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华世纪谈 > 6,黄帝立国

6,黄帝立国

    黄帝分土建国,制定国家职官制度。令仓颉造字,开文明肇始。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其孙颛顼继位。颛顼进行宗教改革并确立历法。

    黄帝一统天下。华夏由神农氏时代进入黄帝时代,同时也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

    神农氏时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期。神农氏时代大致就是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在仰韶文化早期,女性厚葬、母子合葬显示出母系社会特征。女性厚葬说明女性的地位高。子女跟母亲合葬而不见父亲踪影,说明子女不清楚父亲是谁。但到了仰韶文化后期开始出现男女合葬墓、一家老小的合葬墓,说明婚姻家庭关系开始固定下来。炎黄的父亲“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也说明那时已经有了现在意义上的婚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开始明确。

    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并不意味着从女权社会过渡到男权社会。那时候就没有什么权力的概念。都没多少可支配的东西,需要什么权力?族群结构简单,社会分工简单,几乎没有剩余物资也不需要二次分配,权力没有用武之地。在母系社会时代,母亲做为一家之主可能享受崇高的地位,但是不是能在族群中一言九鼎也很难说。上古时代的神话人物几乎都是男的,就女娲做为母亲神是女的。三皇五帝全是男的。母系社会的含义不是女权社会而是以母亲区分血脉。区分血脉的目的是为了优生优育,防止近亲交配。

    到了父系社会开始以父母区分血脉,把亲属关系分得更细。而为了分清血脉,需要把性伙伴关系固定下来。这就出现了婚姻。而且父系社会出现财产,也就是有了可二次分配的剩余物资。男人因为力量优势在创造财富过程中承担主力,在分配财富过程中也希望有较大的话语权。男人总是希望把财产分给自己的子女,不愿分给女人跟其他人生的子女。财产的分配也促成婚姻的诞生和权力的诞生。

    可以这么说,母系社会是公有制,婚姻意识和权力意识比较淡漠。父系社会是私有制,婚姻意识和权力意识开始逐渐强化。

    权力跟暴力是孪生兄弟。权力的本身就是支配和强制的意思。随着人类的发展,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多,家庭越来越多,社会分工越来越多,可分配的财产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一套规则来维持秩序,并且需要一种强制力来维持规则。

    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存在财产分配问题,比如自然资源的划分、产品交换或交易。这都需要权力。家长、族长、部落首领、军队、部落联盟的盟主、共主、天子都开始陆续出现。

    神农氏曾是天下共主。但是“轩辕(黄帝)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各部落)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武力惩戒)”。神农氏到了炎帝时期已经约束不住各部落。各部落为了争夺农田、牧场、猎场、渔场、水源不断产生摩擦,最终爆发战争。黄帝在战争中获胜,成为新的霸主。华夏恢复了秩序。

    神农氏时代是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黄帝时代是父系社会的正式开端。男人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

    黄帝被后人推为“五帝”之首。其他四帝分别是颛[Zhuān]顼[Xū]、帝喾[kù]、尧、舜。

    “帝”的本意是花蒂,“帝”字上半部分象花房和花萼,下面画着花蕊。后来引申出“最高的天神、万物的主宰、众神之王、天下之主”的意思。

    炎黄部落是中华民族最早的雏形。炎黄子孙,由此而来。

    黄帝通过南征北战,统一了黄河两岸。他给各部落划分了势力范围,或者叫行政区域。告诉各位酋长各守其土,不能再为抢地盘而干仗了。他手里掌握着一支直属部队,专门讨伐不听话的部落。

    黄帝作为“天子”,他管理的“天下”有多大呢?据说“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也就是说东至渤海,西至甘肃平凉,南至长江,北与匈奴交界。

    黄帝组成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任命了左右大监和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等**官员,大概相当于正副总理和内阁部长。

    中央**只负责部落联盟的外交、军事、祭祀、历法等事务。各部落内部事务由各部落酋长负责。各部落实行高度自治。**不干涉部落内部事务。

    他委派史官仓颉[jié]创造文字、荣成制定历法(黄历)、隶首发明算盘、乐官伶伦发明乐律、医官岐伯等编写《黄帝内经》。

    仓颉造字只是一个传说,仓颉是不是真有其人,造字是不是真有其事,都无从考证。当前所知中国最古老的的文字是甲骨文,比仓颉造字晚一千年。

    传说仓颉受鸟兽足印的启发发明了象形字,人称鸟迹书。但考古工作者至今没有发现任何鸟迹书的真迹。古书记载孔子见到过鸟迹书的真迹,据说是仓颉亲手所刻,一共28个字。孔子研究了半天一个字没认出来,留下一个仓颉造字圣人猜的传说。后来真迹失传,只留下一个宋人的临摹本。清人把它刻在石碑加以纪念保存。现在这块石碑还在,保存在山东寿光。但毕竟是后人拓本不是真迹,无法证明仓颉造字的真实存在。

    不过通过对28字鸟迹书的观察,真有鸡爪子爬的感觉,没准真是仓颉所创。鸟迹书又像符号又像象形字,似乎处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之间。文字创造过程通常是从刻画符号向图画文字发展。在仓颉之前发现了符号文字,在仓颉之后发现了象形文字,那么仓颉创造了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文字也非常符合逻辑。只不过仓颉创造的文字很快被更容易理解的象形字所替代,所以仓颉造的字尚未被考古发现也在情理之中。天才一秒钟就记住:(

    在文字出现之前,远古人结绳记事,也就是靠在绳上打结来记录一些事情。说是结绳记事,其实应该叫结绳计数,在绳上打一个结就代表一个数字。为了区分每条打结的绳子都记录的是什么事,远古人发明了一些标识符号。后来符号越来越多,为了区分这些符号都代表着什么东西或什么事,远古人开始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简笔画。慢慢的,这些简笔画就演化成象形文字。仓颉的工作可能是整理统一各部落的符号或简笔画,创造出鸟迹书。后人在鸟迹书的基础上创造了甲骨文。

    当然这都是猜想,事实究竟是怎样还得看今后的考古发现。

    除了仓颉等人的重大发明,黄帝的妻子嫘[Léi]祖还发明了丝绸。嫘祖教给人们种桑养蚕,抽丝织布,让人们穿上了丝绸做的衣服。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发现了嫘祖时代的丝布、丝带、丝线,说明远古人的确在很早以前就学会了用蚕丝织布。

    黄帝本人教给人们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播种五谷,指导人们建造房屋脱离“凿穴而居”的时代。

    和黄帝同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建造在地面上的房屋痕迹。房屋用土坯砌墙然后用火烧增加强度并且涂抹白灰做防潮处理。这说明我们的老祖宗们的确不再住那又阴又潮的地窝棚了。

    他把祖传的造车手艺也教给人们。黄帝号轩辕,“轩辕”是车驾的意思。据说黄帝他们家是造车世家,因此以“轩辕”为姓氏。

    他还规定了衣服的统一式样:右衽交领,宽袍大袖。袍子的左襟在右襟之上,领子相交呈“y”状。这个式样作为汉服的标准式样流传了几千年,直到清朝年间被迫放弃。

    总之,黄帝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以解决群众温饱、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点,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明社会。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就此开端。

    传说黄帝在位百年而死,也就是说活了一百多岁。黄帝死后,天子的位子传给了孙子颛[Zhuān]顼[Xū]。大概是他那么高寿,把儿子都耗死了,只能传位给孙子。

    颛顼上台后进行宗教改革,将各部落祭祀占卜的权力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和上帝沟通交流,上通下达。

    宗教和占卜兴起于何时何地已无法考证。自古人们就相信冥冥之中有天神存在。天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们有不懂的事就去请教天神。没有天神的手机号和微信号,跟天神沟通的唯一办法就是占卜。现在人用算卦抽签扔铜钱的办法占卜。古时候的人是通过烧动物骨头的方式占卜,通过研究骨头爆裂后的纹路判断吉凶祸福。占卜用的动物骨头就叫卜骨。

    最早发现的卜骨在内蒙富河遗址,距今5000多年,比黄帝时代早出500年。

    到了黄帝年代,占卜已经非常流行,几乎家家占卜,事事占卜,吃喝拉撒都要问问天神。巨大的社会需求催生了巫师行业。很多人放下农活改行做了神职人员,专门帮人占卜。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并且人人占卜,事事占卜也容易造成矛盾。你占卜个人的事也就罢了,只影响你一个人。如果你占卜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比方天子下令要做什么事,巫师问过天神后得到的答复是不能做,那老百姓是听天子的还是听天神的?

    各部落信奉的神也不一样,各有各的宗教信仰。人多力量大,神多可就不一定了。和尚跟老道说不到一块去。各部落的一起共事容易产生宗教矛盾,既不利于团结也不利于统一。并且频繁的宗教活动也会影响生产。都参加祭祀活动去了,地里的活谁干啊?

    于是颛顼下令禁止民间祭祀和占卜,统一由国家举办祭祀和占卜,只能祭祀国家指定的神,只能相信国家的占卜结果。

    颛顼垄断了祭祀和占卜的权力等于把自己插在人与神之间,“绝地天通”。这让已经习惯跟神直接交流的老百姓非常不满。

    跟炎帝一族的共工不服,起兵反抗,向颛顼的领袖地位发起挑战。炎黄两派又在不周山下展开大战。“不周山下红旗乱”,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共工战败撞山而死。

    不周山是擎天柱。不周山一倒,天塌地陷,天下顿成泽国。在天修行的女娲不得不再次出山,炼石补天,拯救苍生。

    当然这都是传说。女娲娘娘所谓的“炼石补天”可能是脱胎于远古人冶炼青铜。她收集的那些彩色石头可能是铜矿石。

    也有说法颛顼跟共工之战是因为治理水患的分歧,因为争夺祭祀占卜权而战实际上是九黎。想当年蚩尤败给黄帝,九黎部落逃往南方。九黎好巫术为颛顼所不容,因此战火重起。结果蚩尤的后人败给黄帝的后人,九黎被彻底征服。颛顼也因此真正统一了华夏,并且把版图向南推了一大块。

    据说颛顼时代“统领万国(部落)”,版图“北至幽陵(即幽州,古时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被划为幽州),南至交趾(越南),西至流沙(甘肃敦煌),东至蟠木(东海中山)”。

    因为地盘太大,颛顼把华夏划分九州进行分区管理。也有说法是大禹划九州。

    颛顼的宗教改革使天子不仅掌握了政权也掌握了宗教权力,成为政教合一的最高领袖。后世天子对颛顼感激不尽。

    颛顼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颁布了新历法。新历法引入24节气、闰月的概念,一年12个月365天,每19年加一个闰9月。这个历法被后世采用。颛顼也因此被称作历法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