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115,托古改制

115,托古改制

    公元5年——12年立宣帝玄孙孙婴为皇太子,王莽摄政。王莽即天子位,国号新。托古改制,改官名、地名、爵名、币制,改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恢复井田制。

    公元5年,年仅14岁的小皇帝病死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汉平帝是王莽毒死的。因为汉平帝怨恨王莽阻止他母子相见并且杀了卫氏满门,曾经口出怨言。王莽担心小皇帝长大了会对他不利,因此在酒中下毒谋杀了汉平帝。

    汉平帝喝了毒酒肚疼难忍肝肠寸断,折腾了几天才死。期间王莽率群臣祈祷上天保佑皇帝,甚至写下祝词愿以身相替。

    按此说法,王莽杀了人还装蒜,太过虚伪,不禁令人怀疑之前所作所为是否也都是为了博名声。

    但是有人对此说法深表怀疑,认为不可能。做了一辈子受人敬仰的圣人,怎么就“登愣”一下就变成恶人,中间一点过度一点铺垫没有。即使要杀也选个有点科技含量杀法。喝他的酒死了,他怎么脱得了干系?汉平帝折腾了几天才死,怎么可能不指证凶手?弑君可是十恶不赦诛灭九族的大罪,身败名裂。但从之后王莽仍然受臣民崇拜的情景看,他谋杀皇帝的可能性不大。

    《汉书》就没提毒杀一节,只是说病死的。太后起草的讣告说:皇帝“每疾一发,气辄上逆,害于言语,故不及有遗诏”。也就是说汉平帝这是**病,每次发病时,气往上涌,不能说话,貌似呼吸系统疾病。如果喝毒酒而死,不应该是这样的症状。

    王莽毒杀汉平帝的说法最早出于王莽反对派之口。王莽在汉平帝死后自称摄皇帝。丞相之子翟义起兵讨伐王莽,声称汉平帝是王莽毒死了。这话并不可信。

    总之,王莽是不是毒杀汉平帝存在争议。

    小皇帝死后无子,皇位又出现了空缺。大家开始商量让谁来继位。

    平帝、哀帝、成帝都无后,汉元帝这一支就断了。皇位继承人只能扩大范围从汉宣帝那一支里找。宣帝的曾孙有很多,但是王莽说兄终弟及不合礼法,应该在玄孙辈里面找。后来王莽选定一个两岁的娃娃立为太子。

    王莽说我之所以选他是因为他的卜卦结果最吉。但是有人认为他是想借机摄政。

    有人报告说某地村民在打井时挖出一块白色的石头,上圆下方,上面写着一行红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太后王政君想都不用想说:假的,别理它。天降符命都是让大家自己去猜,哪有指名道姓的?

    可大臣们都坚持说这是天意,天命不可违背。

    王政君毕竟是妇道人家,见大家都这么说,没了主意。虽然觉得以臣称君不妥,但她相信王莽是周公转世,给他一个名号方便他代行皇帝职权也不无不可,于是决定妥协,封王莽为“假(代理)皇帝”。她解释说,石头上写的“为皇帝”的意思是要王莽“摄行皇帝之事也”,并不是要王莽做真皇帝。

    王莽这回可没有推辞,带领群臣祭天之后走马上任。

    王莽从此开始享受部分的皇帝待遇。除了对王政君称臣,对其他人都称“予”,以区别正式皇帝的“朕”。群臣见王莽都得称臣。王莽穿着龙袍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听取百官的汇报,下达指令。他的指令被称作“制”,和皇帝的“旨”有所区别。

    王莽成了说君不君、说臣不臣的一个特殊人物。

    有忠于王室的人认为王莽这是想篡夺刘家天下,扯旗造反要推翻王莽。

    汉景帝的第八代孙、安众侯刘崇率领手下一百多人进攻宛城(河南南阳),战败后不知所踪。

    东郡(河南濮阳)太守翟义拥汉宣帝曾孙刘信为帝举兵造反。他比刘崇聪明,发布檄文号召反对王莽的人跟他一起造反。他在檄文中说:“莽鸩杀孝平皇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罚”。他对外宣称汉平帝是王莽毒死的。他的政治宣传起了作用,刘姓的郡国纷纷响应,造反武装多达万人。

    王莽调兵遣将前去镇压。

    长安附近的23个县听说翟义起兵也纷起响应。十几万人在赵明、霍鸿的领导下杀向长安。赵明、霍鸿是何等来头,史书没有记载,不知道他们怎么有那么大能量。赵明、霍鸿趁官军东进去战翟义,率军直捣长安。

    王莽再次调兵遣将保卫长安。王莽站在宫中能看见远处的战火。

    王莽吓得够呛,吃不下睡不着。他向大家表态,我没有篡夺汉室江山的意思。只不过是太子年幼,我不得不仿效周公摄政。等孩子及冠之后,我一定会交出大权,归政于皇帝。

    官军先集中力量打败翟义,然后迅速回军去战赵明、霍鸿。赵明、霍鸿虽然人多势众但总归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很快也被镇压下去。官军把叛军的尸首垒成若干“京观”以儆效尤。

    叛乱很快被平息。这让王莽重拾信心。

    第二年,有人伪造“金匮策书”交给王莽,说天上掉下来一个金柜,里面有汉高祖刘邦写的一封“亲笔信”,上写王莽是个好同志,应该做“真天子”。

    王莽如获至宝,立即跑来找太后,说这是天意,天命不可违背。

    太后大惊,不知如何是好。

    王莽也顾不上太后同意不同意,紧锣密鼓地准备登基。

    王莽派人向太后王政君索要皇帝的玉玺。太后这时才如梦方醒,破口大骂王莽:我本以为你是周公转世,原来却是篡党夺权的野心家!

    她虽然出自王家但毕竟是刘家的媳妇、汉朝的太后。她还是试图维护刘家的基业、汉家的江山。

    太后严词拒绝。但来人暗示你不给王莽可能就要动粗了。朝里朝外可都是王莽的人。太后没辙了,将玉玺投到地下。

    这枚玉玺就是用“和氏璧”雕成的那枚玉玺,被王太后摔掉了一角,王莽只好用黄金镶补。

    王莽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坐殿。“假皇帝”变成了真皇帝。

    公元9年,王莽撤销汉朝建立新朝。刘歆执笔起草了告全国人民书。

    王莽登基坐殿,封自己的老婆为皇后,小儿子为太子,其他儿孙为公爵。

    他的女儿,也就是汉平帝的皇后,他封为太后,比自己高了一辈。

    他的姑姑,也就是王太后,他封为太皇太后,比自己高了两辈。王太后不肯接受新朝,几年后郁郁而终。

    那个娃娃太子被封为“安新公”。王莽把他赶出皇宫,找人喂养兼看管。

    刘氏皇族担任重要职务的一律改任闲职,

    王莽登基后开始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

    他认为汉朝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因为受“祖制”限制他不能进行改变。现在好了,作为新朝皇帝可以不用理汉朝的规矩。

    他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他把官名、地名都恢复古代的叫法,把爵位恢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改王为公。不仅刘姓王爷都被取消了封号,匈奴、西域等附属国也被降为自治区。匈奴改称降奴。单于改称“降取服于”,头衔由王改侯,印信由玺改章。匈奴单于大怒,既不肯降也不肯服。于是乎五十年不见的烽烟又起。无广告网am~w~w.

    搞乱了国外搞国内。王莽发布新朝第一号令“定国事诏”,宣布农业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让耕者有其田。

    汉哀帝当初没干成的事王莽要把它干成。

    王莽下令把所有土地都收为国有,按照上古的井田制重新分配,要求地主把多占的土地交出来分给贫下中农。

    但是王莽的土改政策一出台便遭到朝野的抵制。他的各级官吏首先就不答应。谁肯把进嘴的肥肉再吐出来?

    王莽的土改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流产的“土改”得罪了地主也没讨好了农民。贫下中农想分没分上,分上又退回,狗咬尿脬空欢喜。

    农业改革失败又转战工商业。王莽把最赚钱的盐、铁、酒、铸钱、山泽、贷款都收归国有国营。前五样在汉武帝时代就已经被收归国营,贷款是他的独创。这对民间借贷是个打击。

    同时王莽对布帛、五谷等涉及民计民生产品实现价格管制,由工商部门低吸高抛平抑物价。

    只是他不能解决垄断之后的腐败问题,比如商品垄断、价格垄断之后的官商官倒利用手中的权力强买强卖倒买倒卖问题,仅仅打击了私营工商业者断了他们的财路,却对百姓毫无益处。

    工商业者骂他。百姓也不满意他。

    不过王莽建立贷款银行想法很超前。做买卖缺失流动资金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月息3%。农民扶植性贷款,年息不超过10%。银行利息比私贷者低,把以放高利贷为生的小贷公司都挤掉了。

    王莽设置五均司市官管理工商业,向工商界征收10%的利税。这大概可以算是工商局的前身。

    王莽还改革币制,废除汉朝的五铢钱,推出自己一套金银龟贝铜币。新货币的币值与它的实际价值正式脱钩。他发行的“大钱”,重量仅是西汉五铢钱的二个半,却能当五十个五铢钱用。还有相当于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五铢钱的刀币。

    大钱的好处是省铜,也便于携带。但是老百姓习惯了五铢钱,还是觉得使币值与价值相等的五铢钱踏实,不认什么大钱和刀币。再说假币贩子立即兴盛起来,拿五铢钱熔了铸大钱,市面一下子还整出通货膨胀来了。

    王莽曲高和寡,他的超前意识不被人接受。百姓因为不见其利先见其害而强烈反对甚至反抗。王莽一边打击铸假币的,一边强迫百姓使用。但两边都是法不责众,只好算了,宣布变法作废。

    工商改革又半途而废。

    一通改革下来一事无成,却把工农兵学商全得罪了。以前王莽被奉为圣人。现在没一个人说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