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可以让弟妹过来,人家高材生,窝在家里带孩子屈才了。”孟东来建议道。
侯益民媳妇结婚前在银行工作,家里好多亲戚也都在财政系统,孟东来刚来深圳买这个厂子的时候,就是靠的侯益民媳妇那边的关系。
两人结婚后,连生三个孩子,侯益民的父母都还没有退休,她就只能停薪留职在家里带孩子了。
“我媳妇能干啥,你这公司是做高科技的。”侯益民疑惑道。
最近这段时间,他媳妇已经多次抱怨不想在家里带孩子了,这个话题他也在孟东来跟前抱怨过。
“干审计,公司越来越大,对于审计的需求就越来越多,不能只靠财务部去自己审自己,得有一个专门的审计部门。”孟东来回道。
侯益民媳妇过来不仅仅是因为她算是一个人才,还因为她背后的关系网。
但这个话不能说破。
“审计?”侯益民看了看坐在旁边逗孩子的何小萍。
“跟小萍的身份没关系,小萍是人不是神,今后华盛公司的财务工作会越来越多,还会有许多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到时候就是发挥弟妹作用的时候了。”孟东来解释了一句。
“还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你以为这个国家是资本主义啊,我这次过来其实就是想劝你悠着点,别被枪打出头鸟。”侯益民道。
好兄弟!孟东来在心里感叹了一句,挖他媳妇过来华盛的态度更加坚定了。
跟曹贼无关,单纯的因为兄弟情。
“屁个资本主义,这是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方向,不会有问题的。”孟东来并不担心自己会被枪打出头鸟。
现在已经是87年,明年“私营经济”就会被写进宪法,为民营经济确立了法律地位,到时候孟东来就可以大干特干了。
“我考虑一下吧。”
这一考虑就是一周,期间侯益民还带着媳妇来华盛公司“考察”了一下。
孟东来刚把旁边的两个厂子买了下来,还往南山方向买(租)了一些地,整个华盛公司周围直接成了个大工地,乱成一团。
侯妻没有被这番乱象吓到,反而看到了这里的朝气蓬勃,直接定下年后过来上班。
孟东来没有小气,给了侯妻两万股虚拟股的认购权,算是感谢侯益民之前对于华盛公司的帮助。
结果,侯益民第二天就拿着一大沓钱过来,交给财务全额认购。
“这小子果然很有钱。”孟东来厅了之后嘀咕道。
如今这年代,实权二代很少有穷的。
既然已经上了战车,自然就没有让他闲着的道理,孟东来在年前又找了一次侯益民,让他托关系打听国内芯片制造产业的人才,有没有想要来私人公司赚大钱的。
现在国内的芯片人才还都在体制内,芯片产业也都是靠国家扶持,还都带着点军工成分,所以孟东来只能找内部人帮忙。
否则搞不好就会被抓起来,判个“破坏国家科技进步罪”。
“芯片?你想造芯片?现在国内造出来的芯片比买的都贵,划不来的。”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类思想,将会成为国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共识,然后在这个共识上栽个大跟头,才会醒悟过来。
“芯片是高科技的根基,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孟东来回道。
“贪大求全可不是什么好事,你一家公司不可能把什么都造了。”侯益民劝道。
怎么不能?
看看后世的韩国,韩国人一辈子谁能离开三星?
孟东来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的三星,到时候以一己之力抗衡西方列强的制裁,然后piapia打他们的脸。
“我当然不会什么都造,但核心命脉必须抓在手里,否则就会被人卡脖子。”孟东来回道。
什么都造,和什么都能造是两个概念。
就比如芯片,或许今后华盛百分之八十的芯片会选择对外采购,但必须有百分之二十的是自己造的。
不能到了关键时刻,别家公司不卖,华盛直接就没得用。
“那行,我给你打听打听,不一定有用,这跨行跨太远了。”侯益民应了下来。
“谢谢了。”孟东来肯定不会只找他一个,还会找别人,但他相信侯益民肯定会是最上心的。
公司的研发进入正轨,后面他就要开始全国各地的跑了,之前在云南边境前线联系的关系也要开始利用起来。
将那些国家、地方政府不看好的企业、科研机构、人才全都搜罗过来,充实华盛公司的骨干。
侯益民刚才说的没错,孟东来不仅打算要造芯片和通信设备,还要造录音机、录像机,还要造电视、DVD、电脑,甚至造汽车、造船、造飞机、造火箭。
到了农历年底,孟东来许出去的认购份额最终只卖出去了一半,这已经超过了孟东来的预期,看来公司员工对于华盛还是很看好的。
时间进入87年2月份。
回家过年的华盛员工陆陆续续的返回,开始进入新一年的工作,士气高涨。
交换机研发和销售业务理顺之后,孟东来开始全国各地的跑。
其实在85年之前,中国的芯片产业还是比较强大的,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大。
但自85年之后,这个产业就开始不断萎缩,后来甚至被本来远远落后于中国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赶超。
来自于后世的孟东来知道芯片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虽然不能扭转国家政策,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的芯片产业和人才被埋没、流失。
通过香港进入国际证券市场的第一桶金正在为孟东来源源不断的赚取现金,支撑着孟东来可以在国内照着自己的想法“任意妄为”。
对于孟东来的行为,手底下的大部分员工都不理解,但孟东来坚持己见,并且专门成立了一家芯片制造公司-深圳芯造,独立于华盛之外。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国各地许多的工程师受国家号召,南下深圳进入民企支援国家建设。整个86年,华盛和深圳芯都受到了大政策的影响,终于缓解了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加上孟东来全国各地的搜罗,两家公司的员工人数在86年底急剧膨胀到了五千人,成为了深圳最大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