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263,四镇之乱

263,四镇之乱

    780年——782年唐德宗不准节度使之职世袭引发河北、山东四镇之乱。

    唐德宗一边进行经济改革,一边琢磨削藩。他不想成为联合国秘书长。

    当时的藩镇大小几十个。各藩镇都有自己的军队,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其中有些藩镇已经出现明显的割据苗头。藩镇势力太大对皇权构成威胁。

    唐德宗决心改变现状。

    唐德宗上台伊始首先对郭子仪下手,明升暗降夺了郭子仪的兵权,尊郭子仪为尚父,封郭子仪为太尉兼中书令,调回中央任职。他原先的职务由几位将领分担。也就是说,郭子仪的辖区和军队被拆分为几个小藩镇。

    他夺郭子仪的兵权不是因为郭子仪出现不轨迹象,而是畏惧郭子仪权高位重。在所有节度使当中,郭子仪实力最强、功劳最多、威望最高、位极人臣。郭子仪想夺他皇位易如反掌。

    郭子仪对李唐忠心耿耿。“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但他的儿孙呢?比如那个打金枝的郭暧。

    甭管是谁,权倾天下一定会被朝廷猜忌,功盖一代一定会让皇帝不安。

    唐德宗随后又用同样的办法解除了西川(四川西部)节度使崔旰的兵权。

    西川在崔旰当了节度使后不再向朝廷上缴赋税。崔旰“在蜀十余年,恃地险兵强,恣为淫侈”。他收的赋税恣意挥霍,不给朝廷上交一文钱。唐代宗将他招入中央,封为司空,准备派其他人去接管西川。

    正在这个时候,南诏勾结吐蕃大举进犯西川。西川守军群龙无首被打得节节败退,连丢数城。

    唐德宗无奈,打算让崔旰回去继续掌兵。

    杨炎反对。他说让崔旰回去,打赢了战争西川也不再属于我们。不如派禁军以协防之名进川,联合其他藩镇的军队一起抵抗南诏和吐蕃。打赢战争之后就让禁军留在西川监视各州。重新任命西川节度使。

    唐德宗依言派大将李晟率领禁军进川增援。李晟联合朱泚和其他藩镇的部队击败南诏和吐蕃,斩首六千。南诏和吐蕃联军在逃走时跌落悬崖摔死、饿死、冻死的士兵有八九万人,几乎全军覆没。TJ大获全胜,收复全部失土。

    禁军战后留驻西川。唐德宗任命亲信的大将去管理西川。西川自此回归朝廷。

    780年,朝廷决定修复原州(宁夏固原)城墙,把防线往前提。

    原来的防线在泾州(甘肃平凉泾川县),离长安只有五百里。朝廷想趁吐蕃新败把防线往前推,加大防御纵深。

    泾州边防部队不干了。他们原先驻防在邠[bīn]州,后来被调防到泾州,现在又让他们去原州。他们忿忿不平:我们犯什么罪了,比流放的犯人发配得还远?

    泾州别驾刘文喜趁机聚众作乱,打算仿效李灵曜逼朝廷任命他为节度使。可唐德宗偏不肯就范,调动禁军和朱泚的部队前去讨伐。

    朱泚不愿自己人打自己人,对泾州围而不攻。

    前线战事久拖不决,后方的怨言越来越多。官府没完没了地征调民夫、粮草,然后往前线运。官民都感到负担难以承受。

    有人劝唐德宗算了吧,别打了。兴师动众,耗费钱粮,不值当的。他不就想当个节度使吗?让他当不就完了。

    唐德宗不同意:国家官职哪能随便送人?一个小贼我都搞不定,还怎么号令全国?

    唐德宗执意要打下去,自己带头节衣缩食给前线士兵输送粮饷。

    刘文喜的部下得知唐德宗的决心后失去坚守的信心,杀了刘文喜向朝廷投降。

    唐德宗终于夺回泾州。

    不过防线前提的计划黄了,没人再敢提这事了。所幸吐蕃大败之后安分了许多,回纥人也没了趁火打劫的机会,唐朝边境形势好转。

    唐德宗趁此机会抓紧解决国内藩镇问题。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原本拥兵10万,混战时被打掉了5万,战后招兵2万,现在是7万人。田承嗣死后把节度使的位子传给侄子田悦。唐德宗觉得年轻人好对付,命他裁军4万。田悦不敢硬顶但阳奉阴违,将4万军队转为家兵。无广告网am~w~w.

    781年,河北三镇之一的李宝臣死了,唐德宗认为这是削藩的好机会。

    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上表唐德宗请求继承老爸节度使的职位。这搁以前只是出于礼貌,走走过场的事。没想到这回不行了,唐德宗不批,要委派新的节度使。

    李惟岳急了。他把节度使的职位和所辖的地盘看做老爸留给他的家产,岂肯撒手。他四处串联周边藩镇对抗中央。

    魏博镇田悦、平卢镇李正己、山南东道(襄阳)梁崇义和李惟岳蛇鼠一窝,扯出反旗,准备跟朝廷开战。

    唐德宗也不甘示弱,调动军队增援关东。

    唐德宗计划先集中兵力打掉实力较弱的梁崇义,保护好南北交通的水陆通道,然后再打河北三镇。

    叛军看破唐德宗的意图。田悦先发制人,出兵进攻邢州(河北邢台),意图打乱唐德宗的部署。

    邢州和磁州是朝廷插在河北的一根钉子。河北三镇必欲除之而后快。

    唐德宗不得不两线作战,命令淮西军区(总部在蔡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汝阳)节度使李希烈去打梁崇义,命令李晟与河东节度使马燧一起去救援邢州,命令幽州的朱滔出兵牵制李惟岳配合李晟、马燧作战。

    郭子仪去世,唐德宗亲自指挥削藩之战。

    杨炎劝唐德宗不要使用李希烈,觉得那家伙不可靠。如果李希烈打下梁崇义,吞并了梁崇义的地盘,扩张了自己的实力,以后咱就很难控制他了。

    唐德宗不听。

    李晟、马燧率军从山西突入河北,连战连胜击败田悦,解了邢州之围。

    田悦被斩首一万五千级,元气大伤。

    正在这时,李正己死了。他的儿子李纳接管了军队。李纳向唐德宗请封节度使,遭到拒绝。

    原本这是一个分化叛乱藩镇联盟的机会。但唐德宗因为首战取胜信心大增,决定一鼓作气解决藩镇之乱,断然拒绝了李纳的请求。李纳因此铁下心来对抗朝廷,派兵增援田悦抵抗官军。

    南线的李希烈杀入梁崇义的地盘,连战连胜一直打到襄阳城下。梁军将士见梁崇义大势已去,开城投降。走投无路的梁崇义抱着老婆跳井自杀。

    李希烈灭了梁崇义,占领了襄阳。

    唐德宗传令通报嘉奖李希烈,封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给他宰相头衔。同时唐德宗委任新的节度使去接收襄阳。

    李希烈非常失望和不满。他才不稀罕什么平章事之类的名誉头衔。他要的是实惠。他之所以肯为唐德宗卖命去打其他藩镇是想借机扩张地盘。他打下襄阳便把想襄阳据为己有,没想到被唐德宗一纸诏书夺走了。

    李希烈纵兵抢掠襄阳之后扬长而去。他撤回军队,不打了,不跟唐德宗玩了。

    打掉梁崇义,作乱的四镇还剩下三镇:田悦、李纳和李惟岳。

    李纳进攻徐州,切断了关内漕运。唐德宗调朔方军东进救援徐州。叛军跟朔方军一交手就掉了八千颗脑袋,知道不是对手,急忙撤围而走。官军趁势反攻。海州(江苏连云港)、密州(山东诸城)的叛军举城投降。

    唐德宗觉得时机成熟,下令对叛军发动总攻。

    当时官军在漳河(邯郸境内)与田悦相持。田悦构筑半圆形堡垒守卫长桥,阻止官军过河。

    马燧下令把战车装满土袋沉入洹水,趁河水稍浅,率军涉水过河。

    田悦见漳河防线被攻破,退守城池,负隅顽抗。李纳派军一万增援田悦。李惟岳也派来三千人马。

    马燧携带的粮草不多,围困拖不起时间,强攻死伤太大,于是在夜晚悄悄绕城而过,去打田悦的老巢魏州(河北邯郸魏县、大名一带)。

    田悦得知大惊,弃城而出去追马燧。马燧见田悦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立即停军布阵迎战田悦。

    两军决战,马燧一举击破叛军,斩首两万多级。李纳和李惟岳那一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田悦逃到魏州。官军追上来后将其包围。

    李纳在官军反攻压迫下节节败退,被官军围困在郓州(山东郓城)。

    三镇被围住两镇,只剩下一个李惟岳。

    李惟岳由朱滔负责。

    朱滔跟李惟岳同属河北三镇。朱滔跟李惟岳的父亲李宝臣是盟友。但是在上次讨伐田承嗣时,朱滔跟李宝臣结怨。河北三镇的同盟已经破裂。这次讨伐四镇叛乱,朱滔站在唐德宗一边打李惟岳。

    朱滔率军杀入成德。

    李惟岳派大将张孝忠率精锐部队前去迎战。没想到张孝忠没有迎战而是迎降,弃他而去转投了朱滔。两人联手进攻李惟岳。李惟岳被打得节节败退。朱滔连战连胜一直打到李惟岳的老窝恒州(河北石家庄正定县)。

    李惟岳原本就不能服众,兵败更是威信尽失。李惟岳的部将康日知驻守赵州(河北石家庄赵县),一看李惟岳不行了,也投降了朱滔。李惟岳派部将王武俊去打康日知,夺回赵州,没想到王武俊到了那被康日知三言两语劝降。王武俊反戈一击,率军潜回恒州杀了李惟岳。

    这下作乱的四镇只剩下独守孤城的田悦和李纳。四镇之乱进入收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