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毒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春天的清凉早已经被夏日的炎热驱走。
如今的荒地,经过一个多月的发展,早已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原本的杂草岩石地面都已经被水泥覆盖,干净整洁,有了几分现代化的味道。
一座座工厂错落有致的罗列其中,房顶烟囱中释放着浓淡不一的工业废气。
水泥工厂、玻璃工厂、火枪火炮工厂(以下称兵工厂)、科研所、酿酒工厂、镜子工厂、军队校场等一系列建筑。
还有一座小型的钢铁厂,使用土法高炉炼钢,技术要比清朝的先进的多。
基本上能达到月两千吨生铁以及三百吨钢的产量。
为此秦梁还特地的将荒地附近没有被发掘的铁矿以及煤矿都买了下来,以满足目前荒地发展的需求。
日后发展壮大了,秦梁自然不会将工厂设立在这里。
毕竟京城是清朝的国都,秦梁可不想京城变得如同前世那般。
其余各种稀有金属的矿产,秦梁也都没有放过,留着以后研发合金或者其余工业材料做准备。
当然,员工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建筑也没有落下。
由于员工上下班需要从家中到荒地来回赶趟,极为不方便,所以秦梁便修建了员工宿舍。
包吃包住,生产效率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兵工厂建立后,秦梁彻底的将军器局那一帮子火枪、火炮工坊的工匠都挖了过来。
庞大山他也没有忘记。
这可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放在前世,起码是一个工程师级别的。
燧发枪方面,庞小山成功的设计出了一款可以用于实战的优良燧发枪。
最远射程两百米,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
为了褒奖庞小山,以及激励其余的工匠,秦梁不仅赏了他五百两银子,还特地将这款燧发枪以庞小山的名字命名为“小山”燧发枪。
并且他还宣布,只要谁成功的研究出新的发明,也会以这种方式嘉奖他。
这下可彻底的激发了工匠们的研发热情。
没想到还真的有人给了他惊喜,竟然奇思妙想的将颗粒黑火药给鼓捣了出来。
此人才名叫郭俞,年过中旬,曾经还是一名雍正年间的秀才哩!
但也只限于秀才。
郭俞尝试着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却屡屡碰壁。
机缘巧合之下,还年轻的他接触到了一本书名叫《天工开物》的科学技术著作,是明崇祯年间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
当时郭俞便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彻底着迷了。
从此郭俞将全部的热爱都投入到了科学发明中。
但科学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郭俞只不过一个小小秀才,家中的银两也早就被他考功名时挥霍的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钱来供他搞这些。
迫于家中老母亲身体病危,再加上对科学的痴迷,郭俞便托人将自己介绍进了军器局。
起初他还因为在军器局中发明了纸壳子弹,被工部、兵部、户部联合组成的兵器司嘉奖过。
可惜到后来,乾隆越发不注重火器,甚至连续好几年都未曾拨付一枚铜钱给火枪、火炮工坊。
这也导致郭俞从此得不到重视,一腔才华没有施展的余地,对军器局开始失望透顶。
最后迫于生计,才去外面找了份活计。
郭俞是庞大山重点给秦梁推荐的人才。
秦梁花了重金,以及各种先进的科学概念,将郭俞彻底的吸引到了科研基地。
而对方也没有让秦梁失望,成功的将颗粒黑火药给鼓捣了出来,大幅度提升了燧发枪的威力与射程。
起初,“小山”燧发枪的产量低的可怜,每月只能制造区区三百把。
要知道秦梁从军器局火枪、火炮工坊拉过来的工匠起码有两百多人,产能却是如此之低。
一方面是因为钢铁产量跟不上,再者就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太过于落后。
秦梁也去兵工厂看过,两名工匠负责一把燧发枪的制作。
从生产部件到组装,完全是由两个人完成。
不仅效率低下,制作出来的成品也没有丝毫工业的严谨所言,甚至出现了枪托粗细不一的情况。
于是秦梁便将“流水线生产”的理念教给了他们。
再加上秦梁自己建设了钢铁厂,不需要再去军器局蹭铁,产量明显增加了。
期间秦粱还抽中了燧发枪生产线(水力),一支燧发枪从部件生产到组装,仅仅需要一天时间。
系统商城上架的十条燧发枪生产线秦梁都给买了下来。
短短一个多月,战狼军那一千五百人全部列装“小山”燧发枪,并且投入到了训练当中。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就在此时,一名自称是罗府的管家前来报信,打破了秦梁继续发育的想法。
“你且仔细说来,罗兄到底出什么事了?”
秦府会客厅,秦梁正襟危坐,眉头紧锁的看着罗府的管家。
管家端起桌上茶杯喝了口茶水,缓了口气,才说道:“秦…秦大人,三天前,老爷为了让少爷独当一面,将来好继承桃花酒庄,便让我协助他,带着船队出海,护送一批桃花酿前往倭国交易。
哪曾想,就在货物全都搬上货船时,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帮穷凶极恶的倭寇,乘着几十艘小帆船便赶到码头上,二话不说,见人就杀。
货船被他们劫走,少爷也被掳走了。
起初大家都以为少爷性命堪忧,但这群天杀的倭寇没有加害他,而是乘机威胁老爷,让老爷花一千万两银子去赎回少爷,否则就杀了少爷。
可我们罗府哪里一下子拿的出这么多流动资金啊,老爷没有办法,只能借口筹措资金,拖延住倭寇十天半个月。
我也是经常听少爷回来后的那一段经常提起秦大人,再加上最近您的名声在整个京畿地区都十分响亮。
所以我才想着求您,救救我家少爷吧。”
管家说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使劲的朝着秦梁磕头。
这下可把秦梁惊的不轻,赶忙起身上前去扶:“可使不得,罗兄是我的朋友,他有难我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你先起来吧。”
闻言,管家猛的抬起头,老泪纵横的脸上瞬间变露出喜色。
“多谢秦大人,多些秦大人!”管家连忙拱手作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