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不还有你吗?
宝钗一边编织续接草绳一边不时抬头去看张扬,当看到张扬看着自己的时候,就回张扬一个单纯的笑。
张扬叹了口气,心中竟然升起一股宁静的渴望,倘若自己不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的话,也许就这样留下来,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儿。
但是想到宝钗的年龄,张扬又急忙把这个念头赶走了。
自己好不容易等了好几年,唐鸳儿越来越大了,自己干嘛又要等别人?
两人正默默无言时,窗户吱呀一声打开了,石三的脑袋露了出来。
宝钗回头对石三露出甜甜的笑容,这让石三想躲避的心思瞬间消失,竟然从窗户爬了进来。
“大人,怎么回事儿?”
张扬道:“她应该是想送我离开,常胜呢?”
石三道:“别提了,那小子被人灌醉了。”
张扬无语道:“那你能带我离开?”
石三道:“我把他丢水里醒了醒酒,现在应该清醒多了,对了,大人,鸳儿被抓走了。”
张扬一愣:“嗯?抓哪儿去了?”
石三道:“我也不知道,我们来找您的路上被另外一波人抓走了,应该不是这个寨子的,那群人往西去了。”
张扬焦急的问:“什么时候抓走的?”
石三道:“昨天傍晚,我们被它们的暗器伤了,就在林子里晕了大半个晚上,醒了天都快亮了。我们琢磨着您办法多,就先找您来了,没想到你这边还挺美的。”
张扬切了一声。
“美?她才十四。”
石三笑道:“也就是您说什么二十岁才结婚,大明十三岁出嫁的姑娘多了,十五就是老姑娘了。”
张扬道:“别扯那些,等她绳子编好了,我们就离开。”
石三问:“我背您下去就行了,不会伤着您的,不用绳子。”
张扬道:“她都编了这么久了,总不能半途而废,更何况床都割断了。”
石三笑着问:“您不会喜欢上她了吧?”
张扬道:“怎么可能?”
宝钗此时拉起绳子看了看长度,又对张扬笑了笑往窗口走去,这头固定在窗棂上,含情脉脉的看着张扬,默默的回屋里去了。
“不道个别?”看到姑娘默默的坐在凳子上黯然神伤,石三问。
张扬摇了摇头:“走吧……道别她也听不懂。”
石三扶着张扬两人一起从绳子上滑下去,走出几步张扬忍不住回头看向窗口,那儿一张落寞的身影正站着,因为背对着光的缘故,张扬看不出表情,但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在笑,很有可能笑的很勉强。
慢慢抬起手,张扬挥了挥手,转身和石三往树林里钻去。
来到河边儿,张扬和石三很快找到了站着打晃的常胜,和一个老兵。
“不说三个吗?还有俩呢?”张扬问。
石三道:“别提了,喝多了乱嚷又被人抓起来了,反正他们也不会有事儿。咱们还是先去救鸳儿姑娘吧。”
张扬有些好奇:“你说起这个我就挺好奇了,为什么没事儿呢?之前不是一直打仗吗?”
石三道:“我也是听草莽营的人说的,他们说三年前这一片寨子都被国公爷打下来了,每个寨子最低住五千人,搞的这些南越人有家不能回,在密林里住了三个月,最后还是国公爷让抓回去的俘虏去通知各个寨子的大祭司,这才定了一条协议,国公爷退走,他们不许再过南平岭。”
“可能是被打出心理阴影了吧?虽然偶尔也会越界,但是伤人的事儿几乎没有了,不然国公爷这两年也不会撤的那么远,毕竟这鬼地方咱们还是住不习惯的。”
张扬了然。
“原来这么回事儿,看来我那便宜老爹还是有两下子的嘛。”
石三笑了。
“国公爷那是咱大明数一数二的将军,在你嘴里倒是成了只有两下子了。”
既然被抓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而自己也算是亲身经历,张扬带着石三和常胜往西走去,走了不一会儿,石三停了下来,回头看着身后。
“谁?”
张扬也停了下来,紧张的看着身后,尤其是夜晚,这些南越人简直太可怕了,说不定啥时候脖子上一扬,再醒来就是明天了。
树叶哗啦啦的响,声音越来越近,最终一个黑色的人影站在了四人不远处。
石三吹亮了火折子,张扬愣住了。
火折子昏暗的光亮一闪一闪,照亮了那已经让张扬熟悉了的笑脸。
“是你?你怎么跟来了?”
看到宝钗依旧是笑,张扬急忙让老兵帮忙翻译。
老兵问了两句,宝钗笑着说了两句。
老兵道:“她说看咱们往西走了,没有回东北,她很担心你就跟来了。”
张扬叹了口气。
“傻丫头……”
老兵道:“这个我没法儿翻译,翻译过去她会觉得我是骂她。”
张扬道:“你告诉她,她是好姑娘,我们不用帮忙。”
老兵犹豫了。
“小公爷,我觉得带上她挺好的,这边我们毕竟不熟,她是本地人,带上她我们也好找人,路也好走。”
张扬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好吧,你告诉她,我谢谢她,等事情办完后,我会补偿她的。”
宝钗听完老兵的复述,眼睛都亮了三分,忙不迭的点头,就好像是得到了心爱礼物一般。
接下来张扬让老兵把情况讲给宝钗听,本来以为宝钗会反感,结果宝钗看张扬的眼神竟然多了几分柔情。
听到宝钗说了两句什么,张扬急忙问说的是什么。
老兵道:“她说第一次看到小公爷就知道您是好人,能遇到您是她的荣幸,以后他就跟着您了。”
张扬无语道:“你告诉她,我不会带她走的。”
老兵道:“这不妥吧?咱还没找到路呢,她要是回去了怎么办?”
张扬皱眉道:“你就直接告诉她就行了,她如果真走了,不还有你吗?”
老兵心情忐忑的告诉宝钗张扬的话,结果宝钗不但不走,反而笑着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