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顺小吏 > 第三百零四章 盐商要咸鱼翻身?

第三百零四章 盐商要咸鱼翻身?

    黄彦章回到通政司自己的公事房里,在长随的帮助下,脱下朝服,换上大红公服,戴上乌纱帽。

    他走到进奏处,翻了翻,选了几本奏章。

    “这几份奏章非常重要,本官亲自送去内阁了。”

    带着两个随从,黄彦章不慌不忙地直奔内阁阁房。在门口验过腰牌和堪合后,黄彦章一人径直进来。

    一路上书办和舍人们满脸堆笑地作揖,“黄大人,您来了!”

    黄彦章含笑一一点头回应。

    来到东阁房,走到洪次辅的阁房门口,敲了敲门。里面伏在案桌上挥毫疾书的中书舍人,闻声抬起头。看清楚是黄彦章,笑容瞬间涌上他的脸。

    “洪大人,黄大人来了。”

    中书舍人把黄彦章引到洪中贯的公事房里,端上一杯热茶,又给洪中贯换了一杯新茶,悄声离去。

    “子明,今早的御前会议,看出些什么来吗?”

    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甚至可能是将来的衣钵传人,洪中贯和蔼可亲地问道。

    “老师,那伙清流,真是不甘寂寞呀,什么事都要掺和。”

    洪中贯笑了笑,语气平和地开腔道。

    “清流?浊流?几百年的老黄历了,这些人还在这里如此标榜自己。诗词歌赋,道德文章,是我们文人的傍身之技,进阶仕途的敲门砖,好意思拿出来炫耀?”

    “真要做好官,平步青云,还得靠对人心世故的把控,懂得调和阴阳,理繁削冗。只是有些人,没有这个本事,俗事庶务做得一团糟,偏偏又不甘寂寞,于是拼命鼓吹拔高所谓清流,好抬高自己身价。”

    黄彦章抚掌赞叹道:“老师目光如烛,一语中的。”

    洪中贯又笑了笑,端起茶杯,轻轻地吹动着上面浮着的一层热气。

    “子明,叫你来,是为了另外一件事。两位怀了龙种的嫔妃,你知道她们各自的背景吗?”

    “老师,吴妃众人皆知,是昌国公府的大姐儿。杨妃,听说是扬泰府瓜州巡检司副巡检的女儿。”

    说到这里,黄彦章脸色微微一变,“老师,这杨妃难道跟江都盐商们有瓜葛?”

    “没有盐商们的鼎力相助,杨妃进不宫。要是没有林佑辅流水般的银子供奉,杨妃用什么结好后宫诸位贵人?听说正是靠了司礼监周公公的安排,杨妃才入了皇上的眼,得了宠幸。”

    听到这里,黄彦章眨巴着眼睛说道,“老师,这位周公公,可是出了名的拿钱办事,童叟无欺。”

    洪中贯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杨妃怀了龙种,极有可能诞下皇子。这事就变得微妙了。岑益之这次去江淮应天,皇命之一就是清除江都盐商,改革盐政。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不好办了。”

    “岑益之前些日子上奏的江都盐商林佑辅收买凶贼,杀官乱政的折子,居然被留中了。皇上的心思,很明显了,暂时放一放。所以我叫你来,就是让你把这事通知下岑益之,叫他好生把握其中轻重分寸。投鼠忌器啊。”

    说完,洪中贯抿了一口茶,声音有些发飘,就像佛堂里回荡的梵音,似乎很远,却又在耳边响起。

    “这事没有那么简单。不止我们和明社,还有很多人不想看到杨妃诞下皇子。一介商贾,不好好做生意,也敢在这种大事上掺和。有钱就敢如此狂妄,难道不知道他的钱哪里来的?”

    听了老师的话,黄彦章心中一凛,连忙答道。

    “学生知道了,回去后叫范大友跑一趟。他是自己人,又跟益之相熟。”

    “嗯,”洪中贯应了一声,不置可否,继续说道,“两淮盐运使许奉贤的奏章你看了吗?”

    “回老师的话,送到内廷的复件还是学生亲自誊抄的。”

    洪中贯含着笑,没有出声,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老师,许大人改革盐政的条陈,学生似乎在别处听说过。”

    “哈哈,没错。许奉贤这封震惊朝野的整饬两淮盐政的折子,表面是他们石鼓学派的主张,实际上装的却是王门明社讨论已久的定略。”

    黄彦章大吃一惊,“老师,你是说石鼓学派跟王门...”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我们公安一派,跟尚公的杏城一门合流;南城学派改名同德会,与明社和覃北斗的秦岭一派左右结盟。石鼓学派在郑阁老致仕后,也在励志求变。”

    “老师,我听说许奉贤的舅舅,就是豫章藩台于大人?”

    “没错,沈首辅的高徒于广道就是许遇仙的舅舅,还是他的开蒙老师。石鼓学派在前陈朝鼎盛一时,出过五位状元,六位宰辅相公。前盛朝日渐没落,不复盛况。后来于广道带着石鼓学派,暂时依附在沈门翼下。”

    “老师,石鼓学派与明社结盟,沈首辅知晓吗?”

    “肯定知晓。这只老狐狸,早早地开始谋划退路了。我还听人说,东海商会与闽海商会要合流了。”

    “老师,这可是大事啊。”

    “是大事。我朝海贸,东海商会占四成,越秀西关商会占三成,闽海商会占两成,其余合占一成。东海与闽海合流,子明,你说谁最着急?”

    “回老师的话,肯定是岭南的西关商会。东海商会和闽海商会合流,我朝海面上,几乎无敌手了。下一步肯定是挤压抢夺西关商会的生意。”

    黄彦章想了想,忍不住问道,“老师,这里面是岑益之弄的手脚?”

    “没有闽海商会源源不断的银子,石鼓书院能养得起那么多名士?能送那么多才俊去应试?而东海商会,我们现在都明了,背后连着明社。”

    洪中贯看着虚处,目光深邃,仿佛看到远在东南那些人的一举一动,

    “没有天大的好处,两家坐不到一起来。看这做事风格,应该有岑益之的手尾。”

    黄彦章低下头,过了一会缓缓说道:“难怪今早御前会议上,博翰公请求派监军御史下去,皇上还是允了。”

    洪中贯赞许地点点头,不过他有些不以为然,“这是帝王驭臣之道。只是清流词臣们要落空,派监军御史又如何,真以为能拿捏得住岑益之?”

    看着弟子不解的神情,洪中贯轻声提醒道:“子明,你觉得岑益之平定两淮盐事漕运,朝廷以何为犒赏?”

    黄彦章一个激灵,是啊,岑国璋二十多岁已经是三品大员,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劳,也要压一压,否则真的赏无可赏了。

    这种情况下,岑国璋会怕那些专门打他小报告的监军御史?

    “老师,岑益之这叫无欲则刚啊!”

    洪中贯笑得十分开心,一脸的孺子可教的欣慰。

    范大友赶到淮安府清江浦时,已经是冬十一月。北边席卷而来的寒风,就跟剔骨刀一样,无孔不入,死命地剔刮着你的血肉,直至骨髓。

    范大友先去最大的客栈,运来客栈住下。洗漱一番,趁着天色尚早,带着随从赶到了清江浦有名的如意酒楼,一边用餐,一边探听消息。

    果真,没一会,他想知道的消息从隔壁桌子上飘起,向耳朵里钻来。

    “昱明公去高家堰巡视去了?”

    “没错。昱明公上任不过三个月,先从砀山沿着黄河一路下来,现在又去了高家堰,来回地实地勘察。听说想巴结他的官吏大户们,天天住在清江浦,脖子都盼长了。嘻嘻!”

    “昱明公和岑大人师徒俩,真的没话说,那是真心要办实事的。撂下那么多权贵大户,只管去到处勘察实情,这样的官,你们见过几个?”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呵呵,说不定是故意做样子呢?这年头,不喜欢银子的人真没见过,倒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有不少!”

    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