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新宋 > 第227章 大宋改革—官制(下)

第227章 大宋改革—官制(下)

    赵桓的话再次让众人感觉到了一阵阵的惊诧,因为这个提议他们之前并不是不知道,但却不是唯一的一个选择。

    “之前朕和众多爱卿商讨过很多的办法,也表达过用县州府的办法,毕竟这种情况和我大宋的情况也是最为合适的,不需要大动干戈。

    但朕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放弃,朕需要这大宋之人人人痛定思痛。

    一县之中有县令一人,下设属官二人,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

    之后设立诸曹衙役全部为直属县令的小吏,并无官职,其俸禄由朝廷负责,以免让这县令的权利过于大了才是。

    之前我等想要将州府的权利加大,设立直属朝中的州,与府路同级,普通州则是归宿府路之下,与县平级相处。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当年隋之杨坚取消了郡守一职,以防郡守权力过大,与刺史相悖,如今我等打算将其更改,临时恢复州刺史与郡县之管。

    当年先汉之时,一州刺史八百石,一郡太守两千石,但双方互不统属。

    州刺史归属御史大夫有监察之权,郡太守直属皇帝有治理地方和兵权在握,甚至有下方任命之权。

    郡守权利太大导致朝廷立足不稳。

    所以当年那杨坚取消了郡守,如今朕觉得大可不必如此。

    将刺史地位提高些许,并将兵权暂时归入五军都督府,然后降低郡守俸禄品级,使郡守归于州刺史之下便可,受刺史管辖。

    同时将县归入郡下,减少文书流转的时间。”

    赵桓说完之后众人也是被他这突然改变的话锋弄得有些犹疑,不过这也的确是个办法。

    之前是把天下拆分成百多个州,类比于郡,然后一部分归于朝廷,一部分归于地方,然后设立诸府。

    同时这府和州也不互相统属,部分次一等的散州并入府中,与县类同,大部分的府也同样是属于朝廷管辖。

    这样一来地方倒是平衡了,但是这文书流转那仍然是十分的漫长,毕竟现在干什么都得靠战马。

    一旦出现了战时,很多问题都是要讲究一个兵贵神速不可拖延,很多地方也不再好解决这个度。

    如果彻底放开,那么地方割据你想不出现也就难了,如果不放开,那战事定然束手束脚。

    不要低估人心的欲望,也不要低估敌人的智商。

    而赵桓现在的做法那绝对不能是祖宗之法了,这就是一个战时过度!

    所有问题全部按照战时来流转,一旦这个战时出现了改变,那么这一套就必须立刻更改,否则秦朝那二世而亡的例子将原模原样地发生在他这里。

    李纲和赵鼎两个人嘴巴张张合合,最后都没有能够说出话来,而另一边的宇文虚中则是眉头紧锁,一副便秘了的表情。

    “诸位,有什么想说的就直接说,莫要做出这般模样,好像朕让你们拉不出屎一样!”

    “咳咳咳....陛下尊贵,不可...”

    “闭嘴,朕最近头疼!”

    “.....”

    经过赵桓这般打趣了之后,众人也是轻松了些许,然后李纲这才敢站了出来。

    “陛下这般想法,有这种决策自然是好的,我大宋自然应该知耻而后勇,收复失地再造华夏。

    只不过陛下这般做,地方上的财政,人事任免还有刑狱之事.....是否都要暂时还给地方?”

    “战时无奈,当还!”

    “可我等如今议和已经在路上,若是将这些权利全部还给地方,那地方权利却是有些太大了。

    而且这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臣说句不该说的。

    若是这战事打上三五年还则罢了,若是打上十年八年,到时候五军都督府没有裁撤,这地方权利逐渐增强,到时候若是双方联合起来.....”

    “陛下,不可低估了人心!”

    此时的赵鼎也忍不住的站了出来,他是治政的名臣,在大略和民生治政上,他毫无悬念可以说得上是这里最好的。

    但是他同样需要承认,这里面的危险太大。

    “陛下,一旦让有心之人将地方和五军都督府之中的部分将领联合在一起,完全可以藏起来一支万人以上的精锐。

    到时候一旦出现问题,我等恐怕很难快速平定。

    不如还是使用县州府的做法,将三方互相牵制,给予他们部分权利,也可缓解地方压力。”

    “可让工部和户部联合清查田垄,丈量土地,清算人口,然后将土地再次划分,同时分割州府县城,定下每年份额。

    一半交回朝廷,另一半用于地方,这样或许也可让我大宋的百姓喘息些许。”

    三个老臣同时反对,他们也知道赵桓的这个想法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战局又是多么的合理。

    但是他们也同样知道,这里面若是有心怀不轨之人,这上面的文章漏洞有多么多。

    几个人的反对这一次并没有让赵桓选择认可,反倒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件事情不需要再改了,地方制度如此操作就是,若是日后有所问题,我等在就事论事。

    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所有事情如今全部以战事为主!”

    “....臣,遵旨!”

    众人知道已经更改部落,便一一躬身领命。

    而之后,赵桓则是补充了最后的一个部门。

    “裁撤知谏院,只保留御史台,并设立都察院!

    都察院直属朝堂,御史台下方地方。

    都察院下设正二品左右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

    御史台设立各道御史,每一州设立一道,每一郡设立十人,负责巡视郡中各县!

    每一道放一个正五品的御史中丞,十名正六品的御史,只负责监察弹劾。

    而都察院以左都御史为主,右都御史为辅,监察朝堂之外,也监察朕的一言一行,第一人左都御史便交给.....李相吧!”

    出乎意料的将这个位置交给了位高权重不怕得罪人的李纲,同时给他加了太傅之虚职,将他的职位顶了上去。

    而右都御史毫无疑问就是那个被赵桓称之为有点什么毛病的李光了。

    户部尚书赵鼎这毫无疑问,吏部尚书宇文虚中这也是没有任何的怀疑,兵部尚书则是让即将出镇天策上将军府的吕颐浩兼任。

    这些都没有问题,而吕颐浩的资格也的确足够。

    但是后面的几个位置上他可是让所有人都开了眼界。

    “刑部尚书以....枢密院编修胡铨担任!”这是第一个名字,也是一个让所有人惊诧的名字。

    众人对于这个人倒是真不陌生,毕竟枢密院的地位在这里摆着,别说他是编修,他就是个小吏在这京城也是第一等的。

    而这编修也不是普通小吏,那可是正经儿的枢密院属官。

    但是再如何他直接升任刑部尚书,他高了!

    “陛下,此人是否有些...”

    “除了你们几个,还有吕公他们之外,其他人倒不是不可,主要是朕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陈东倒是不错但是也不过是担任地方御史中丞,再高就要看他日后的能力了。

    至于张浚可为礼部尚书,执掌礼部之事,毕竟这礼部下面有五寺之中的三个,若是不找一个威望深重的恐怕是镇不住的。

    至于兵事....告诉张浚,日后让他离兵营远点,有多远走多远商超都给我躲着走!”

    说到这里的时候赵桓就想骂娘,在历史上张浚就是出了名的主战之任,但是毁誉参半。

    其中毁上面除了当初秦桧岳飞的抉择上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家伙战事方面,那简直是开了挂。

    百战百败,还特别喜欢往军中走一走,这是想证明一下子自己咋地?

    当初打杨幺的时候他就独领一军去试试,结果在秋风扫落叶的时候他差点让人突了中军!

    地方平叛还让一群贼寇给收拾了,还是姚平仲带着三百人过去给他找回了场子。

    同样的兵马同样的大军,万人平叛一路溃败,这战绩....他娘的!

    “工部尚书,陈规!”

    李纲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最后一个尚书之位就已经定下来了。

    将飞火变成了火枪的陈规,论地位他的确是有所不足,但是论能力他在大宋独一无二!

    就是这年纪小了点。

    “陛下,臣有异议!”李纲似乎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这三个人实在是有些胡闹了。”

    “他们三个能力足够。”

    “但名望不够!”李纲的火气似乎已经起来了,看着赵桓直接开始了吹胡子瞪眼睛,“他们毕竟不是陛下有如此权柄。

    日后他们还得应对下面的众多官吏,权衡四方。

    这朝中不是一言堂,这衙门里更不可能是一言堂。

    他们若是不能服众,那日后难免会出现问题。

    张浚是唯一一个名望足够的,但张俊刚刚在平叛上面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让他直接一跃而起担任礼部尚书还要执掌偌大权柄。

    这不可啊!”

    “科举要开始了,张浚主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