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年——1164年完颜亮南侵在采石矶被南宋虞允文率兵击退。宋高宗禅位宋孝宗。宋孝宗组织北伐先胜后败。宋金再签和约,宋改称臣为称侄。
宋高宗见金兵杀到调兵遣将布置防线。
宋高宗撤掉败军之将王权,调浙江守将李显忠接替。军情紧急,他让李显忠不必来京谢恩直接赴任,命大臣虞允文将委任状和劳军财物送到前线。
虞允文是个文官,负责起草和宣读圣旨。
虞允文来到采石矶(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渡口)。此时,王权已走,李显忠没来,群龙无首。士兵们无所事事,或聊天,或打盹,或玩游戏。而对面的金军紧锣密鼓,磨刀霍霍。
虞允文一看就急了。这哪行!要是金兵杀来,这还不一败涂地。招呼手下:去把他们当官的找来,准备迎敌。
虞允文的手下说:你这是干嘛?咱是宣旨来了,不是领兵打仗来了。要是有什么闪失,咱可吃不了兜着走。
虞允文说都火烧眉毛了还顾了那么多?他聚集众将布置防守,告诉他们金兵打过来谁也跑不了。拼死一战才有活命的机会。我手里有大把的委任状和赏金。打败金军重重有赏。
将士们在虞允文的鼓动下士气高昂起来,积极准备应战。
次日一早,金军的战船铺天盖地杀奔采石矶。
宋军早已严阵以待。
虞允文派出海鳅船在水面上阻击金兵船队,自己亲率步骑军在长江岸边迎战登陆金兵。
海鳅船是以脚踏水车为主动力的快艇,体型小但速度快。金兵的战船体型大但速度慢。当时江面无风,金兵的船队没有风帆助力,行进缓慢。宋军的海鳅船穿插在金兵船队之间,任意选择目标攻击。
金兵不习水战,在战船上站都站不稳,根本无法射箭,只能被动挨打。
金兵的风帆以油布制作。宋军以火箭射击风帆引燃金兵的战船。金军大乱,船乱撞,人乱窜。金兵辟里扑通落入江中。
部分金兵抢渡登岸又遭到虞允文的就地歼灭。
金兵大败而回。
完颜亮大怒,下令处死逃回的士兵。
虞允文在大胜之后论功行赏,同时惩戒了不肯参战的战船舰队,夺回舰队的指挥权。
宋军其实也有大战船,只是舰队指挥官畏战不出,没有参加那天的战斗。虞允文不得已派出海鳅船助战。正好赶上江面风停,海鳅船意外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即便如此,当天的战斗也非常凶险。如果金兵大批登陆,北岸只有一万多人的宋军很难抵挡。
不甘心失败的完颜亮第二天派兵卷土重来。
虞允文早已料到,提前派出战船和海鳅船趁夜埋伏在江面。这些船都装备了神弓手、火箭和霹雳炮。“霹雳炮”其实就是大号的起火或者说二踢脚,里头装着石灰和硫磺。
天亮后金兵准备发动攻势。宋军水军突然杀出截住金兵。弓箭、火箭、霹雳炮三管齐下轰击金兵。
霹雳炮万炮齐发。“炮弹”从天而降,一声巨响在金兵堆里爆炸,腾起石灰尘雾把金兵笼罩在其中。金兵无法呼吸也无法睁眼,乱作一团。宋军的神弓手趁机射杀金兵。金兵的战船被宋军烧掉。
金兵的攻势还没发动起来就被化解。
金军再败激怒了完颜亮。他把怒火发泄到将士身上,杀了几个将领泄愤。
完颜亮怕了虞允文,移兵扬州,打算从瓜州(江苏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处)强渡长江。
虞允文主动率军增援瓜州。瓜州防守由刘锜负责。但刘锜此时已经病得起不来床了。他把部队交给虞允文指挥。
虞允文安排舰队天天在江上巡逻、演习,让金兵知道这边已是严阵以待。
金兵听说虞允文又到瓜州来了,灰心泄气。金将劝完颜亮不如见好就收,先拿下江北再说,先别急着打江南。完颜亮大怒,以动摇军心罪下令将金将斩首。
完颜亮组织第三次攻势,告诉手下将士:明天强渡长江。只许进不许退。敢后退一步者,斩!
金兵将士闻听怨声载道。这不是不叫人活了吗?往前被虞允文杀死,往后被完颜亮杀了,左右都是死还不如干脆杀了完颜亮讨一条活路。
金兵金将已经听说他们有了新皇帝,早不惦记跟他干了。几位金将私下一串联,决定发动兵变。他们在次日黎明冲进完颜亮的住处,将完颜亮杀掉,然后率军北返投奔新皇帝而去。其他各路金兵见状也随之北返。
李显忠趁机率军渡江收复失土。宋军不但收复了全部失地还多占了金国四州之地。
虞允文将军队交还李显忠,回京复命。宋高宗尊称他为“斐度”(唐朝名臣,能文能武),封他为兵部尚书。
金人如潮水一般来了又去了。宋高宗将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去。
经此惊吓,宋高宗自觉心力交瘁。他付出尊严和巨大代价换回的和约被人轻易地撕毁,也让他颜面尽失。他把皇位禅让给堂侄宋孝宗,颐养天年。
宋高宗没孩子。虽然几十年如一日拿狗鞭、驴鞭当油条吃,也没生下一儿半女。宋高宗终于死了心,在侄子里面挑了一个继承大统,自己退居二线。
宋高宗在位36年,退位后又做了25年的太上皇,直到80岁才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不过由于畏敌惧战,宋高宗被认为是投降派,在历史上名声不佳。尤其是他还杀了力主抗金的名将岳飞。
宋孝宗和宋高宗相反,是个主战派,年轻气盛,颇想有一番作为。他上台后下令给岳飞平反,追封岳飞,追贬秦桧。通过一褒一贬,显示自己抗金到底的决心。
鉴于完颜亮撕毁和约向南宋开战,宋孝宗认为原有和约已经作废,派人与金人谈判重新修约,改君臣之国为兄弟之国,不再向金国称臣。
金人不肯。宋孝宗下令停止纳贡,不再按照旧约向金国交纳岁币。
1163年,十万金军陈兵边境向南宋索要上次大战失去的四州之地以及岁贡(每年应交纳的贡金),扬言不给便要大举进攻。
宋孝宗让大臣们谈论如何应对。朝廷因此展开辩论。宰相史浩主和。老臣张浚主战。谁也说服不了谁。宋孝宗“锐意恢复”,倾向张浚。他最后拍板决不向金人屈服,不惜与金人一战。
大将李显忠和邵宏渊建议,要打早打,先发制人。金人计划秋天南侵,现在兵力还没有集结到位。我们主动开战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宋孝宗认为言之有理,下令北伐。
宋军8万兵分两路北上伐金。左路军在李显忠率领下势如破竹攻入金境。右路军在邵宏渊的率领下,磕磕绊绊勉力追赶。
李显忠攻克灵璧(安徽宿州灵璧县)立下头功。宋孝宗对李显忠大加封赏引起邵宏渊嫉妒。
李显忠攻占了宿州。金军从汴梁调兵十万反击。李显忠一面挥兵应战,一面派人向邵宏渊求援。他让人对邵宏渊讲,如果咱俩内外夹击,金兵必败。但是邵宏渊摇着芭蕉扇说风凉话:大热天的,扇扇子都不觉得凉快,还叫我披甲作战?邵宏渊按兵不动。
眼见金兵的援军源源不断赶到宿州而宋军没有一兵一卒增援,李显忠的军队越打越被动,军心开始动摇。
就在这个时候,邵宏渊竟然没跟李显忠打招呼,擅自撤兵而走。
李显忠孤城难守,只好下令趁夜撤军。金兵马快,很快追上李显忠。两军野战,“宋师大溃”。
宋军退守淮河。宋金在淮河两岸重新形成对峙。 m..coma
宋军战事不利,朝中和与战的辩论又开始升级。
宋孝宗新任命的宰相汤思退力主议和。张俊和虞允文坚决反对。
但是宋孝宗思想开始动摇,最终同意停战议和。
金人要求归还四州恢复旧约。宋孝宗不肯。双方开始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张浚因病去世。宋孝宗把江淮军队交给汤思退指挥。可是汤思退的心思都放在议和上面,相信和约很快就能达成,对江淮防务根本不放在心上。
金人探知南宋防备松懈,认为有机可乘。金人秘密调动军队,准备再次南侵。
1164年,为了尽快达成和谈条件,以战迫和,金军不宣而战,突然南下抢渡淮河。
宋军以为两国正在和谈之中不会发生战事,丝毫没有防备。淮河防线被金兵一攻而破。
宋军全线溃败。金军一气杀至扬州。
宋孝宗罢免了汤思退,任命老将杨存中指挥江淮军队。
杨存中在长江南岸布防,阻截金兵。
宋金隔江对峙。
乱了方寸的宋孝宗不得不同意金人的和谈条件。南宋同意交还四州恢复旧约边境,但同时要求不再向金国称臣,改岁贡为岁币。双方约定金宋两国以叔侄相称,金国为叔,南宋为侄。虽然南宋仍然处于屈辱地位,但总比称臣强一点。另外双方约定交换俘虏,但不必遣返主动逃亡到对方境内的百姓,也就是说,不再提禁止招降纳叛的事。
和议谈成后,金国停战撤兵。宋金恢复战前态势。
金国通过这次交手,明白南宋不是好惹的,明智的选择还是和为贵。宋孝宗虽然心有不甘,但新败之后也不便再提恢复中原,只能暂时隐忍。
这份和议给宋金带来40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