赢致奇……,皇宫采买布匹亦可前往汝家。”
(操赢致奇,指的是商贾居奇牟利。)
赵构笑了笑,说道。
此次白贵中了神童科,必然会天下闻名,而白氏布庄“捆绑销售”,比其他家布庄货物便宜,确实真的仁德。他这番开恩,实则一石二鸟,颁布旨意之后,不说这些北伐军立刻军心可用,但至少比往昔要好上一些。
收复军心,一步步来。
哪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白氏布庄,只是这一系列计划中,一个随意施为的计策罢了。
白贵复拜。
他听到赵九妹这一番话,心里亮堂跟个明镜似地。
也知道了赵构是怎么想的。
甭看赵九妹对金人议和,跟个完颜构似的。但凭此就认为赵构是个昏庸无能皇帝,这就错了。能南逃到江南,迅速组织出另一个朝廷,并且还能进行北伐,这能力就超过了不少历代皇帝。
可以喊他完颜构,但说他是一个昏庸君主,那就不必了。
------题外话------
三千字……嗯,大章,有些瞌睡了,明早起来再码字。
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