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雄起澳洲 > 第五百六十四章 行政制度改革(六)移民安置

第五百六十四章 行政制度改革(六)移民安置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大明的移民安置工作,也同步进行。

    到底是总统指导、内阁安排。那各级行政机构的重视程度、安置效率,都远非南洋一地能比。很多滞留在交趾省的难民,就在大明紧急征调商用船只的情况下,大批量的安置到北马省、吕宋省、锡兰省等地。

    并且为保证足够的粮食供应,大明对原来的粮食限购政策,进一步收紧。所囊括的范围,也包括所有在大明境内生活的居民。像之前被排除的公民、人民两个等级的民众,就收紧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的购粮标准。

    至于生活在大明的外籍人士、未入籍的移民、获得国民资格的新移民,都不再发放粮票。粮食供应,也由之前的任意购买变成定点购粮。

    具体的作法,就是以大明农业司辖属的各个粮站为中心,对周边辖区的特定人群进行售粮。购买时,不仅要出示身份证明,还要按照市价,缴纳一定的钱款。

    当然,身份证明是最主要的。如果不是这个辖区的居民,那该粮站,是不能将粮食卖给他。否则违例,无论是该粮站还是购粮者,都要受到严惩。

    这样从源头上,消除了购粮者趁各个粮站的售粮不同、价格差异等特殊状况,而大肆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大明的粮食紧张状况,也因此而有所缓解。

    为了保证整个粮食买卖环节的公正、透明,大明还命司检机关,全面落实立信访、举报制度。一旦查明违规事例,就严惩不贷。

    不过特别说明的是,大明此论粮食限购,只针对大米、小麦两种国家战略储备粮食。像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杂粮,都不包括在内。

    所以民众即使买不到主粮,也能买杂粮充饥。

    只是相对主粮的价格,杂粮的市价,普遍较高。也是大明的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杂粮的种植面积不大,大米、小麦又是大明民众,普遍习惯的主粮。

    因此现阶段,大明市场上的杂粮,有多半是从国外购买。

    再加上这时代,水陆交通工具的效率,都比较低下。储藏保存技术,又比较落后。使得运输过程中,不仅耗时长,还损耗高。

    稍稍经历几场风雨,这些杂粮不是霉变就是发芽。食用的话,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杂粮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但如今随着二轮粮食限购政策的公布,杂粮的购买率,势必大增。社会上的粮食缺口,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无形中,加速了民众饮食习惯的转变。

    说起来,也是大明之前的粮食政策,实在太好了。

    以为所有人,都应该吃白米饭、小麦粉。所以一直以来,都以官方定价的方式,让普通民众,买得起粮食。就是有差额,也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市价。

    使得很多新来的移民,都改变了从前吃糠皮、野菜、陈年旧米的饮食习惯。

    现在突然让他们放弃可口的主粮,心下肯定不愿。

    到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过惯了好日子,就不习惯差生活了。

    但不习惯到习惯,终究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且那些移居大明的人,之前大多是社会底层的苦哈哈。论适应能力,是最强的。

    之所以不习惯,主要是心里比较抵触而已。

    好在大明官方,也通过《大明日报》,向民众做出了郑重承诺。表示现阶段的粮食限购,只是一时之举。等渡过难关,必定解除一系列的粮食限购政策。

    这让本来心存不满的民众,多少理解大明的苦衷。

    只是对于餐饮业来说,这轮粮食限购,是致命的。因为所有酒楼饭店,都特别加征了粮食税。转移到食客头上,消费水平,就得到进一步提高。

    客源流失,盈利大减的负面影响,势必成为餐饮业的主流。

    对此,大明只能在别的方面,稍稍降低征税标准。好使各个酒楼饭店,能挺过这个寒冬。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明将挤出来的粮食,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各个接收新移民的行省。然后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将粮食发放到新移民的手中。

    也是平常人从来都是对轻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

    所以只有让新移民们有一定的付出,才能让他们心存感激,念着大明的好。同时避免了,他们养成不劳而获的惰性习惯。

    不过因各地原住民接纳度的不同,潜在风险的高低差异,使得各省份的安置人数,也有很大的不同。

    像吕宋、西婆罗、苏门答腊、爪哇、安北、安南、安西、珍珠八省,就是大明优先安置的省份。

    其中爪哇、安南、安西三省,因早前的人口置换政策,执行得比较彻底。所以当地的原住民,少之又有。即使还有留下的,也都是甄别后的亲明分子。

    而随后迁移过来的移民,也不算多。原住民开垦出的山地、林地,有很多都得不到有效利用。算得上,地广人稀。潜在族群矛盾、利益纷争,也就不算激烈。

    当下这些新移民迁移过去,无疑更容易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当地土地的开发,也能更上一层楼。还有大明的粮食安全,也能得到充分保证。

    但是地震、洪灾、疫病等不可控的天灾,还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毕竟南洋处在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上,地震、火山活动频繁。爪哇岛、新几内亚岛上,就分布了大量火山。低烈度的地震活动,也时有发生。

    为此,大明在这些地区,针对性的建设防震型或轻型木质房屋。使得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

    除此以外,这些岛屿大多分布在赤道南北纬十度之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算得上全天候降雨。洪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也就伴随着移民对自然环境的开发,而逐渐加剧。

    所以综合来看,天灾才是新移民首要克服的难题。

    (感谢七月寒冰的月票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