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一百一十九章:占据南沙岛【三更(3k)】

第一百一十九章:占据南沙岛【三更(3k)】

    冯双礼指挥四列纵队的队伍很快突进水寨内,朝寨墙上的海寇左右射击,只一轮排枪就击溃了寨墙上的海寇。

    肖琦麾下的兵丁和阎应元的江阴乡勇一窝蜂地往水寨内挤。饶是冯双礼已经有所准备,只排了四列纵队,两边给肖琦麾下的兵丁和阎应元的江阴乡勇腾出了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进水寨。

    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推搡,推搡造成的伤者竟然比被海寇致伤的人数还要多。庆幸的是这些被推上致伤的士卒伤情并不严重,还能继续作战。

    攻进水寨,战局的结果已经尘埃落定。

    顾三麻子显然已经是放弃了抵抗,被发现的时候还是浑身赤裸地趴在两具香艳的酮体上。

    阎应元带着江阴乡勇攻进“忠义堂”一眼就认出来顾三麻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阎应元二话没说上前一刀结果了顾三麻子。

    为害南直隶多年的顾三麻子所部海寇就此覆灭。

    冯双礼坚决执行了朱琳泽的命令,南沙岛水寨内的海寇一个不留。就算活捉来的海寇也是给新兵们练手。

    攻拔水寨的战斗在晌午之时便宣告结束,冯双礼率部打扫战场。

    “你杀心太重了。”

    战后结束之后,沈廷扬刚刚进水寨就看见几个火铳手将火铳背在身后,抽出腰刀拿五花大绑的海寇练胆。

    “若靠杀伐能平定天下,我愿杀尽天下不良人。”

    朱琳泽对此不以为意,乱世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和这些人讲什么仁慈大义都是虚的,他们只认你手上的刀。

    冯双礼带来了五十几个衣衫不整,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处处是淤伤的年轻女子,问朱琳泽如何处置。

    “这些女子都是顾三麻子从附近州县掳掠来的良家女子。”

    冯双礼有些同情地看着这些女子,刚刚从“忠义堂”将他们解救出来之时,这些女子很多都是不着片缕。

    “发些银两,遣散他们回乡吧。”朱琳泽叹道。

    沈廷扬见此情景,也不再同情那些被俘的海寇,也觉得那些海寇该杀。

    有十几个女子领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朱琳泽让罗思成将她们送上岸。

    但剩下的四十几女子却不愿意走,她们知晓朱琳泽的身份,不肯收银子纷纷跪下请求朱琳泽收留下她们,表示她们可以在南阳王府当下人伺候朱琳泽。

    朱琳泽虽是南阳王,但这么久以来也没有像样的府邸。他在竹堑府邸也就是一座宅院,也用不上这么多人。

    “这些女子落入匪寇之手,下半辈子算是毁了,王爷要是不收留她们也无处可去。”冯双礼于心不忍,他也希望朱琳泽能够收留她们,“就算回到乡里,也是要面对同乡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最终不堪忍受,或是投井自尽,或是上吊自杀。”

    说到此间,冯双礼忍不住哽咽道:“崇祯三年,属下的姐姐就是被贼匪掳走,一年后侥幸逃脱得以回乡。但逃得了贼匪的屠刀,终究还是没逃过同乡的口舌,跳井自尽。”

    “小女子祖祖辈辈世代行医为生,跟随父亲四处行医,大战刚刚结束,受伤的军爷甚多,需人照料,小女子和妹妹能照顾这些受伤的军爷,还望王爷收留。”

    一名十八九岁的女子拉着身边一个十五六的女子给朱琳泽跪下,希望朱琳泽能够收容她们姐妹二人。

    朱琳泽转念一想,虽然他麾下伤亡的兵丁不多,从竹堑带来的几个医师勉强能忙得过来。但肖琦麾下伤亡甚重,还有阎应元的江阴乡勇和南京水营的卫所兵,负伤者众多。

    其他部队除了阎应元带来了三个治跌打的江阴游医外,都没有带专门的随军医师。

    既然这些女子中有通医术之人让他们留下帮忙照料伤兵也好,女儿家照顾人也比男儿家心细。

    南京那边还有一批等待移送竹堑的流民,这些女子要是不肯还乡,后面送到竹堑也能安置,竹堑的纺织厂、被服厂等厂都招女工,那里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往,他们在哪里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讨口饭吃。

    安置完这些女子,朱琳泽开始清点此战的战利品。

    击退倭寇掳掠来的朱印船朱琳泽都看不上,只留下一艘给竹堑造船厂的船匠拆解研究,剩下的都便宜卖给了几个闽东商人。顾三麻子的这些小哨船、小舢板朱琳泽哪里看得上?直接送给了南京水营和沈廷扬。

    还能用的火炮倒是也收缴了二十来门,不过这些火炮大都是顾三麻子从附近的卫所买来的,火炮的炮身上卫所的铭文和制造工匠的名字都一清二楚。

    这些卫所军官的胆子可真肥,炮身上的铭文都不用锉刀锉掉就直接卖。想来这在大明朝也是常态,这样的官军一年后能守住江南半壁那才是见了鬼了。

    卫所出厂的炮质量并不好,朱琳泽现在在竹堑有专门的火炮制造厂,舰炮、野战炮、虎蹲炮都能造。

    除了24磅炮逆向工程的难度比较大,至今都没能够成功仿制之外,其他的炮都已经进入量产阶段。18磅炮通过这次的实战表现也够用,朱琳泽短期内也不缺火炮,这些火炮直接送给了沈廷扬和肖琦。

    除了火炮之外,还缴获一百六十杆种子岛铁炮,也就是东洋鸟铳,这些鸟铳倒还不错,但看着肖琦炙热的眼神,对这一百六十杆鸟铳望眼欲穿,朱琳泽索性做个人情将这些鸟铳都给了肖琦。

    剩下的就是金银财帛,船让了,炮也让了,金银财帛朱琳泽就不打算了让了。

    顾三麻子这些年也屯了不少家底,不然也不至于能买到附近卫所的炮。

    水寨内粮库的粮食倒不少,足足有五千多石,沈廷扬见有粮食也不客气,直接拿了两千石,剩下的粮食则是被朱琳泽拿了。

    贾昱、贾南这两个拖油瓶嚷嚷着要粮食,一直在朱琳泽耳边聒噪,朱琳泽嫌烦心勉为其难地施舍了他们三百石粮食。

    经过统计,所获的金银财帛总计有黄金五百二十两,白银四万五千八百两,棉布两千匹,绸缎三千匹,只是这些都是普通的棉布和绸缎。

    有些白银还是刚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顾三麻子昨夜突围,携带了不少金银财帛,溃退之时很多金银财帛直接给丢进了海里。浅海处的金银财帛还能打捞上来,至于比较深的地方也只能是望海兴叹了。

    朱琳泽也没独吞这笔金银,拿出其中的一万五千八百两分给肖琦、阎应元、贾昱、贾南四人,给他们抚恤伤亡的士卒。

    至于这笔钱最终是到他们的口袋里还是去往何方朱琳泽就管不着了。

    他也只能保证自己麾下伤亡的士卒能够得到抚恤。

    好在这次有友军襄助,虽然是攻坚战,朱琳泽这边的伤亡并不大,昨天登陆南沙岛南岸滩涂阵亡了三十一人,加上今天拔寨阵亡的二十七人,总计阵亡五十八人。

    考虑到这次参战的新兵比较多,这个结果朱琳泽还是能够接受。

    朱琳泽得了三万两白银,两千匹棉布和三千匹绸缎,除去抚恤金和炮弹钱,这一仗算起来还是赚的。不像上次打倭寇,一点赚头都没了。

    打扫完战场沈廷扬打算将海寇的水寨一把火给焚毁了,朱琳泽却不同意这么做。

    这次攻打南沙岛,他可不是单纯地要剿灭顾三麻子,他还看上了南沙岛这个宝地。

    朱琳泽留下一个连戍守南沙岛,同时招募附近的工匠修复受损的城墙,扩建北岸的港口,打算将南沙岛打造成一个物资集散地,以方便日后在江南地区收购丝绸运往竹堑。

    “也就这是乱世,圣上日理万机,国事忙的焦头烂额,没工夫理会你,换做是太平年月,你一个藩王不经过朝廷同意私自占岛,暗中练兵,下半辈子能在凤阳高墙里过都是圣上开了天恩。”

    沈廷扬忍不住吐槽道,如果眼前的这个藩王不是他女婿,他早就一封奏疏上奏朝廷,请朝廷将他拿了治罪。

    “圣上还不考虑南迁?”见四下无人朱琳泽不经意地问沈廷扬道。

    现在他和沈家是一条船上的人,这话题虽然敏感,但和沈廷扬谈谈也无妨。

    “圣上对内阁和外廷从未提及南迁之事,你是说这京师守不住?”沈廷扬皱眉道,“京师城墙固若金汤,有十万京营兵戍守,闯贼虽然势大,但要拿下京师也非易事。况且山西还在朝廷手里,陕西三边尚有可用之边军,一时半会儿闯贼也打不到京师。”

    沈廷扬说的也没错,陕西三边自古出精兵强将,是大明朝重要的兵员提供地,当地的兵将尚能一用。

    但十一月李自成已经和李过、刘芳亮抵达延安,进军收取陕西三边。

    陕西三边重镇降者甚多,李自成只在榆林镇遭到了激烈的抵抗,从十一月十五日激战至二十七日攻下榆林,处死了卸任总兵尤世威、王世钦、侯世禄等人。至于为什么处死的都是卸任总兵,原因也很简单榆林现任总兵王定眼见大势已去,借口前往蒙古部落调兵,带了几十个亲信直接跑路了。

    与此同时田见秀所部的大顺军军也南下汉中,沿途州县望风归附,陕西全境基本被李自成控制。

    至于山西嘛,明年正月二十六,也就是不到一个月后,崇祯让大学士李建泰“代帝出征”,前往陕西。

    至于为什么是李建泰原因也很简单,这时候国库已经彻底空了,而李建泰是山西巨富,崇祯希望李建泰能够破家以纾国难,让李建泰出钱养军。

    李建泰知道崇祯的意图,他也担心起义军攻破曲沃,万贯家财落入闯军手里,因此大义凛然地答应了崇祯的要求:“臣家曲沃,愿出私财饷军,不烦官帑,请提师以西。”

    只是这个李建泰还没出保定境,太原就已经丢了,李建泰也直接向刘芳亮大顺军直接投降。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大顺代明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是大明朝崩溃的如此之速,京师丢的如此之快却是出乎很多人的医疗。

    “陕西大势已去,山西境内的那点兵根本拦不住闯贼。京师城的城墙虽然固若金汤,但总要人来守的,现在京营的兵比之土木之变时的京营兵相差远甚,况且现在京师可没有于少保这样的人物,又逢大疫之年,京师失陷,只在旦夕之间。”朱琳泽叹道。

    “实在不行调关宁军入京勤王也能撑些时日,那可是大明朝的精锐之师。”沈廷扬说到底还是大明的官,朱琳泽的这番言论对沈廷扬的冲击太大。

    将实情透露一些给沈廷扬,让沈廷扬有点心理准备也好。

    至于他想拥立福王之事,现在告诉沈廷扬还为时尚早。沈廷扬不比陆闻达,不是什么话都能和沈廷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