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106,昭宣之治

106,昭宣之治

    公元前74年——前68年霍显、淳于衍谋杀许后。汉宣帝立霍光女为后。匈奴势衰。霍光卒,宣帝始亲政事。

    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确立皇后。群臣认为他的发妻许平君出身卑微不适宜做母仪天下的皇后,提议汉宣帝娶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汉宣帝不置可否,下旨“求微时故剑”,寻找自己在卑微时佩带的一把宝剑。群臣悟出皇帝是个不忘旧情的人,于是改议立发妻许平君为后。

    汉宣帝也曾想过要祭祀自己的父祖,但是遭到群臣的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前面已经提到过,汉宣帝是以汉昭帝过继孙子的身份继承皇位,跟自己家已经没有了关系,不能再祭祀自己的父祖。汉宣帝只好把父祖厚葬略表心意。

    霍成君没做成皇后,最失望的不是霍成君本人而是她的母亲霍显。霍显一门心思要让女儿做上第一夫人,让霍家永享荣华富贵。

    胆大包天的霍显竟串通女医淳于衍谋害许皇后。

    淳于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妇科大夫,很可能是西汉名医淳于意之后。淳于衍医术高超又是女性,宫中以及达官贵族家的女人都愿意找她看病。许皇后和霍显生病也找她来诊治。她跟霍显很熟,曾通过霍显为丈夫求官。霍显对淳于衍许以荣华富贵,要求淳于衍找机会毒死许皇后。

    许皇后产后虚弱,需要用中药调理。淳于衍趁机将附子粉混入药剂中拿给皇后。皇后虽然有试药侍女,但附子粉毒性不强,浅尝辄止对常人无碍。虚弱的许皇后服药后暴病身亡。

    皇后驾崩,皇帝震惊。汉宣帝下令把所有医护人员都抓起来,追究他们失职之罪。他认为医护人员没有尽心侍奉,根本没想到皇后是死于谋杀。

    霍显得知淳于衍也被囚禁惶恐不安,担心淳于衍供出她来。她向丈夫霍光和盘而出。

    霍光听罢惊得目瞪口呆。他第一反应是大义灭亲。可面对自己的枕边人,霍光心软了。再者,谋杀皇后是天字号的大罪,不但妻子性命难保,整个霍家都有灭族的危险。左思右想,霍光决定将此事遮掩过去。

    毕竟大权在手,达到目的也并非难事。他让人把淳于衍放了。

    事情平息后,霍显让霍光去向汉宣帝提亲。被瞒在鼓里的汉宣帝答应娶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并且立为皇后。

    霍家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实现了。

    霍成君进宫让太后很尴尬。霍成君是霍光的小女儿。霍光的大女儿是太后的母亲。也就是说霍成君是太后的姨妈。但是作为皇后,霍成君得称太后为母后。这辈分就有点乱。每当霍成君向太后行礼,太后都赶忙站起来不敢受礼。

    太后、皇后都是霍家人,霍光就是双料外戚。朝中大臣大都是霍光提拔,连皇帝都是霍光立的,霍光的权势达到顶峰。

    虽然霍光对汉宣帝没有异心,但汉宣帝还是非常害怕霍光。两人在一起时,汉宣帝总感觉“如芒在背”,好像背上有刺一般坐立不安。汉宣帝谨慎言行,尽量不与霍光发生冲突。

    匈奴在屡遭汉武帝胖揍之后龟缩漠北,偶尔饿急眼了跑到汉朝边境偷鸡摸狗,一旦惊动了主家立即没头而逃。

    匈奴不敢招惹汉朝便去欺负西域。西域是匈奴的传统领地,在汉武帝时期归附了汉朝。西域的乌孙国(新疆伊宁)和汉朝和亲,关系最为亲近。匈奴决定杀一儆百,攻**孙。乌孙不是匈奴的对手,急向汉朝求援。

    汉宣帝派出十几万大军出击匈奴,同时派将军常惠出使乌孙,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协调乌孙军队与汉军协同作战。

    常惠是匈奴通,当年曾随汉武帝的特使苏武出使匈奴,结果和苏武一起被扣留在匈奴19年。

    常惠建议乌孙趁匈奴注意力在汉军方向,出其不意突袭匈奴。乌孙王被说动,倾国而出,千里奔袭,直捣黄龙,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歼灭了四万人。匈奴的大小王爷、皇亲国戚都做了乌孙的俘虏。70万头牲畜也成了乌孙人的战利品。

    乌孙大胜而回,赶着匈奴的牛羊,押着匈奴老幼回到乌孙。

    汉军那边几乎是空手而归。匈奴根本不敢与汉军交锋,见到汉军就跑。汉军撵都撵不上。

    不过牲畜经不起这种折腾,匈奴人在长途迁徙过程中死了不计其数的牛、羊、马、驴、骆驼。那是匈奴人的衣食财产。匈奴人心疼不已。

    匈奴单于咽不下这口气,随即展开报复。他不敢惹汉朝但不能放过乌孙,率领全部的精锐长途奔袭乌孙。乌孙被偷袭得手,吃了大亏。但是当匈奴人扬眉吐气往回走时遭到了老天爷的报复。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将他们吞并。

    积雪一米多厚无法行走,匈奴人在雪地爬啊爬,爬啊爬。等爬回家的时候,单于身边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随从。匈奴精锐尽失,元气大伤。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破鼓万人捶。乌孙趁机攻它的西面。乌桓(东北胡人)攻它的东面。丁令(俄罗斯境内的游牧民族)攻它的北面。匈奴损兵数万。马匹也损失了数万。

    屋漏又逢连阴雨。匈奴又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百姓饿死三分之一。牲畜饿死一半。

    汉军忍不住趁火打劫,出兵三千袭击匈奴,俘虏了数千匈奴人回来。

    出兵三千就能打败匈奴,看来匈奴已经毫无战斗力了。想当年数十万铁骑将汉高祖重重包围的时候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匈奴对汉朝来讲已经不足为患。从此,汉朝边境无事。

    匈奴之患已除,霍光也病倒了。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重而死。

    霍光作为辅政大臣干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说汉昭帝、汉宣帝时代是汉朝的中兴时代,霍光的功劳要占一半。

    霍光死后,汉宣帝以几乎相当于皇帝的规格安葬霍光。汉宣帝和太后亲自参加葬礼。

    霍光已死,汉宣帝开始亲政。

    汉宣帝来自民间,深知百姓疾苦。他亲政后励精图治,每五天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百官一起商讨国事,会上直接听取百官的汇报并作出批示。

    之所以每五日一会是因为汉朝的一周就是五天,跟我们现在一周七天不同。西汉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每五天歇一天。“休沐”的意思就是可以歇一天洗个澡。汉朝官吏一周上四天班,第五天休息,只留个别人值班。

    汉宣帝五日一会相当于每周例会。他认为如果天天只跟丞相等少数大臣见面很可能会造成偏听偏信,直接跟朝廷百官沟通可以全面掌握情况,了解工作进度。

    汉宣帝允许官员密奏。谁有什么事想给皇帝汇报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可以把奏章密封后交上来。负责收集、整理奏章的尚书(中央办公厅主任)见到密封的奏章不能私自拆看,必须直接转给中书令(皇帝的贴身宦官、秘书)。

    汉宣帝通过例会和密奏防止有人一手遮天、堵塞言路。

    汉宣帝规定,对地方官要定期考核,奖优罚劣。注重选拔精通法律执法公正的人做百姓的父母官。为了高新养廉,汉宣帝给地方公务员普调50%的工资。

    宣帝重视地方干部队伍的建设。因为地方官直接面对百姓,地方官的优劣直接影响百姓的幸福感指数。地方官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可以大大减少社会不公。

    虽然宣帝推崇儒家但选官还是注意选精通法律的人,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法治大恶”,“德去小疾”。在宣传仁治的同时推行法制,两条腿走路。

    汉宣帝推选的法官都是有慈悲心肠的人,断案合情合理合法。碰到证据不足的案件,即使不能做到疑罪从无也尽量从轻。凡是死刑案件,在经过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一审二审之后,还要在执行之前经汉宣帝亲自复审,尽量避免冤假错案。

    汉宣帝通过减免租赋人头税等方式给农民减负,鼓励农业生产,同时以优惠条件吸引流民回乡务农。

    汉武帝时期苛税重赋、酷吏严刑逼得百姓举家而逃成为盲流。流民的大量存在不但减少了生产人口也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汉宣帝给流民重新分配了土地并借给他们粮食和种子,使他们能够回归社会。

    汉宣帝严以治吏,宽以养民,“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汉宣帝执政期间,汉朝重现文景时期景象。曾创下一石粮食五文钱的最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