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那些年 > 第二十六章 陈桥兵变

第二十六章 陈桥兵变

    小木牌的事件继续升温。

    柴荣一死,小木牌的事并没有就此打住,狗仔队们就喜欢捕风捉影,传递小道消息。“点检做天子”的传言,在京城开封越传越邪乎,似乎就是接下来的天气预报。

    “点检都换人了,怎么传言还存在呢?”

    赵匡胤心里很是矛盾,这就等于自己天天背着个锅在做事。人人都想做皇帝,他打心眼里不想造自己大哥柴荣的反,废幼帝自立,他没这么想,或是暂时还没想好。

    可是人言可畏,传言似虎。人无害虎意,虎却能吃人。

    为什么南方的人家,会在房梁正中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就是害怕哪个人舌头长乱讲话,一语成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每天上朝,面对年幼的恭帝和符太后,赵匡胤毕恭毕敬,生怕哪里做得不到位,被大臣们拿住小辫子。符太后越是平静,赵匡胤的心里越是暗潮涌动。

    我们敢肯定地说,如果还是柴荣当皇上,赵匡胤一定会兢兢业业干到老,然后光荣退休,颐养天年,死了葬在柴荣旁边。

    没了柴荣的大周,已经彻底关闭了天下一统模式,自己很难再回到那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战场。

    历史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假设,没有如果。

    赵匡胤现在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京城到处都是老柴家的耳线,哪一天小符太后不耐烦了,自己一家老小,着实前途未卜,命运堪忧。

    反,对不起仁兄柴荣的信任和委托,自己毕竟是托孤的老臣。

    不反,就是抛弃自己多年拼死拼活挣来的一身戎装,富贵荣华。放弃,他真的办不到,放弃之后,面临的或许还有一个后果,那就是被满门抄斩。

    按照五代时期当皇帝的公式惯例,武将若是掌控国家主力军,只要想做皇帝,那是易如反掌,废帝自立就可以了。

    十年前,太祖郭威取代后汉的时候,赵匡胤是全程参与的。

    郭威的称帝过程是:先让手下将领发了假情报,说契丹南下进犯。然后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到了澶州,将士们发生兵变,郭威黄旗加身,被拥立为帝,回京,夺权登基。

    出来混是要还的。郭威是否会想到,十年后,有人会将他的称帝过程重新演绎一遍。

    嗜欲深者天机浅。这时候,人心里面是最空虚的。

    赵匡胤想了很多,骑泥马时的年少轻狂,大闹勾栏院的豪气,王彦超的冷漠,张桂英的火热,瓜田老伯、襄阳老僧的仗义,赌输华山的无奈,京娘那种期盼的眼神,高辛庙的占卜,滁州城下淋雨的老父亲,他又想到那些为了生计流浪街头的难民,楚州城女尸身下吃奶的婴儿,他觉得自己有种责任,他和大哥柴荣不同的一种责任,他应该担当起来,为自己,也为了天下苍生。

    赵匡胤发现自己一天也离不开苗广义、赵普、郑恩、石守信、高怀德这些兄弟。

    ◆遭妹追打

    显德七年(960)大年初一,早朝。

    文武百官正互贺新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边关的战报就到了,北汉联合契丹兴兵南下,犯我边境。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派赵匡胤统率大军北上御敌。理由很简单,因为,辽兵害怕赵匡胤。

    小符太后准奏。

    赵匡胤出班奏道:“臣所领禁军不过五千人,兵少将寡,无法抵御联军的铁骑。”

    范质、王溥、魏仁浦又和太后紧急商议,为了江山无恙,黎民安康,决定授予赵匡胤虎符,可以调动全国兵马,北上御敌。

    大过年的,整个开封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可是有一个人心里面却是乱得不行,那就是赵匡胤。

    “点检做天子”,荣登东京960年年度流行语的榜首,人们见面打招呼,除了“恭喜发财”,就是“点检做天子”。

    这句话就像针扎在赵匡胤的心坎上,走一步都疼,不走也疼。

    和他有着一样焦虑的,还有那些富户大贾。他们似乎预感到要变天了,为了保住财产,有些人已经开始举家搬迁,到外地去避灾。

    此时正是那种“欲出未出”的日出时刻。

    走在街上,望着初升的太阳,赵匡胤心中不吐不快,此时此刻,禁不住吟诗一首: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下了朝,赵匡胤心中有点慌乱,此次带兵北上,检验传言真假的时刻即将来临。

    他信步走到厨房,妹妹正忙着包饺子。

    匡胤道:“现在京城的人到处都在传‘点检做天子’的谣言,小妹怎么看,能否跟哥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

    老赵家一门出龙子,也出虎女。

    妹妹一听哥哥这么问,顿时怒火上升,她忍着怒气唤匡胤道:“二哥,你附耳过来,我告诉你。”

    匡胤真的走上前,想听听她有什么高见。

    谁知妹妹抄起擀面杖,照着匡胤的屁股就是一下子,呵斥道:“大丈夫遇事不能自己做主,还要跑回家吓唬女人孩子,这算是什么本事?”

    紧接着又举起擀面杖,匡胤有些尴尬,他笑着躲开了,“妹妹言之在理!”

    赵匡胤披挂整齐,飞马来到禁军大营。

    十万大军早已列队完毕,等待他的检阅。

    ◆天上有两个太阳

    正月初三,赵匡胤率领大军离开东京城。

    为什么会选在这一天出征?

    因为苗广义道长要演一出大戏。想当年,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孟德八十万兵。今天自己要借来一个太阳,助赵匡胤开创三百年盛世太平。

    但见他,头戴簪缨,脚踏云鞋,身着羽衣绣袍,手摇羽扇,飘逸轻盈,仙气十足,乍一看,还以为诸葛重生。

    玄玄玄,妙妙妙,入玄门,做老道。

    乐自在,任逍遥。升紫府,上琼宵。

    玄中妙,妙中玄,打破玄机玄通妙,

    一性圆明若看破,与我出家当老道。

    临近中午时候,天空中出现两个太阳,一黑一白,相互叠加,处于互相搏杀的状态。

    史载:“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

    道长苗广义骑着马和楚昭甫,走在一起。

    楚昭辅,字拱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年轻时在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帐下任职,以才华著称,跟赵普是好哥们,经赵普引荐,加入赵氏集团,成为赵匡胤的亲信幕僚。

    虽然没有锣鼓喧天,没有脚踏七星,书符咒水,急急如律令,大戏还是如期的开始了!

    苗广义指着天空说道:“楚先生,你快看。”

    楚昭甫仰头向天空望去,“啊”的一声惊呼,喊道:“大家快看,天上有两个太阳。”

    将士们纷纷抬头往天上望去,无不讶异,十万大军纷纷手搭凉棚,目不转睛望着天上的太阳。

    “天有二日,这是凶还是吉?道长你怎么看!”

    苗广义指着天空对众人道:“所谓‘天无二日’,现在天上有两个太阳,一日克一日,要出新天子,天有二日乃是世有二主之兆,这是天命。”

    这“天命”之言很快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播到整个队伍,军心开始躁动起来。

    加上“点检做天子”的传言,所有人都相信,这天下要换新主人了。

    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气现象,让苗广义给遇上了,也猜到了。

    世上总有些事情是以巧合的方式出现的,其实这就是天意。

    苗道长和楚先生都说了,“一日克一日,当出新天子”,在广大的军士眼里,点检赵匡胤俨然天意有赐,授命有兆。

    上天给了人有限的力量,也给了人无限的欲望。

    历史终于在苗广义、赵普、楚昭辅等人的精心策划下,一步一步走向着那个“点检做天子”的谶语,走向应有的宿命。

    ◆兵变陈桥驿

    此时的东京城,也刮起了“出征之日,点检为天子”的谣言传闻。

    显然是有人煽风点火,为某些人某些事大造声势。

    至于是谁,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

    朝中文武百官,个个面面相觑,想着如何站队,如何保家,如何安身立命。

    宰相范质有些后悔,也有些无奈,百无一用是书生,太多的时候,枪杆子压倒笔杆子。此时此刻,也只能静观其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当夜,后周大军在距离开封东北不远处的陈桥驿安营扎寨。

    赵普和楚昭辅的亲信,开始在军中,发表激情演说:

    “当今皇上年幼,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血染沙场,又有谁知道呢?不如拥立赵匡胤做天子,拥立之功,必得封赏,可以安顿一家老小,再去北征,岂不更好。”

    士兵们的高涨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一部分将领,开始聚集在一起,密谋如何“立点检做天子”。

    他们先找到赵普和楚昭辅,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二人把头摇的跟拨浪鼓子似的,“不行!不行!”。将领们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离开。

    可是,密谋造反这是“掉脑袋诛九族”的大罪,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事既然已经做了,就没有后悔可言。

    将领们只得再次回来。

    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由于当晚酒喝得有点多,正在酣睡”。

    一将领道:“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赵普道:“太尉赤忠,必不汝赦。”就是说赵匡胤对大周皇帝绝对是忠诚的,如果他酒醒后,肯定不会赦免你们。

    有些胆小的将领,听赵普这么说,心里面开始打退堂鼓;那些胆大的,根本不理会赵普怎么说,他们是铁了心了要,要“立点检做天子”。

    赵普道:“如果要‘立点检做天子’,有一条你们必须做到,否则免谈。”赵普终于开了口,众将一看有戏,都点头答应,愿意听赵普的。

    赵普道:“你们先回去管好你们的手下,回京后,一定不要发生烧杀抢掠的事,‘违命令者死罪’,一定要保障京城不能出乱子。”

    赵普知道,每次改朝换代,必定要发生流血事件,京城如果一乱,天下就会大乱,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就会打进京城来抢皇帝宝座,到那时候,就不好办了。

    众将领都拍着胸脯向赵普作了保证,赵普一看这事成了,就让这些将领分头去准备了。

    接着,赵普做了三件事。

    一、派人把赵匡胤的家小保护起来;

    二、派出赵匡胤的心腹爱将郭廷斌秘密返回开封城,和驻守京师的石守信、王审琦秘密约定,作为内应,迎接赵匡胤进城,一切都做的天衣无缝。

    三、确定“立点检做天子”的下一步行动方案,为所有支持拥戴的将领,做明确的分工。

    这些将领都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或许是故意不写的。

    ◆黄袍加身

    正月初四一早,天还未亮,赵匡胤“酒醉未醒”,尚在睡梦当中。大腕总是这样的从容,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一大批将校,呼喊着“点检做天子”的口号,开始在中军帐外集结。

    赵普会同郑恩、潘美等几员大将冲进中军帐,将赵匡胤推醒,拥出大帐。

    众将齐声高呼:“军中无主,请点检做皇帝。”

    这时,冲上来几个人,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

    赵普、郑恩、潘美、楚昭甫等人,抢先跪倒,口称“万岁”,众将跟着纷纷跪倒,山呼万岁,这动静几乎快把这中军帐给震塌了。

    赵匡胤揉了揉眼睛,显得有些无奈,正色道:“你们这些人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发出的号令,你们愿意听吗?”

    众将一致表示,愿意惟命是从。

    推也不能推,让也不能让。

    有道是“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天道无亲,唯与善人。”做事要循天理,更要顺人心。

    一味地忍让,换来的可能就是无尽的痛苦和灭顶之灾。

    赵匡胤道:“尔等愿意听我号令,我权且做这个天子,否则的话,我就不能当这个皇上。”

    当即宣布三大铁律:

    一、大军到达开封后,必须秋毫无犯;

    二、不得惊犯符太后和小皇帝,不得侵凌各位公卿大臣;

    三、不得侵掠朝市府库;

    以上三条,务必严格遵守,违命者斩!

    众将士齐声应诺。

    看看再无异议,赵匡胤正式接受众将士的跪拜。

    “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喊声一时震动四野,山河共鸣,日月同辉。

    赵匡胤宣布,整饬装备,回师开封。

    史籍上对于陈桥兵变,把赵匡胤装扮成一个无辜的,被逼无奈下的一场改朝换代军事行动。实际上这是赵氏集团蓄谋已久的一场军事政变,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来的江山,无论如何洗白,都摆脱不了“国贼篡政”的不良记录。

    曹操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二十几年,没敢自己称帝,就是不想担负“乱臣贼子”的骂名。明代岳正有诗为证:

    仓卒陈桥事变时,都知不与恐难辞。

    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

    大军初三出城,初四回城,都城守备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早已得到消息,赵匡胤大军一到,他们立即派人打开仁和门。

    大军入城,秋毫无犯,除了留下一些做善后工作的将领和少数士兵,其余的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自回到原来的军营。

    搞定了军队,接着就是要搞定百官。擒贼先擒王,百官之首就两个人范质和王溥。

    大将潘美快马飞奔皇宫,通知正在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赵匡胤做了天子,大家快去朝拜。

    艺高人胆大,孤身闯皇宫,无视大内护卫,潘美绝对是好样的!

    文武百官开始还有些慌乱,当他们看到只有潘美一人前来,喊他们去开会,很快他们心里就平定下来,反正都是打工,跟谁干不是干呢!

    侍卫亲军司副都指挥使韩通,惊闻兵变,从内廷飞马而出。

    刚到家门口,就被负责维持京城治安的军校王彦升追上,一刀毙命,接着王彦升又灭了韩通一门。

    整个改朝换代,这是这一天里开封城所发生的唯一的一场流血事件。

    赵匡胤回到自己的点检办公室,很快,大将潘美就把范质、王溥和魏仁浦三位宰相大人带到赵匡胤面前。

    赵匡胤道:“世宗待我恩义深重,现在我被将士们逼着当了这个皇帝,你们说该怎么办?”

    在铁甲环伺之下,范质、王溥不知该怎么回答。

    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吼道:“我们大家今天,一定要请点检做天子!”众将附和。

    王溥吓得赶快跪倒,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向上磕头,范质和魏仁浦一看,我也磕头吧,向赵匡胤行了跪拜之礼。

    随着宰相们的这一跪拜,赵匡胤离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就只剩差最后一道程序——禅让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