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15,三监之乱

15,三监之乱

    公元前1043年——前1040年周公辅政,平三监之乱。

    周武王死后,大家讨论由谁来继承王位。

    有人提议“兄终弟及”,让武王的弟弟继承王位。这主要是考虑到武王的儿子尚且年幼不适合执掌政权。但是周公一口否决,坚持让嫡长子继位。武王的儿子年幼我可以帮他打理朝政,等他成年了我再还政于他。周公是三公之首,权大嘴大,一言九鼎。最后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武王的嫡长子继位,周公辅政。

    周朝自此确立了“嫡长继承”制,规定嫡长子是王位或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的嫡长子姬诵即位,称周成王。

    周成王即位时才12岁,由周公替他打理朝政。周公以摄政王身份总揽朝政发号施令。

    传说周公辅政期间尽心尽力,“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惟恐耽误了公事。

    “一沐三握发”就是正洗着澡呢,洗发香波刚抹在头上,听到有客人来,立马握着湿头发出来接客。

    古人洗头,穷人用皂角,富人用猪苓。皂角砸烂取汁就可使用,即可洗头也能洗衣服。如果没有皂角用洗米水也能凑合。富人比较讲究,用猪苓捣烂加入香料一起熬煮制成纯天然的洗发香波。这种洗发水不仅气味清新,而且富含维他命原B5,令头发健康,加倍亮泽。

    所谓“一饭三吐哺”就是正吃饭呢,听到客到立刻把嘴里的饭吐出来,出去接客。

    但是周公越勤政反倒越引起众兄弟的猜测,怀疑他另有企图。

    周公自称“王若”。“若”就是如同、相当的意思。“王若”就是如同王一样。他的这种称呼以及大权独揽的架势,令众人怀疑他贪恋权柄,图谋篡位,将对成王不利。

    管叔(管国国君)尤其愤愤不平。

    管叔原本有机会当王的,被周公一句话就给搅黄了。

    周文王有十个儿子。老大早死。传说文王被囚时,老大去求情,被商纣杀死剁成肉泥做成肉饼拿去周文王吃了。老二是周武王。老三是管叔。老四是周公。

    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办法,老三管叔将继承王位。但是周公坚持嫡长子继位让管叔的美梦破灭。

    周公摄政自称“王若”让管叔认定,当时周公玩的是曲线夺位,目的是想绕过自己取而代之。蔡叔(周武王五弟)、霍叔(周武王七弟)等诸侯也持这种看法,大肆制造舆论攻击周公。

    管叔决定把位子夺回来。他联络蔡叔、霍叔和武庚等诸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攻周公。

    周武王设“三监”本来是负责监视殷国保卫王畿的,现在反倒和殷国联起手来进攻都城。

    当时的都城设在镐京[hào],在现在的西安境内。

    三监作乱,东夷人也浑水摸鱼来凑热闹。原商朝诸侯国奄国率领泗上(山东泗河流域)东夷诸国向周朝发起进攻。

    各方势力一起向周朝扑来。周朝东部领地很快沦陷。周朝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在此危急时刻,周公决定亲征。他“奉天子以令诸侯”,召集各路兵马前去迎战。

    周公亲自带领一路军前去攻打“三监”,让姜子牙带领一路军前去阻击东夷。周公将叛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武庚战败北遁。周公让召公领一支军追剿武庚,自己率领主力部队东渡黄河进入泗上地区,与姜子牙合兵一处反攻东夷。

    周公先易后难,平灭反叛的各个小国之后总攻奄国。

    这时召公已经灭掉武庚。他一直追到代国(河北蔚县)才追上武庚,一战把他消灭掉。随后他率兵赶到奄国参战。

    奄国是东夷实力最强的诸侯,但跟周国还是没法比,最终战败投降。

    周公并未收兵而是继续和姜子牙一起扫荡周边不肯臣服周朝的方国。有的方国被灭掉,有的方国被降服,有的方国逃到长江之南。据说周军灭国99个,降服600多个,最终彻底平定了华夏。

    当年武王伐商只是占领了商朝的核心地区,外围方国和东夷并未臣服。商纣派往东夷的远征军也尚在。武王建国后继续挥军东征,但因为武王生病去世东征没有取得最终战果。“三监之乱”时,据说商纣的远征军跟东夷人一起进攻中原。周公不得不发起第二次东征。周公打败东夷人,商军远征军从此不知所踪。有人说自然解体了,有人说投降周朝了,有人说跟东夷跑了,甚至有人说他们渡海去了南美洲创造了著名的玛雅文明。

    在美洲出土的3000年前的玉圭上竟然出现了甲骨文。有人因此猜想“印加帝国”其实应该是“殷家帝国”。失踪的殷商远征军原来东渡去了美洲。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说,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

    周公的东征历时三年,最终将华夏全部平定。

    周公把管叔、武庚砍了头,蔡叔流放,霍叔贬为平民。他们的封国全部被取消。考虑到蔡叔的儿子不肯跟老爹同流合污,周公后来又恢复了蔡国,把蔡国交给了蔡叔的儿子。

    殷国被取消了。商人的祖宗牌位被交给微子继承。微子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帝乙的长子启。微子也没掺和叛乱的事。周公把微子封到宋(河南商丘)。

    殷国参与叛乱的人脖子上被栓上绳索押到东都洛阳做苦役。周公认为洛阳是华夏的中心,利于掌控中原,所以在那里建了一个新都城。这些殷民就成了洛阳的第一批建设者。剩下的殷民交给他的弟弟康叔看管。周公把朝歌一带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

    周公东征灭了一大批封国,包括“三监”、殷国还有其他不肯臣服的方国,周朝现在手头又有一大批没主的土地等待分配。 m..coma

    周公于是再次分封诸侯。他先给姜子牙等一些有功之臣增加了封地,然后又另外封了71国。

    周朝一共有多少个国?确切数字无从考证。通常的说法是3000个。

    3000个诸侯国比现在的县都多。而那时的版图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一。折算下来,那时的一个国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乡或一个镇。那时的人口大约千万左右。平均下来一个国只有几千人。按人口折算所谓诸侯不过是现在的村长、乡长而已。当然国有大小,人有多少。大国可能相当一个县,中国相当于一个镇,小国相当一个村。即便如此,武王召集八百诸侯会盟其实不过是召集当地的乡镇干部开会而已。

    王畿要比任何一个诸侯国都大,但也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

    周朝分封的国其实很少。绝大多数国都是祖传的,由早先的部落形成的国。能在史书留下名的国也很少,一百多个而已。绝大多数国还没来得及留名就被其他国所吞并。诸侯国越来越少,到战国时只剩下七个,最后被秦国全部吞并,一统天下。

    周公东征之后,北到燕山,东到大海,南到长江的诸侯国都被西周征服。周公留下部分军队并分封亲信之人镇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