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437,辛丑条约

437,辛丑条约

    1900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朝赔偿军费四亿多两白银。

    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城。逃到西安的慈禧电令李鸿章赴北京与洋人谈判。

    这是李鸿章第二次收到慈禧调他北上的诏书。李鸿章这回没有“不奉诏”而是立即动身赶往北京。

    李鸿章在上次“不奉诏”之后,设想过清朝与自己的前途。如果清朝被洋人干掉了,自己或者进而谋取皇位,或者退而独立自保。但如果清朝幸免于难,慈禧母子还健在,那么自己将继续效忠清朝。

    英国人希望李鸿章据两广独立,建立一个亲英政权。香港总督卜力通过香港立法局华裔议员何启劝说李鸿章与兴中会合作,脱离清政府,据两广“自主”,由李鸿章出任大总统,让革命党人孙中山出任总理。 m..coma

    何启积极撮合李鸿章和孙中山见面。李鸿章为多一条后路,同意跟孙中山见面。

    李鸿章早就知道孙中山这个人。鸦片战争后孙中山曾给李鸿章上书宣传变法。李鸿章很欣赏他的理论,但他明白老佛爷不会同意中国改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回复孙中山。

    孙中山之后周游各国,逐渐把自己变法的主张归纳为“三民主义”,并且在美国成立“兴中会”,组建了自己的党派。

    孙中山准备在广东发动起义,建立自己的政权。但他有些顾忌执掌两广的李鸿章。李鸿章铁腕治理两广,把一个盗匪横行的南疆在极短时间治理得安安静静、服服帖帖。他担心自己即使起义成功也不免被李鸿章治理了,愿意跟李鸿章合作,共同建立政权。他派人去广州跟李鸿章接洽。

    李鸿章的确考虑过独立,也知道孙中山是个人才。不过他告诉孙中山必须等北京战事完了以后再讨论这事。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等下落不明。李鸿章以为清朝完了,同意和孙中山见面。要知道孙中山那时还是清朝通缉的朝廷钦犯。孙中山曾在广州谋划起义被人告发,遭到清廷通缉。朝廷大员跟朝廷钦犯结交是很严重的问题。孙中山坐船来了以后,李鸿章慎重起见先不让他上岸,要再给点时间确认慈禧的消息。结果他等来慈禧西逃的消息。李鸿章得知慈禧没死,立即取消了这次会面。

    李鸿章80岁高龄再次远行去帮慈禧收拾烂摊子。

    李鸿章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列强对他说要想讲和必须首先惩治战犯。我们要为死去的同胞报仇。而最大的战犯就是慈禧。

    李鸿章说杀人的凶手是义和团,跟慈禧没有关系啊。义和团已经完了,余孽正在搜捕,你们的仇已经报了。

    洋人说慈禧支持义和团。攻打使馆、跟联军对阵的不只是义和团的人,也有你们清军正规军。

    李鸿章说那不是慈禧的本意。慈禧当时已经被义和团挟持了,不得不做个样子。你们想,凭你们使馆那点兵力,如果清军正规军真心要打早打下来了,炸也炸平了。跟联军作战,南方军队没动一兵一卒,并且跟你们签了互保协议,这也是慈禧的懿旨。

    李鸿章把南方“不奉诏”的原因说成奉了慈禧懿旨,为慈禧开脱。

    列强勉强放过慈禧,但认为下面的官员必须惩处。我们一路打过来伤亡惨重,可没看出来你们有做做样子的意思。

    李鸿章知道不推出几个替罪羊是过不了关的,于是让洋人列个名单,上奏慈禧惩办了一些官员。

    列强恨意稍平,允许讲和,但清朝必须赔偿军费。

    李鸿章说你们先开个价。

    列强跟打了鸡血似地,这个要几亿,那个要几亿,最后算出个天文数字。他们有日本的前车之鉴,都不再按实际支出要求赔偿,而是漫天要价。

    李鸿章说你们要的价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会让政府破产的。如果政府破产,国家崩溃,四分五裂,你们一分钱也拿不到。

    多数列强还是不愿看到中国崩溃,还想继续和中国做生意。那么要多少合适呢?洋人把负责中国海关税收的中国通找来,让他算算清政府能承受的最大数目。

    那时海关的税是洋人“协助”清朝收的,有多少他们都清楚。这个中国通在中国多年,对清政府财政这块也比较熟。

    那家伙根据财政收入减去必不可少的财政支出算出一个数字。列强一看,才这么点?这么大一个国家穷成这样?

    列强凑到一块商量,最后拿出一个方案,要求清朝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列强说你们有四亿五千万人口,按每人赔一两银子算,就是四亿五千万。这是给你们中国人排外的惩罚。考虑到你们一下子拿不出这么银子,允许你们分39年还清。

    李鸿章暗恨洋鬼子这是想让中国半辈子翻不了身啊。但是现在中国已是人家案板上一块肉,又能如何?李鸿章只得答应。

    洋人又要求允许他们在北京驻兵,以保护他们的使馆。还有,从大沽到北京的军事防御设施全部拆除。

    李鸿章一一答应,签字画押。

    李鸿章知道这字一签,国人更得骂自己是汉奸、卖国贼,但又有什么法子?

    和约传到西安。慈禧看了,长出一口气。只是要钱啊,我一直担心要我命呢。当即表示同意。

    慈禧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列国之欢心”,就是在这时候说的。

    清朝跟列强签的这个和约被称为《辛丑条约》。1901年是辛丑年,故而得名。

    李鸿章签完和约,回家之后就开始吐血。精神压力太大了。

    但是事还没有完,俄国人找上门来要求签一个单独协议。这个协议之前俄国人就想逼迫清朝签但没签成,现在仍不死心。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清朝承认俄国对东北的实际占领。俄国可以在东北驻军而清朝不能。清朝只能保留一些警察维持治安。东北直至蒙古、新疆,所有利益为俄国人独享。没有俄国人点头,清朝想把这些地方的矿产卖给别人都不行。

    当时俄国人把这个协议拿出来让清朝签。清廷气蒙了。你干脆说让我们割让东北不就完了,还绕这弯子干嘛?东北是我们满清的祖业,能给你吗?不签!

    俄国人去找李鸿章,许给他50万卢布。李鸿章劝慈禧签了吧,不签人家要开战呢?慈禧已经怕死了洋人,让清朝住俄国公使杨儒全权办理。也就是说签与不签杨儒说了算,实在不行就签了把。

    李鸿章立即给杨儒发电,“势处万难,不得不允”,示意杨儒签字。杨儒这个人很有骨气,就是不签。他坚持要跟俄国人谈判,修改条约。俄国人对他威逼利诱都不好使。他坚持“条款须无损我主权方可签字”。

    俄国的条约被英国《泰晤士报》曝光。世界舆论大哗。以日本为首的列强强烈反对。日本主动找到清廷,如果俄国敢开战,我们会帮你们。英美等国也不愿损失在东北的利益,纷纷谴责俄国。

    清朝一看有这么多洋人站在自己一边,稍微有了些底气,硬着头皮一直拖着不签字。

    别国签完和约撤兵走了,俄国迟迟不肯撤兵,但是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俄国是打着镇压义和团的名义杀入东北的。现在义和团已经被镇压了,你还赖着不走是什么意思?列强逼着俄国撤军。俄国急了,来找李鸿章赶紧在条约上签字,好让自己非法驻军变为合法驻军。

    杨儒那时已经死了。他跟俄国人进行了十几次谈判,压力过大,身体不支,跟俄国人谈判后回使馆时,下车时摔了一跤,竟不治身亡。现在李鸿章接管谈判一事。

    但是李鸿章也不肯签。俄国人答应他事成之后给他更多的钱。李鸿章依然不为所动。他大病之后知道自己已经命不长久。对于一个将死之人,贿赂对于他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做了半辈子卖国贼,也想临死留个好名声,至少别多挨骂了吧?无广告网am~w~w.

    俄国人软磨硬泡,软硬兼施,天天来找李鸿章。李鸿章卧床不起。俄国人就赖在床头不走,一直耗到李鸿章咽气才死心离开。

    后来俄国人不得不撤军。不过他们只撤走了一部分,剩下的军队换成警察的服装,以保护铁路为由留了下来。这给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一个伏笔。

    李鸿章死后给子女留下数千万两白银的财产(梁启超认为只有一千万)。他的个人财产就够打一次甲午战争的。文革期间,他的尸体被从坟里挖出来,挂在拖拉机后面脱散了。

    李鸿章是著名的卖国贼。虽然他卖国也有一定程度的无奈。弱国无外交嘛。但相比杨儒,他至少是一个懦弱而没有底线的人。

    他对洋务很积极,很上心,似乎很有改革意识。但他对洋务那么上心也有借机捞钱的原因在里面。他操办的企业大都有他“虚股”在里面,也就是俗称的吃干股。

    洋人签完和约撤兵了。慈禧从西安回到了北京。

    北京已不是她熟悉的北京了,满目疮痍。进到宫中,见到先帝嫔妃,百感交集,与众嫔妃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