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晋砺 > 第一八二章 再见伊人

第一八二章 再见伊人

    好!有事没事,都不干金墉城的事了!

    我关于许昌宫的判断是正确的,一切预备,没有白费!

    而且,送太子之许昌宫,“污名化”皇后以及传言“殿中人欲废皇后、迎太子”的那班人却未必能够早早想到,则我不论对皇后还是对那班人,都有了周转腾挪的余地了!

    正常情形下,废太子总要在金墉城呆上个把月乃至更长时间,才会“移宫”,皇后一方,如此迫不急待,说明,他们已听到了“殿中人欲废皇后、迎太子”的传言,已不敢将废太子继续摆在洛阳扎人眼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皇后没生出“早除太子、以绝众望”的念头,甚至,她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是可能的。

    但是,她不能在金墉城对废太子下手。

    还是那句话——太扎眼了!肘腋之下,很难用“急病暴薨”一类藉口搪塞群臣,一定会有人要求勘验检视,如果漏了陷,麻烦就大了。

    所以,我这口气透过了,得赶紧加快行动,半天都不敢耽搁了!

    当天上午,何天即出城,拜会文鸯兄弟。

    听了何天的打算,文鸯眼中,精光大盛,随即慨然应诺!

    但何天提出,能否“召集旧部、共襄义举”?文鸯就为难了。

    当年,父亲文钦为诸葛诞所杀之时,文鸯、文虎领兵在寿春小城,听闻噩耗,欲勒兵向大城,但帐下将士不肯从命——这是自然的,文氏兄弟带领的,不是文氏旧部,而是东吴的兵,东吴是来救援诸葛诞的,又怎肯为文氏攻打诸葛诞呢?

    文氏旧部,彼时,都在文钦帐下。

    文鸯兄弟无可奈何,“逾城单走”,也即是说,他俩是只身投降司马昭的,没带出来任何自己的班底。

    这一仗打完了,自然也有些星散的文氏旧部来投少主,但彼时,文氏兄弟在魏的地位,极其尴尬,他们是叛而复降之人,深为魏人厌恶,复降之初,“军吏请杀之”,若不是司马昭要用他俩动摇寿春军心,他俩的脑袋,早就不在脖子上了,以此,并不敢收留这些旧部。

    多年之后,仓促之间,想联络上这班人,几无可能。

    再者说了,文鸯兄弟自己,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所谓“旧部”,其实都是父亲的“旧部”,每个人的年纪,都比他们俩大,有的还大很多,就联络上了,老弱病残,如何堪用?

    真正堪用的,是打秃发树机能时的“旧部”。

    但武帝用文鸯于西北,是“空降”,文鸯统带的,都是当地的兵,既一起出生入死,自然也就有了同生共死的情分,但是,毕竟为时不长,大捷之后,文鸯即被调离西北,入京等候“东夷校尉”的正式任命,一等,十数年也。

    这十数年间,如前文所述,文鸯深自韬晦,不接朝士,旧部来拜,也是能不见、就不见,久而久之,彼此也就没有什么联络了。

    SO,仓促之间,联络上他们,也是很困难的。

    而且,最关健的,何天要做的事情,其实可算是“谋逆”,即便联络上了这班“旧部”,又怎晓得人家肯不肯冒这种夷三族的大险?

    又不是打家劫舍。

    “打劫”的,可是废太子呀!

    “不肯”还算是好的,万一,有人心隔肚皮的,跑去出首呢?

    毕竟,“同生共死的情分”维持的时间不长,之后,十数年了也不联络,“恩义”有限呐!

    所以,文鸯能提供的人手,只有三个——兄弟俩,加个墨姑。

    何天心说,好嘛,之前还指望您替我组织一支“私军”,护送俺逃到江南去做大地主呢。

    当然啦,若不是“谋逆”,仅仅是做护卫,时间又充裕的话,联络旧部,组织“私军”,或者不是不可能。

    无论如何,俺目下的人手,不过就这几个——

    文氏三个,李秀一个,邓老师傅一个,俺自己一个,洛瑰、鹿会两个,哦,再加个郭猗,以及一个内应,那个叫丁乙的。

    拢共十个。

    远远不够呀!

    思来想去,何天最终决定,向她求援。

    我累她已太深、太过,或者,不该再拖她入此大险之局,可是,这件事如果办不下来,太子终于被害,后果就是如前所述,魔匣大开,大乱之门,再也没有关上的可能。

    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我是为国家,也是为了她。

    *

    她会见我吗?

    何天没有任何把握。

    两年半前的那封信,她拆都没拆开,就退了回来。

    如果她还是不肯见呢?

    何天苦笑:那就只好硬闯了。

    无礼之甚,可是,没有别的法子了。

    何天在门房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期间,一直没有人出来回复,主人见他还是不见他。

    可见主人的纠结。

    何天也就一直静静等候。

    终于,一个小鬟出来了,敛衽,“劳何侯久候,请随婢子来罢。”

    何天几乎失态,他努力控制自己,平静的点点头,“有劳!”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走进她的家里。

    见到她的第一眼,何天恍惚有这两年多来之种种不过是自己做的一个梦,现在,梦刚刚醒过来,眼前之人,同第一次见面之时,竟没有任何分别——

    一身白素,不配翠饰,如月华流水,烟笼杨柳,直非……人间气象。

    神色平静,一双眸曈,两泓秋水,雾气朦胧,水深水浅,有无波澜,皆不可辨。

    何天长揖,“握瑜。”

    伊人没有立即回礼,过了片刻,敛衽,“云鹤。”

    何天鼻酸眼热,几乎就要落泪!

    但他终于控制住了自己。

    二人默默对坐,一直没人再说第三个字,直到铫子里的水开了,“咕嘟咕嘟”的声音,打破了异样的宁静。

    然后,卫瑾冲水、泡茶,亦如二人第一次见面时一样。

    一切亲力亲为,侍婢一直没有再出现。

    终于,何天开口了,未再做任何寒暄、叙旧语,平静的、将自己“复太子”的计划,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卫瑾默然不语。

    臻首微垂,长长的睫毛盖住了眼眸。

    何天抿了抿嘴唇,正想婉转表达“人手不足、请求支援”之意,卫瑾抬头。

    眸瞳中的雾气已散,明亮无比,“你要多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