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404,三征噶尔丹

404,三征噶尔丹

    1683年——1698年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蒙古准噶尔作乱,康熙御驾亲征,平之。

    占领台湾以后,康熙下令放宽海禁。当年实行海禁是为了困死台湾,现在台湾已经投降了,就没有必要进行海禁了。海禁对沿海百姓伤害太大。

    不过放开海禁也不是完全开放,只是允许百姓回乡复业,比如下海捕鱼、下田耕种。但对于对外贸易还是有诸多限制的,并且限制越来越多。

    康熙对海外国家有非常大的戒心,称:“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这话还真让他说对了,一百多年后,西洋各国为了扩大贸易,直接用炮舰撞开了中国大门。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变成西洋各国的半殖民地。

    最早跟清朝沟通贸易的西洋国家是荷兰。荷兰盘踞台湾跟中国贸易,后来被郑成功撵走。荷兰东印度公司商务专员博尔特率领武装舰队反攻台湾。他主动配合清军进攻金门、厦门,击败了郑经。他以此功跟清朝谈判,表示愿意帮清朝除掉郑经,条件是清朝允许荷兰人重返台湾岛,继续跟中国贸易。清朝拒绝了博尔特的要求,不过念在荷兰人帮助清军作战的份上允许荷兰人八年一贡,也就是按照朝贡程序八年来华贸易一回。荷兰人怏怏而去。

    俄国人也想跟中国贸易。沙皇派使臣斯帕法里拿着国书和礼物来到北京,希望跟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康熙看在礼物的份上答应接见斯帕法里,但要求他按照藩属国的礼节跪拜。斯帕法里不肯,要求按照平等的礼节觐见康熙。康熙于是把他撵走。

    沙皇恼羞成怒,派兵袭扰中国东北边境,入侵当时属于中国的雅克萨(在黑龙江漠河以东,现属俄罗斯)。

    当时康熙正忙于平定“三藩之乱”,无暇顾及东北,只是下通牒撵他们走。俄国人置之不理,继续在东北扩张。

    康熙摆平了“三藩之乱”和台湾后,开始筹划对付俄国人。

    清兵入关之后,大批满人、蒙古人随之南下,东北的人口、兵力越来越少。康熙要调动大批军队出关跟俄国人开战,必须首先解决后勤问题。康熙花了几年时间在东北建立驿站、粮站,储备粮草弹药。

    1685年,康熙派去三千军队武力驱逐俄国人。

    这三千人都配备了火枪火炮。雅克萨的俄国兵只有几百人。清军一顿炮轰就把他们打跑。清军拆毁雅克萨城奏凯而回。康熙留部分兵力在嫩江一带屯田,加强东北防守力量。

    但是清兵前脚走,俄国人后脚又回来了,重建雅克萨城。

    康熙大怒,再次派兵进攻雅克萨。无广告网am~w~w.

    清兵在第二年重返雅克萨,大炮猛轰雅克萨城,大有斩尽杀绝之势。俄国人怕了,请求议和。

    康熙也嫌雅克萨太过偏远,打仗太费钱,同意议和,向俄国派去使团。

    但是使团穿越蒙古草原的时候正赶上蒙古准格尔部跟蒙古喀尔喀部爆发大战。使团不敢从战区通过,扭头又回来了。

    清俄双方重新商定谈判地点,最后定在尼布楚(在黑龙江以北,现属俄罗斯)。

    1689年,清俄双边谈判终于举行。

    谈判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清俄的边界划分和解决双边贸易问题。

    康熙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可以做适当让步。他急于从东北脱身,以便集中精力解决蒙古内战问题。并且他对极北地区的领土也不太重视,多一块少一块无所谓。

    双方很快谈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对于双方边界,清俄同意以大兴安岭为界。对于双边贸易,清朝允许俄国三年一贡。

    《尼布楚条约》究竟谁赔谁赚一直以来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清朝轻易放弃大片争议地区亏大发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清朝同外国签订的唯一一个平等条约,也就是说不是在别人威逼之下签订的条约。之后随着清朝实力的急剧下降,就再没这好事了。

    清军和沙俄交战时缴获了一些新式火枪,拿来献给皇上,并请示康熙是不是仿制一批装备军队。

    康熙摇摇头,祖宗之法不能变,革命传统不能丢,弓箭长矛是先辈们留下的光荣传统,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失。他留下一支枪做“玩赏”之用,其他的当作玩具送人了。

    在康熙的印象里,洋人的东西就是一些“奇淫技巧”的玩意,好玩、好看但不实用,也就是中看不中用。洋人的火枪小巧精致,比清兵“傻大黑粗笨”的火铳漂亮多了,但这么小巧的东西威力也肯定小。他不知道洋人的工艺、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了,小玩意也能打出大威力。

    康熙对火枪原本就不感兴趣。当年清军和明军打仗时就是弓箭对火枪,最终清军把明军打得一败涂地。

    清朝还是后金的时候,明军和清军在萨尔浒大战。到了晚上,火绳枪的火绳亮光给清兵的弓箭手提供了射击目标。火枪兵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没被打死的火枪兵是因为火绳灭了,保住了命却无法还击。即使能还击,打出第一枪后得费半天劲才能打第二枪。没等他装填好弹药,清兵的刀已经挨到他的脖子了。

    弓箭相比火绳枪来说是全天候武器,雨雪天也照样能够使用,并且装弹速度快。即使最慢的射手一分钟也能射出十箭八箭的。火枪兵赶上笨手笨脚的几分钟才射一枪,即使几排轮射也不容易对付骑兵冲锋。

    满人最拿手的就是骑射,相信骑射能让他们天下无敌。

    满清固步自封使他们不重视火器的研发,继续苦练骑马射箭、挥矛抡刀的杀敌本领。西方火枪技术日新月异。到了鸦片战争,八旗兵的弓箭长矛在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下一败涂地。

    不过康熙对火炮还是比较感兴趣。火炮在攻城时非常有用,一炮就能把城墙轰塌。

    有个能人戴梓给他发明了两种新型大炮,一种射程远的冲天炮,一种射程近的子母炮。冲天炮用来攻城非常合适,配上KHD,威力巨大。子母炮用来扫射迫近的敌人,配上霰弹,杀伤面大。

    KHD的弹丸是空心的,里面有炸药,落地爆炸。但是和现在靠压力引信引爆的炮弹不同,那时的KHD靠炮捻引爆,原理跟二踢脚差不多。KHD要比实心弹丸杀伤力大。

    子母炮一炮配数子。这个“子”是预装火药和弹丸的铁筒。把铁筒塞进炮膛发射,然后把空筒拔出来换一个塞进去再发射,缩短了发射间隔。这是现代炮弹的雏形。

    戴梓还发明了28连发的火铳。但是康熙不感兴趣。他还是相信弓箭。

    康熙带着戴梓发明的大炮去打蒙古。

    康熙一生打的最大一仗,是和蒙古准噶尔部落的三次大战,历时近十年。

    准噶尔原是瓦剌部落附属。瓦剌因为活捉明朝皇帝而声名大振。瓦剌被打垮后,小弟们作鸟兽散。准噶尔部落一路向西跑到天山以北,在现在的准噶尔盆地一带定居下来。

    蒙古当时分漠南、漠北、漠西三部分,以蒙古中间的戈壁沙漠分界。漠南现在叫内蒙。漠北现在叫外蒙。漠西现在并入新疆。

    准噶尔是漠西蒙古最强大的一个部落。部落首领葛尔丹本是一个喇嘛,拜达赖五世为师。部落出现夺位大乱时,葛尔丹下山还俗加入战团,最后胜出争得汗位。

    葛尔丹的理想是统一蒙古,建立一个以喇嘛教为国教的大蒙古国。因此他不断进攻漠南、漠北,企图以武力征服漠南漠北。

    漠南蒙古早已归附了清朝,进攻漠南就等于进攻清朝。漠北为了朝贡贸易向清朝称臣,进攻漠北就是挑衅清朝。更重要的是,葛尔丹如果吞并漠南漠北统一蒙古就会对清朝构成极大威胁。

    康熙决定帮助漠南漠北抵抗准噶尔的进攻。

    1690年,葛尔丹率军杀入内蒙,距北京只有700里。

    康熙调兵遣将迎战葛尔丹。

    葛尔丹见清军杀到不敢怠慢,摆出骆驼城相拒。他拿骆驼排一圈盖上湿毯子当城墙使。清军早有准备,推出冲天炮,三炮就把骆驼城轰塌。清兵随即冲入驼城厮杀。葛尔丹只能落荒而逃。

    1691年,康熙率军北上多伦诺尔(内蒙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召喀尔喀各部落前来会盟。

    喀尔喀各部应召而来,以三跪九叩之礼觐见康熙,正式归附了清朝。自此漠北也并入清朝。

    噶尔丹东侵等于把喀尔喀推向清朝。喀尔喀与清朝结盟后,噶尔丹建立大蒙古国的企图已经落空。噶尔丹慑于清朝的威势向康熙上书请降,发誓不再挑战清朝。

    但是康熙知道噶尔丹的誓言靠不住。噶尔丹不过是争取时间恢复元气而已。康熙不敢松懈,积极备战。

    噶尔丹消停了几年又开始蠢蠢欲动。

    康熙打算远征噶尔丹,彻底解决噶尔丹这个隐患,又担心噶尔丹闻讯远遁躲藏,大军出动无功而返。他让蒙古科尔沁部去勾引噶尔丹,假称科尔沁人愿意归附噶尔丹,请噶尔丹率军来接应。

    噶尔丹果然上当,率军进至巴颜乌兰(在蒙古国温都尔汗西)。

    康熙得信立即率军进剿,三路包抄噶尔丹。

    噶尔丹没等来科尔沁人却等来清军,知道中计,仓皇西逃。康熙率领中路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同时命令西路军包抄堵截。

    噶尔丹在昭莫多(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南)被清军的西路军截住。

    双方激战一整天,清军大败葛尔丹。葛尔丹仅率数十人逃走。

    葛尔丹元气大伤,但拒绝投降清朝。康熙不想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决定第三次远征噶尔丹,深入噶尔丹的老巢捉拿噶尔丹。

    1697年,康熙率军来到宁夏,派兵四出,搜剿噶尔丹。

    噶尔丹的手下见噶尔丹大势已去纷纷脱离噶尔丹投降清朝。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决定跟康熙合作,率军袭取了噶尔丹的老巢伊犁,阻止噶尔丹继续西逃。葛尔丹众叛亲离,走投无路,服毒自杀。策妄阿拉布坦将噶尔丹的骨灰献给康熙。康熙封策妄阿拉布坦为准噶尔大汗,率军回京。

    康熙平定噶尔丹之乱的战争以完胜而告终。

    但是,消灭了葛尔丹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准噶尔之患。准噶尔蛰伏一段时间后,在策妄阿拉布坦的率领下再次崛起。只不过那已是康熙死了之后的事情了。

    康熙三征准噶尔不仅消除了边患,还把蒙古草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划入清朝的版图。

    自此,清朝的版图基本定型。版图面积是明朝的4倍。

    后来,偌大的疆土后来被汉人政权中华民国得了去,算是满清占领中国二百年的一个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