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第一狂士 > 第833章:一朝言语刀锋急、才堪栋梁、却成小吏

第833章:一朝言语刀锋急、才堪栋梁、却成小吏

    这个老罗正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干私活呢。

    沈渊过去一看,好家伙满桌子摆得一行行都是闪亮的鱼钩。

    这老罗又是锉刀又是磨石,正把鱼钩打磨得尖利光滑,一只只莹莹地放着光。

    一见到马智敏来了,老罗却是一愣。

    “有事找您……”马智敏一屁股坐在老罗旁边的椅子上笑着说道:“罗叔赏碗茶喝呗?”

    说着马智敏还摆手让炼心道人和沈渊、王瑞坐下。

    一看见他这么随意地跟老罗说话,沈渊就知道这俩人的关系还不错。

    “带这一大帮人来,你是有事儿啊……别动我鱼钩啊!”

    老罗起身离座,走到门边朝外大喊了一句“上茶”,然后又带着满脸的疑惑走了回来。

    沈渊在旁边看着这个老罗,就见他个子不高脸还挺长,一脸花白的胡子,大概得有五十岁上下年纪。

    老罗说话声音洪亮,大嗓门里自带着金属回音,虽然是个九品官员却穿着一身旧棉袄,两只手上满是粗厚肮脏的老茧。

    看这意思,他更像是个乡村的老铁匠,哪里像是个官儿?

    再看他桌子上那些鱼钩,沈渊却是心里暗暗吃惊。

    若是单看某一个鱼钩,也不过就是打磨得极为精致、锋利异常罢了。

    可若是把这些鱼钩摆到一起看,沈渊一眼就看出这些鱼钩的大小粗细,甚至连弧度和角度竟然全都一模一样。

    “这份手艺,可真是难得!”

    沈渊心中暗道:“可惜这样的人,却因为官场上的那一套玩儿不转,结果却弄到了这么个地步!”

    这当口,马智敏也跟老罗说清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当这个老头听说这件事和前天晚上水月禅林那件凶杀案有关,他的表情立刻就端正了许多。

    “既然有正事,那就别绕弯子了,”就见老罗看了看沈渊和炼心道人,向马智敏说道:“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尽管问!”

    “我想问问倭刀的事,”见到马智敏向自己示意,沈渊也向着老罗一拱手问道:“这种兵刃您熟悉不?”

    “倒是略知之一二……你想问什么?”

    老罗见到沈渊首先开口,知道这些人里是以这个年轻人为主,他也向沈渊回了礼。

    “像是倭刀或者类似倭刀的兵刃,现在都有谁还在使用?”

    沈渊向着老罗问道:“这个您知道吗?”

    ……“那可多了,”就见老罗想了想之后随口说道:“倭刀这种兵刃,传到咱们中土可是时日已久。”

    “再早咱就不说了,从北宋那时开始倭刀就陆续传入我国。

    因为倭刀打造精良,装饰精美,也是很多朝代我们和东瀛交易时的抢手货。”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这是北宋那时候司马光写的诗,说得就是倭刀。”

    就见老罗说道:“但是由于倭刀打制不易,价值不菲,所以从古至今就是达官贵人佩戴的玩物,在战阵上或是民间普通百姓手里,倒是少有。”

    “江湖人也很少用?”

    听到这里沈渊又追问了一句,老罗立刻点了点头说道:“沈先生所说的江湖人,可能就是民间的武者和镖师盗匪之流吧?

    他们这些人是很少用这种刀的。”

    只见老罗说道:“然后到了我朝,倭刀开始在民间渐渐多了起来。”

    “主要是因为东南倭寇大行,所以那些被我军民打死的倭寇,他们手中的刀也有流落到民间的。”

    “只不过这些倭刀,通常都被人作为收藏,用来砍人的时候倒是不多……”当他说到这里时,沈渊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想了想之后问道:“既然如此,罗先生,咱们大明军队是不是也用过仿制的倭刀?”

    听到这句话之后,就见老罗笑了笑道:“您说的那是戚继光戚少保仿制的一批倭刀,我见过!”

    “那个时候戚少保因为和倭寇作战,感于倭寇手中长刀犀利,因此对倭寇的倭刀加以改良,曾经给他的戚家军士兵做过一批。”

    “我还曾亲眼见过,那是戚少保在万历十年铸造的,上面的铭文刻着‘登州戚氏’。

    这种刀的长短和形制都和倭刀非常相似,但是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区别的。”

    只见老罗摇了摇头说道:“和东瀛倭刀相比,戚少保做的长刀重心稍稍靠后,在把手和刀尖两处也稍有差别。”

    “其实戚少保仿制的这种倭刀,倒也不是咱大明第一次。”

    只见老罗说道:“早在本朝洪武十三年,军器局制作的各类刀中就有‘倭滚刀’,正德年间兵仗局也曾一次制作过倭腰刀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

    “您打听这个,到底想问什么?”

    等老罗说到这里时,他好奇地看了看沈渊。

    这个年轻人对倭刀这么感兴趣,事无巨细都要问个清楚,他的言行也引起了老罗的兴趣。

    只见沈渊笑着说道:“罗先生有所不知,这次我们查的案子里出现了倭刀的踪迹。

    我们是想通过案件中涉及的人练习过倭刀术这件事,找到他的真实身份。”

    “所以倭刀和类似的刀都被什么人使用过,这才是我真正想问的。”

    ……老罗想了想之后,长叹了一声道:“早年间我大明仿制的倭刀,就是洪武年的那些。

    我也只看过‘兵仗局’的记录。”

    “可是因为年深日久,这些刀在军武中和武库里早就没了踪影,我也没见过实物,所以这些刀基本上不可能在这时候出现。”

    “然后离得最近的一次仿制,就是我刚才说的戚少保仿的那一批,据说少保调任冀州后,也曾经把这种长刀引入了北方边军。”

    “不过这些刀都属于军械,即便是当兵的军户手里还有,也不可能流入民间啊!”

    “至于民间用倭刀的就更少了,军械和江湖兵刃不同,咱们大明的军户不许私自流动,即使是手中有军械也只能在家里放着,随时准备长官查点检验。”

    “而民间所用的武器……”就见老罗想了想之后说道:“咱们大明在这方面有明确的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