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五胡烽烟 > 0359 又是一年末

0359 又是一年末

    谢道韫成功的被说服了,两个理由每一个都是她无法拒绝的。

    士族出身的她很在乎名声,千古一后什么的且不去说,真把医疗体系搞起来了她的声望绝对一时无两,放在历史上也排在前列。

    医疗兵的建立,确实能减少士兵的伤亡,从另一方面增强了唐国的实力。

    见她被说服文易也很高兴,因为缺少有足够能力的人主持大局,医疗体系的推广很不理想。

    前面几年都是他亲自负责的,那时候人口少国土面积小,国家的事情也少,他能抽出精力去抓这个事情,现在真的没那么多精力了。

    缺少了他的主持,可以说医疗体系建设五年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了,到现在还在吃五年前留下的老本。

    医学院那边的进展倒是很快,在很多疾病上接连突破,尤其是外科手术方面的进展非常的突出。

    但这些医术对专业性的要求太高了,不经过专门培训是没办法施展的。

    可以说,医学院里的医术和外面的医术,完全是两个世界。现在需要一个得力的人主持大局,把这些医术推广出去。

    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医生。

    医疗兵体系需要医生,未来统一天下需要的医生更多,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把体系建好。

    将来可以利用体系的优势,源源不断的培养更多的医生。

    谢道韫的能力毋庸置疑,绝对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而且她身份特殊,亲自主持这件事情也可以凸显出国家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所以在一次会议上,文易宣布由王后亲自负责医疗体系建设工作,各部门必须配合她的工作。

    对这个决定朝中并没有什么人反对,比起之前她插手军事,现在主持医疗体系建设又算的了什么。

    甚至很多阴谋论者已经脑补出了一场大戏,什么大王收回了王后的军权,给了她医疗体系作为补偿。

    还有人怀疑这是对她去探亲的惩罚之类的。

    但不管别人怎么想,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谢道韫雷厉风行马上就开始了对医疗体系的整顿。

    ……

    年底往往是最忙的时候,各种结算、数据汇总、工作报告、明年的工作计划等等,都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来。

    虽然朝廷有五年工作计划,但这是大方针上的计划,各个部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

    军队计划比较简单,明年扩军到十万,骑兵扩充到一个旅,改造替换更多的老式战舰等。

    其他各部门也都做出了计划,但总体来说都在意料之内,并没有什么大的革新和改动。

    唯独周启,再次上奏准备对学政体系进行大改革。

    “经过九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三十岁以下国民的扫盲工作,三十岁以上扫盲工作也完成了近七成……”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露出喜色,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成就,足以自傲。

    这一段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们作为参与之人,都与有荣焉。

    文易高兴的道:“此皆诸位之功也,尤其是礼部和国子监功劳更大,当重赏。”

    古义和周启一起道:“谢大王。”

    然后周启继续说道:“中学部也已经建设完毕,每个乡至少有两所中学,接下来我们会在人口稠密地区修建更多的中学。”

    “第一批入学的中学生也即将毕业。但他们如何安置他们还需朝廷拿出意见。”

    “如果放任他们回家种田就浪费了这许多年的培养,若让他们做官,一来年岁还小,二来学问也不深,恐怕力有未逮。”

    “若全部收录进入大学……我们的大学部还未组建完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无法收录如此多的学生。该如何处置,还请大王定夺。”

    文易这才想起前两年培养老师组建中学部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第一批中学生就毕业了。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至于安置工作完全不用担心,他现在就缺这种年轻基础好的学生。

    “你们的想法存在巨大的问题,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学习知识本领首先是为了生存,其次是为了明礼……想施展抱负不一定非要当官。”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值得去做,不论哪一行,做好了一样能造福国家和人民。”

    眼见很多人都不以为然,文易也很无奈,这种想法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扭转的。

    知道说再多都没用,干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处理办法。

    “博物院需要大量的学生,挑选算学基础较好,对格物感兴趣的人去那里进学。”

    博物院院长丁墨彦没想到这么好的事情会落到自己头上,正为人手发愁的他高兴的道:

    “谢大王,我们一定倾囊相授,为国培养人才。”

    文易道:“我相信诸位,这些学子就交给你们了。”

    “医学院那边也需要大量的后备人才,从这些学子里挑选一部分愿意学医的人送到医学院学习。”

    “近些年我们连续扩军,军官存在大量缺口,招募一部分去军校读书……剩下的部分大学部应该能招收吧?”

    周启苦笑道:“如此一来,恐怕就剩不下几个人了。”

    但随后他脸色一正道:“然,前几批中学生数量较少还能如此分配,过几年毕业人数会越来越多。”

    “且现在蒙学新生基本都是五六岁的稚童,他们就算中学毕业也才十一二岁,少不经事……到时候该如何安置?”

    “所以臣以为当早作准备为好,以免到时出现问题。”

    文易点点头,道:“确实应该未雨绸缪,国子监可有什么办法?”

    周启道:“有,此正是臣今天想要上奏之事。”

    文易道:“哦,是何法?”

    周启回道:“蒙学延长至六年,中学延长至四年,如此他们毕业之后也有十五六岁,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

    “若有天赋可以考大学继续读书,若无天赋也可以去学习别的手艺,或者回家成婚。”

    文易道:“如此一来,现有的教材也要跟着改动吧?你们做好准备了吗?而且对教师的需求大增,教书先生的数量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