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八十九章 郑玄与《师说》

八十九章 郑玄与《师说》

    刘琮也开始反思自己这段时间,无非是担心时间不够,给自己太强的压迫感,有些急于求成了。

    本来刘琮是决定调文聘前往武陵,这段时间之后,刘琮发现自己不能这么着急,确实刘琮想改变,想一劳永逸哪能这么着急。

    “刘振,你率一连军士前往武陵,听候刘磐兄长的安排!”

    “诺。”

    “军师,从今日加强对部队的操练以及内务,作风等,如今荆州无战事,我们应该加紧操练,专注于操练。”

    “诺。”

    接下来的时间刘琮不再折腾,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自己专心在练兵以及发明上面,荆州各地都在剿匪,特别是江匪,襄阳水军在蔡瑁的指挥下开始联合作战,襄阳水军,江夏水军以及长沙水军倾巢而出扫荡了长江的水贼。

    一时间河运开始畅通无阻,荆南各郡的特产源源不断的送到襄阳,樊城,各种形式农具推广到了荆南各地,长沙郡兴修水利获得许多好评。

    刘琮看了看,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重阳了。荆州一日千里的发展,襄阳,樊城一共有六家刘琮开设的医院了,江陵,当阳有两家,中卢,宜城,邓县,上庸,编县各有一家,江夏的西陵,南阳的宛县,穰县各有一家。

    医院更是,武陵在吴普的整合下发展出五家医院,临沅便有两家,澧县,大庸,沅南各有一家,武陵百姓也是极为称赞。

    长沙郡也是极大的发展,临湘发展四家医院,这得益于华佗的到来,加强临湘的医疗储备,罗县也有一家,预计马上会在益阳开设医院。

    学校发展依然不错,学校有四所,中卢有三所小学,当阳有三所小学,宜城有三所小学,枝江有一所小学,江陵有两所小学,邓县有两所小学,上庸有一所小学。

    临湘有两所小学,罗县,益阳以及汉昌县各有一所,临沅,澧县也各有一所,南阳的宛县也有一所小学。

    “主公,侯爷让你明日一同前往迎接樊城外迎接康成公!”

    “哦,公达,军营也叫上几个人一起去,估计有不少人也想去看看康成公的风采。”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刘表,蔡邕,刘洪,宋忠等人多次相邀,康成公在处理了自己的事情之后终于答应来荆州了。

    “我就不去了,多年前我也曾在康成公门下学习,让子瑜他们去吧,他们应该会想去!”

    刘琮也是点头,这就好比追星,年龄大的已经没有这个冲动了,但是年轻人还是有这些冲动的,康成公的名声太大了。

    “行。”

    第二天,刘琮到了之后,发现樊城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士子,刘琮带着诸葛瑾等人到了刘表身边。刘琮看了看,基本上襄阳附近的士子都汇集在此。

    蔡邕,蔡讽,刘洪,宋忠,司马徽,庞德公,綦毋闿,黄承彦等这些上一辈的基本来,年轻一辈更不用说,大多都来了。

    刘琮与年轻一辈的站在一起在等候,古代没有手机,只能根据昨天传回来的情报估计一个大概时间,而且去等人肯定会提前到。

    不仅仅是士子,不少当地百姓也都过来围观,现场那是人山人海,刘琮看到刘表让王威派人开始维持秩序。

    “子瑜,你之前在徐州有没有去康成公那边求学过?”

    “有过,但是人太多了,我并未见到康成公。”

    郑玄开公学,门下学生非常多,而且诸葛瑾这个人不喜欢争,见不到康成公是正常的,刘琮也对郑玄比较好奇。

    “那边那个是你弟弟吧?听说和黄家定亲了?”

    “对,那是亮弟,他还小,只是订了亲,起码还要好几年才能成婚,这也是叔父的意思。”

    “挺好的,不过黄叔挺鸡贼的,这么小就让定亲了,看来他很看好他啊,我也很看好他,可惜我就一个姐姐!”

    “主公说笑了。”

    刘琮也是开了个玩笑,不过确实是很看好诸葛亮,相信没有哪个熟知历史的会不看好诸葛亮。

    “旁边哪个比较长的比较抽象的是庞家的?”

    “嗯,庞统,庞德公称其为庞家的千里驹,来过我家一次,和亮弟辩论了很久,两人谁都不服谁。公主,那个是习承业,此人才能颇高,如今也有十五了。”

    “习家的人!”

    诸葛瑾这段时间一直在辅佐刘护招募工程兵以及操练,经常奔走各地,也是对襄阳各家族都比较熟悉。

    “主公,另外一个,虽然年幼,可名声未必弱于主公。此人名杨虑,虽年幼,已经小有名气!”

    刘琮知道这个人,如今不过八九岁,已经是襄阳城有不错的名气了,刘琮也在关注这个人,但是杨家也是襄阳大族。

    “来了,来了,康成公来了!”

    刘琮也是踮起脚来看,不过刘琮站在最前面,视野不错,看到了一辆比较破旧的马车缓缓而来,后面跟随了许多人。

    “康成公,表等你多时!”

    “康成兄,多年未见,风采依旧!”

    “康成兄,数次邀请,此时才来,你这架子也太大了!”

    也只有蔡邕有这个资格调侃郑玄,郑玄也被这个架势愣住了一下,蔡邕,刘洪皆昔日故旧,宋忠,綦毋闿也是声明显著之人,刘表也曾经有过数面之缘。

    “如此浩大的声势,惭愧!”

    “康成公能来我荆州乃荆州士子之喜事,表为荆州之长官代表荆州士子组织迎接此乃礼也!就由伯喈兄为康成公介绍我荆州士子!”

    蔡邕则是一一介绍,郑玄一一回礼,刘琮看了看,就一小老头,但是眼神之中甚为坚韧,这是有大毅力的人。追随郑玄一同前来的有上千人,刘琮看了看,学生应该是有几百人,其他都是家属,拖家带口的。

    “这便是刘琮,琮儿,康成兄可是点名要见你!”

    “小子见过康成公!”

    “不错,不错,你的悯农非常不错,将进酒也非常好,今日见到我,小友也写诗一首!”

    刘琮一愣,这种情景的诗词刘琮还没有,因为年纪太小,又不合适。

    “小子当不得如此夸奖,家父与诸位师友与康成公相见那是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小子却只是初见,并无太多感悟!”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古人,伯喈,这对我等来说倒是没错!听说你在教育方面也有心得,日后我等一同讨论。”

    “确实有,康成公,我有一篇文章,关于教育的,不如就在此念与康成公!”

    郑玄与蔡邕等人相对视一眼,也是笑了出来,这小子有意思。

    “哈哈哈哈,你说说,我等听着。”

    “文章名曰《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圣人无常师……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刘琮的这一篇文章下来,郑玄也震惊了,此子小小年纪,若是诗词只是小道,文章则是大义,此文章若是刘表写出,他没有这么震惊,震惊的是一个仅仅十三岁的孩童写出。

    “好!好文章!伯喈!”

    “拿笔来!”

    蔡邕一听郑玄换他名字当然清楚他的意思,这种好文章若不记载下来流传千古,岂不可惜。

    刘琮心里只能说惭愧,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这篇《师说》绝对是名流千古的好文章,刘琮为什么要当众念这首,其中便想改变士大夫瞧不起工匠的想法,虽然其中主要的意思不是这点。

    “景升,这点我不如你,我虽然痴长你十余岁,但是教育子女,我不如你!”

    “康成兄过誉了,小儿喜读百家之书,此他的感悟,此文我也感触颇深,你我共同勉励!”

    刘表则抚须高兴,这如此优秀的文章,当着几乎是襄阳所有士子勉强朗读,倍有面子!他当时都有些害怕文章太差,贻笑大方了。

    “伯喈,这边是竹纸吧,伯喈的书法又有进步!”

    蔡邕笔走游蛇,龙飞凤舞,很快就将此文写了下来,师说文字不多,对于他们这种大文豪来说一遍就记住了。

    “景升,今日文章在此而出,可在此修筑亭子立碑,将此文章刻于碑上勉励众多学子!不知老夫这个提议是否妥当!”

    “善!琮儿的这篇文章确实有这个资格,老夫都深受启发!”

    宋忠,綦毋闿等人纷纷赞同,而在前面听到刘琮念文章的一些家族小辈眼睛也是纷纷看向刘琮,多了一丝崇拜。

    “仲宣,此事便交给你了!”

    “诺。”

    “康成兄,请,我已经卑下酒宴,还请随我来!”

    “诸位,请!”

    郑玄直接拉着刘琮的手一同并排而走,看来是对于《师说》极为喜欢,郑玄自己本身便提倡师善则善。他将教师本身的品德、学识以及教学态度视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刘琮则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也有些懵逼,这是什么操作,一时间任由其拉着手上了郑玄的马车。其他如诸葛瑾,习承业都是一脸的羡慕,更别说庞统等人了,就连郑玄的儿子都有些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