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第六章 暂留满宠

第六章 暂留满宠

    “法家学说,脱胎于黄老之学,不知先生是否如此认为?”

    “看来公子确实对法家有研究!”

    黄老思想才是刘琮最主张的,黄老之学博大精深,主张依法治国,刑德并用,经世致用等,法治虽好,但是刑罚过重,乱世尚可,在治世则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商君的刑用于将过。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如今之所以乱,便是法治缺失,规则混乱,因此纷争不止!”

    刘琮侃侃而言。

    “此申不害所言,不过确实如此!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为治而去法令,犹欲无饥而去食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东而西行也,其不几亦明矣。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

    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鹜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贪盗不取。今法令不明,其名不定,天下之人得议之。

    其议,人异而无定。人主为法于上,下民议之于下,是法令不定,以下为上也。此所谓名分之不定也。夫名分不定,尧、舜犹将皆折而奸之而况众人乎?”

    “先生大才,今先生被免于官职,以琮所见,三年内,先生难以再出仕,琮尚缺一先生为琮讲解法家经典,府内有孩童一百五十余人,也缺少先生,不知先生可原意?”

    刘琮试探的问道。

    “二公子,宠所犯乃朝廷之事,但是公子不怕惹上中常侍?”

    “无碍,区区中常侍,三月之内,中常侍必死,半年之内,朝政必乱,一年之内,天下大乱,先生何不静观其变!”

    中常侍?不过是将死之人,刘琮会担心他们?

    “公子何出此言?”

    “先生知董卓此人否?”

    “略有耳闻!”

    “问题就出在此人身上,此人野心颇大,大将军招其率兵入雒阳,必生祸端!”

    “什么?大将军招董卓率兵入京?”

    这个建议是袁家提出,何进也是被蹇硕逼急了。

    “正是!”

    “荒唐,董卓乃外将,岂能轻易招其入京!”

    满宠觉得不可思议,董卓二月底被任命为并州牧,但是董卓并未前往上任,而是带兵驻扎在河东郡观望。

    “此事乃袁本初主张,先生当明白,世家所为,主要是为了自己利益,天子何人当,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

    “令尊为何不劝阻?”

    满宠问道。

    “天子病重,怕是不久于世,天子欲立二皇子刘协为储君,家父并不赞同,然而家父与大将军一直政见不合,虽然家父是受大将军举荐,不过是大将军顺势而为,避免北军落入中常侍之手。”

    满宠也是明白了,刘表和何进不是一伙,自然不可能去劝谏,天子让蹇硕做了全国统帅,何进也害怕,天子布局还是太晚了,估计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离世。

    刘琮也不担心,如今雒阳风云变幻,但是对于刘表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危险,反而会是各方拉拢的对象。

    “公子是打算?”

    “府内有一百多孩童,皆是我这几年收养的孤儿,基本识字都没有问题,先生若是不弃,可愿在府内教导这些孩童?”

    满宠思虑了一会,想了很久,终于决定在高平县刘府住下,正好也想看看刘琮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神神秘秘的,而且刘府的书籍对满宠有较大的吸引力。

    刘琮能留下便可以,以后在慢慢想办法,其实刘琮对于满宠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主要还是自身年龄太小,很多东西都没有说服力。

    果然,不到一个月,四月十一,汉灵帝刘宏驾崩,大皇子刘辩继承大统,自己的父亲被何进免去了北军中候之位,任命何颙为北军中候。

    谁让自己父亲是中立派,如今新皇继位,兵权自然是要自己人手里,刘琮并不担心,论权谋手段,刘表未必比其他人差。

    刘琮也没闲着,府上的夫子变为了五位,又在本地招收了五十余名孤儿,刘辅,刘佐在本地招了两千家兵,开始操练。

    刘琮回到高平县之后,刘表又派人送来了五百斤黄金,并且派来了二十余亲信过来协助,如今刘府有钱,除去私兵,有护卫五十余人。

    “二少爷,徐州糜家的人到了!”

    “有请!”

    “糜竺见过公子!”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糜子仲,见过先生。”

    “不敢当!”

    “糜家当见过肥皂,香皂了,看来是对其感兴趣了!”

    “糜某有一问,此物只有刘府所知制作之法?”

    “确实!”

    当初天子虽然获得了大部分利润,但是对于制造之法并没有让刘表献出,一是念刘表还汉室宗亲,毕竟同宗。二是怕寒了刘表也寒了汉室宗亲的心。

    “那公子的意思是?”

    “六四分账,我刘府提供,由糜家经营,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刘琮说道,世家一般不会亲自动手经营,要么交给管家做,要么交给自己的家中仆人或者亲戚做。

    “糜某谢过公子!”

    肥皂,香皂,还有白糖,这些属于奢侈品,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会买的,但是世家豪门必然是趋之若鹜,虽然这几年在雒阳,长安,南阳等地有销售,但是徐州这种离洛阳较远的地方还是比较少见的。

    “某如今在练兵,缺少铁器,不知先生可有门路?”

    “公子练兵,糜家定然支持,糜家原意免费提供三百套武器,盔甲!”

    糜竺也是个妙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刘琮目前府上不过五个铁匠,武器,农具各方面都有不足。

    “某先谢过先生,不过依然缺少铁,还请先生帮忙收购!”

    “这是自然的事情。”

    慢慢来,不急,糜竺也在刘琮的计划内,对于许多人来说,糜竺可能比不上戏志才或者郭嘉这类人,但是对于刘琮来说,戏志才,郭嘉有替代品,但是糜竺未必有。

    况且糜家家仆过万,这便是不小的战力了,糜家在北方有各种商路渠道,这也是刘琮看重的,未来刘琮的重心虽然在南方,但是北方必须还是要有经商渠道。

    而且糜家两兄弟能力都还可以,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商贾出身,比起世家豪族,他们的根基要浅多了,他们的身份对于以后也是有帮助的。

    “李裕,粮食收购的事情你要抓紧,屯粮是有必要的。”

    “诺。”

    既然与糜家很快达成了协议,钱财相对来容易多了,买地对于刘琮来说没有什么必要,以后变卖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直接屯粮是最好的选择。

    “诺。”

    “公子,家主快人送来的雒阳急报!”

    刘琮打开看了看,果然大势并未改变,董卓入主雒阳,刘表在谋求外放,这点刘琮插不上手,不过以刘表的资历要外放很容易。

    董卓需要拉拢刘表,刘表即是汉室宗亲,又在党人中有很高的威望,不管是拉拢汉室宗亲还是党人都是董卓目前需要做的。

    同时,刘琮派人传书刘表,何进手下有一将军,名张辽,有统兵之才能,若是能拉拢到自己麾下则为一大助力。

    刘琮相信刘表现在应该认识到兵权以及将领的重要了,天下大乱的苗头已经起来了,如今何进已死,作为何进下令招进雒阳的武将几乎都群龙无首,最后都会归于董卓了。

    徐晃如今算是刘表的心腹了,刘表也认识武将的重要性了,乱世乃武将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此时不取,以后便没有机会了,而且张辽是北地人,善于统领骑兵。

    “公子,伯宁先生来了。”

    “先生来了!此洛阳情报,先生请看!”

    满宠看了看也是感慨,没想到如刘琮所言,董卓果然入主洛阳了,满宠也是一声长叹,汉室劫数难逃,他也无能为力。

    “何进误国,若是招皇甫将军入朝,必不会有此乱局!”

    满宠愤怒的说道,大部分臣子,人心还是在汉室,只是后世汉室式微,自然就开始选择其他人。

    “皇甫将军名望太高,大将军担心日后其尾大不掉!而不论皇甫将军或者其他如袁绍等人,皆先考虑的是自家,而后才是考虑汉室。”

    皇甫,袁绍等人都有机会拨乱反正,可惜错过了时机,说是迂腐,其实还是为了保全自己家族,怕风险过大,董卓长期与他们打交道,自然是清楚他们的心思。

    当然,汉室宗亲亦是如此,若此时汉室勤王,或有机会,益州七百万民众,凑二十万兵马是没有问题的,汉室名望也还在,振臂一呼,必然关中响应,皇甫手中尚有三万百战老兵。

    至于幽州刺史刘虞更是手握边军,兖州刺史刘岱手中也有不少兵马,各郡国亦有兵马,大汉名将朱儁亦在,黄琬手中尚有数万兵马,可惜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公子有何打算?”

    “静观其变,一年之内,必有变化,先生所学,若是明珠暗投,岂不可惜,若是先生不急,可随刘琮静待其变。”

    刘琮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于满宠这类聪明人最好是以诚心感动。

    “公子操练私兵便是为此?”

    “非也,此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如今格局,世家尾大不掉,若是要重振汉室,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方有可能!”

    光武帝改革,本来就打算解决士族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惜并未成功,如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世家发展兴盛,就好比大树,主干弱小而支杆强盛,主干必然会被压垮。

    “看来二公子胸有成竹,满某便随公子静观其变!”

    酷吏从来与世家不是一条船上的人,有时候只是迫于形势而已,酷吏讲究法治,而世家往往是法治最主要的阻力。

    刘琮目前主要的是练兵,召天下之豪杰之士,如今私兵盛行,没有人会说什么,刘琮练兵,主要依然在东汉兵制的基础上做改革,结合戚继光以及后世练兵之法做改革(看附一)。

    刘琮预计是征召两营之兵,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并希望能征召到一些豪杰之士,当然其他事情刘琮并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