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雄起澳洲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战火暂熄(二)上国欢心

第四百五十九章 战火暂熄(二)上国欢心

    但面上,她还是装得不甚在意,淡然道:“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南丹那沙林,在上次暹缅之战,就已经割让给暹罗了吧?”。

    “这-这个--”,缅方代表就要解释。但夏冰毫不理会,自顾自道:“既然已在和约上,放弃对南丹那沙林的统治权。怎么现在,又要指手画脚呢?难道说,我们大明做什么,都要听缅甸的吩咐不成?”。

    越往后说,夏冰的语气越重。缅方代表,也是越来越心悸。因为夏冰说变脸就变脸,让他压力很大。便连连赔笑道:“误会了!误会了!我们缅甸,没想插手大明的事情。只是这南丹那沙林,原是顿逊国故地。自建立以来,就长期臣服于缅甸。如今虽割·让出来了,但当地百姓,还是心向缅甸王师的。

    现在这么说,我只想代表缅方,断了当地百姓的念想,让上国实行德行教化。”。面对夏冰这样油盐不进的女人,缅方代表情不自禁的压力山大。

    只是他脑子还算清醒,这解释,也说得过去。但夏冰仍旧不为所动,语气冷淡道:“我们大明从来都是文明之国,多少百姓,都漂洋过海接受大明的教化。这里面的缅人,可不少呢!

    且据我所知,丹那沙林之前,有个顿逊国。不仅臣服过缅甸,还先后臣服了暹罗的泰可泰王国和阿瑜陀耶王国。论时间,比缅甸都要早很多年呢。

    怎么你一定认为,当地百姓还心向缅甸呢?”。

    这顿逊的小国,很多年前就不复存在了。曾经的国民,也相继被同化。而且当地的缅人,在数量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土生土长的克伦人,与其分庭抗礼。

    在移民大潮下,紧靠海岸的南丹那沙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移民输地。不论缅人还是克伦人,都乘坐移民船,前往大明安家落户。所以这心向缅甸,听着就像无·稽之谈。

    缅方代表被这样质问着,也涨红了脸。便赶紧端起茶盏,假装喝水。夏冰见此,也没有咄咄逼人,接着道:“至于开放移民接收点的事情,我还要和领长和部长们商量。但我可以提醒你,对大明来说,在缅甸设立移民接收点,就好比鸡肋!

    尤其是眼下,源源不断的清国移民,涌入越南境内。给大明的移民安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妨碍。所以你所说的条件,我们大明都很难心动。”。

    夏冰说的也是实情。当前越南的清国移民,已让大明头疼不已。若再在清缅边境,设立更多的移民接收点。那庞大的移民基数,绝对会让大明的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因此缅甸现在提出的条件,倒真如鸡肋。不过在大明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后,这条件,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夏冰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表现得很不在意。

    反正谈判嘛!越是在意,对方反而越待价而沽。夏冰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缅方代表见了,心里则是沉甸甸的。如果夏冰表现得有一丝在意的话,他都会轻松一二。因为缅甸能拿出的条件不多,让大明改变立场,也就相对较难。

    灭亡暹罗的大好时机,则白白流失。作为由来已久的死对头,缅甸是肯定要有所作为的。所以缅方代表,才那么急切想要破坏和谈。上次故意在饭店闹事,就是存心拉低大明对暹罗的印象。

    抱着失意的心思,缅方代表走出了外交司分部。他感觉自己的双腿,都是虚浮的。

    与其相比,暹罗的依刹罗颂吞王子,则大为满意。虽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总算躲过了灭国之祸。且古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暹罗现在败了,未来未必没有机会赢回来。所以一时的利益得失,不能太过在意。

    万象、真腊等国,则基本上是打酱油的角色。他们拜访大明,也都是听大明的下一步指示。到底国小势薄,他们能得到什么,都取决于大明想让他们得到什么。不然以暹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绝对会让他们这些小国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最开始,暹缅两国,都打算将东边五国排除在外的。若不是大明强硬要求五国加入进来,他们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正是这个道理,他们对大明,表现得十分恭顺和言听计从。

    夏冰也一一接见了他们,并表示大明为谈判的事情,非常焦虑。小国使者们,则都尽心尽力的表示,愿意为上国分忧。然后夏冰又说,暹罗能争取到的利益是有限的,分摊下去,很容易利益不均。

    为了保证公平,还需要好好考虑。不过也提醒了各位使者,大明会以己方和各国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利益的最终分配。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要想让大明保证为自己争取权利,就要尽力让大明相信,己方与大明的关系,十分亲切友好。

    至于怎么相信,自然看各国本事了。

    于是各国代表,立即和国内沟通。并用自己最大的职权,来讨大明的欢心。行动最快的,是真腊使者。无偿捐献二十万担粮食,低价售卖四十万担粮食给大明。

    也是真腊和大明的贸易往来,十分便利的原因。所以真腊使者,了解到了大明的粮食困境。便想也不想,就拿出大量粮食,讨好大明。也是真腊境内降水充沛,气候适宜。所以水稻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

    虽饱受暹罗与越南的压迫,但因祸得福,国内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内战,并不多见。所以人口一直有增无减,耕田规模,也一直扩大。就是人口流出,也比暹罗与缅甸要少得多。

    并且因越南、暹罗等国的战乱,暹罗的人口,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充。这粮食,也就收获颇丰。

    但一下子拿这么多出来,真腊还是有些吃不消。大明也有所体谅!便低价售卖一大批退役火器,算是抵消粮食的部分钱款。这让其他小国看着,都争相给大明送钱送粮,巩固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