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当首富 > 第737章 镇北大计

第737章 镇北大计

    大明危患,在北方?

    这话顿时引起了弘治皇帝等人的深思。

    几年前,大明的危患确实在北方,其中对大明威胁最大的,便是那鞑靼,瓦刺。

    只是,而今大明强盛了,北边的势力也就老实下来,对大明已然构不成威胁。

    可按照宁远这意思来看……似乎仍旧有威胁啊。

    “繁昌侯,无论是鞑靼还是瓦剌,而今已如鹌鹑般老实,何提威胁啊?”李东阳问道。

    弘治皇帝也是点头。

    在北方,已然看不到威胁,可这小子却又煞有其事的说还有危险。

    宁远却是缓缓摇头:“而今危患,确实在北方。”

    “鞑靼、瓦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朝廷对奴儿干都司的管控,弱到了极致。”

    “长期以来,奴儿干都司的诸多卫所,形容虚设。”

    “还有朵颜三卫这等二三之臣,而今大明强盛,他们便仍旧是大明的臣民,一旦大明出现纷乱,这些人就会投机倒把。”

    “另,还有野女真等,都是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综合来看,东北才是最危险的。”

    他一通解释。

    奴儿干都司,其实就是囊括了未来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疆域,而今,等若是一片荒地,还处于游牧、采捕状态下。

    所以,得开垦,得种地啊!

    要知道,这一片流域,可谓是沃野千里,良田无尽,如若操作得当,非但能稳定,还能生产出无数粮食。

    而若能让北方的百姓过上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售余粮换银子的生活,北方也就安稳了。

    弘治皇帝等人深思。

    宁远这番话,很有道理。

    自文皇帝之后,朝廷对北方的管控,确实越来越弱了。

    尤其是那朵颜三卫,近些年来,也越来越不老实,是个危患。

    “只是,北方人少,寒冷疾苦,如何……种地呢?”弘治皇帝问。

    “迁徙百姓。”宁远郑重说道。

    北方人少,地广人稀,怎么办?

    自其它地方迁徙过去,再令百姓们开垦荒地种植。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

    这可不是小事。

    所谓人离乡贱,莫说是百姓们,就算他这个君王也不例外。

    突然下令,令百姓们迁徙至北方,他们,未必愿意。

    这事儿太祖皇帝就干过,使山西的百姓迁徙湖广等地,当时还闹出不小的动静,其中最大的典故便是山西大槐树。

    有谚语说,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足以说明百姓们对故土的眷恋,以及不愿远走他乡的情怀。

    而即便百姓们不愿意迁徙,在朝廷的强势之下,也不得不离开家乡。

    那么……他弘治皇帝也要走老爷子的老路,再次干坏事?

    “可徐徐图之,诱之以利。”

    宁远说道:“而今天下,交通逐步通畅,未来更可修高速公路至北方,如此,迁徙至北方的百姓便可轻松省亲,传播迁徙北方的种种利好,使更多人迁徙,逐渐扩大北方的耕种规模。”

    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

    “北方寒冷,这地,怕是不好种吧?”刘健担忧道。

    “问题不大,种一些耐寒作物便是,交趾那边的土豆马上就成熟了,可运送部分至北方。”宁远说道。

    弘治皇帝等几人点头。

    不管此法是否有效,土豆的普及迫在眉睫,这是保证天下百姓吃饱肚子的大事。

    “也罢,你试着推行实施吧,记得,不可威逼百姓。”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视线又返回那万国图上面。

    相比于北方的危患,他更关心整个世界。

    也不知道,这世上有没有比大明更强的敌人了,若存在……怎么办呢?

    宁远得了旨意,自是轻松的离开了。

    该做的都做了,朝廷这边的危机意识也竖立起来,接下来,朝廷的动向,不出意外,会格外的重视西方乃至整个世界。

    那么,会不会派人去西方捡金子呢?

    要知道,在那边,可是有着一座金山呢!

    “好想去捡啊,可惜时间不允许。”

    宁远笑眯眯。

    而今航海技术还不行,去往西方,动辄一年半载,甚至数年,他没有那个时间与精力。

    再者,一旦要去,就要出动无数的人力,为了保证安全,规模最起码得数万人,如此庞大的舰队,支出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想到安全,他又想到了那条关键的苏伊士运河。

    要不要提前去开凿呢?

    这可是一笔长期盈利的生意。

    日后,随着航海贸易逐渐发达,四方诸国肯定是要走此水路的。

    届时,过一只船收他万两银子,比那此山是我开的拦路抢劫还要爽。

    “再等等吧!”

    宁远一声叹息。

    他确实动了心,一本万利的买卖,谁不眼馋啊?

    奈何眼下的条件不大允许啊,开凿运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点不好解决。

    还是太落后。

    “我怕不是有点飘了吧?”

    回神过来,宁远笑了笑。

    想做的事情太多了,但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首先要把经济、科技发展起来。

    没这些基础实力支持,再多的野心也都只是空想罢了。

    按下心思,他开始琢磨人口迁徙一事。

    一开始,肯定不能大批量迁徙,百姓们也未必愿意。

    而若少量迁徙,便没什么阻力了。

    譬如先迁过去一万人,给足了好处,想来百姓们还会抢着去。

    “那么……自哪里开始呢?”

    宁远想着。

    要说人口大省,首推山西,一个府县出些人,倒也无妨。

    可这里面,又要考虑到安全的问题。

    毕竟北方有点乱,若遇到危险,这些人必须要联合起来,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同一个地方调人。

    同是老乡,容易团结。

    于是,就在当日,他直接赶到了蔚县。

    再见宁远,知县乔燃自是激动不已:“呀,先生,您可来了,大家伙可都担心死您了,快请,下官这就去准备火锅。”

    一番准备,酒菜备齐。

    乔燃这才提及正事:“敢问先生,此番前来,可有要事?”

    宁远点头:“调人,去北方。”

    乔燃呼吸一顿。

    这事,有点麻烦。

    尤其是蔚县这边的诸多佃农刚刚分了地,更是不愿意离开蔚县了。

    “先生,您算无遗策,于百姓有恩,大家伙也都愿意支持您,只是这事……若用强,怕是会伤了许多人的心。”乔燃担心道。

    百姓们不可能自愿去北方。

    谁都知道,那地方寒冷疾苦,又不安稳,一个不小心,性命都可能不保。

    如此,要调人,就得用强。

    用强,就会破坏宁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