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田豫,就在不远处,他终于看到了,战胜拔奇的希望,于是催马杀向了拔奇。
拔奇勉强招架了几个回合,就被田豫杀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他知道再战下去,定会身首异处,于是拔奇赶紧虚晃一招,他带领十几个幸存下来的将士,赶紧退向巍山城。
“杀啊!”田豫冷冷一笑,他并不追击拔奇,而是带领大军,杀向了巍山城。
而此时城上守军,已经被拔奇带出大半,余下的只有几十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残,哪里还挡得住田豫军的攻击,很快就被冲上城墙的田豫军,杀得尸横就地,亡命而逃。
田豫军轻而易举,就攻下了巍山城的西城墙,随即再接再励,田豫军杀下城墙,打开了西城门,将田豫大军放进了城。
“杀啊!”田豫一声大喝,他带领大军,横冲直撞,杀得守军四散奔逃,一鼓作气又占领了其余三面城墙,把巍山城牢牢控制在手中。
而此时城外的战事,形势也逐渐明朗起来,由于拔奇军的撤出,李毅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虽然李毅被查浓压着打,但是李毅的劣势,并不影响全军的发挥,李毅军逐渐从优势转化为胜势。
查浓军终于败退,而且是一哄而散的大溃退。
而薛涛早已被王曦、冷杉两将杀得手忙脚乱,再看到己军失败后,薛涛比兔子跑得都快,他混在了败军中,一路的逃亡。
查浓虽然处于优势,但他无法凭借一人之力扭转乾坤,也只好顺应大局,随着败军溃退。
“追击!”李毅擦了擦脸色的汗水,他随即一声大喝,带领着大军紧追不舍,一路追出十余里,杀死敌军上千,这才带领得胜之师,回奔了巍山城。
而查浓惨败只后,他没有心情再逗留下去了,直接带领着败军,回奔了夫余。薛涛也跟随着败军,也前往了夫余。
只有拔奇还不肯服输,他带领残兵败将,又退到高句丽与夫余的边界城市浓蒙。
但田豫和李毅,那还给拔奇喘息的时机,立即带领大军,离开了巍山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了浓蒙城下。
随着云梯被制造出来,田豫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高句丽将士,已经军无斗志,面对田豫军的狂攻,很快就溃退下城墙,接着把浓蒙城,拱手让给了田豫和李毅。
而拔奇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带着数百的残兵败将,逃入了夫余国。
“我们暂时收兵吧!”李毅追击到夫余边界,他便带领人马返回,十分谨慎的对田豫道:“这事关重大,我们还是等主公定夺吧。”
“可惜了,不能痛打落水狗,就这样让拔奇逃了,真是便宜了他。”田豫脸色露出了遗憾的神情。
但是再追击,就要杀进夫余,进攻夫余这样的大事,田豫也不敢私自做主,他必须把情况报知赵风,等待赵风的命令。
“夫余王尉仇台竟敢出兵,援救拔奇军,他尉仇台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当赵风接到军报,得知夫余王尉仇台,竟然站到了拔奇一边,赵风不禁勃然大怒。
“请兄长息怒。”赵云却是好言劝说:“高郡刚刚被我军占领,高句丽人心浮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收复民心。而公孙瓒也在西方虎视眈眈,他无时无刻不对我辽西生出觊觎之心,因而我军不能再出兵了。”
“子龙说得是,此时已经接近冬季,天寒地冻,不利于大战,尤其夫余处在苦寒之地,更不利于战斗,因而我决定,暂时放过拔奇,也放过薛涛,对尉仇台也暂不追究,让他们再活一个冬天。”
赵风于是下达命令,他要等到春暖花开之际,再出兵攻打夫余。
“我治下的百姓,均处在苦寒的幽州,因而我决定,要趁着天气还没有特别冷,赶紧改造房屋,让百姓的冬季能够好过一些。”
赵风来到辽东郡治所襄平城,把太史慈、赵云、田豫、管亥、鲁伟、夏侯兰六将,都召集到了襄平,于是他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其实赵风在最初当上辽西郡守之时,他见到辽西百姓,在冬季只能猫在家中,而且盖着被子,即便如此,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于是赵风就想改建房舍,让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一些改善,让冬季能够好过一些。
但是考虑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被朝廷探知,因而赵风不敢轻举妄动,他必须循规蹈矩,不能太过标新立异,引起朝廷的怀疑,而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
于是赵风忍耐了五年,终于等到了皇帝刘宏驾崩,大汉朝廷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再没有精力,管他赵风了。
赵风才大刀阔斧,开始进行改革,赵风第一项改革,就是改建民居,让百姓住上更暖和的房子。
见太史慈、赵云等人,都在疑惑的望着自己,赵风微微一笑道:“这房屋如何改建,我经过深思熟虑,已经有了蓝图,只差进行实施了。你们随我来,我演示给你们看。”
赵风雷厉风行,他说要改建新居,便立即亲力亲为,来到一户农家,让士兵把旧房子推倒,开始建筑新居。
农户的房子被推倒,但这是州牧的命令,户主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于是从打地基开始,以土木结合的房屋,很快就拔地而起。
墙体是黄土夯实的,而房屋的顶盖则是檩木,再加上木板铺上一层,然后为了不让雨水淋入屋中,又敷上一层掺了穰秸的黄泥。
这样的房屋是显得简陋,但是十分的实用,可以遮风挡雨,尤其是能阻挡呼啸的北风,让屋中的温度,比同时代的木屋高出数度,基本能维持在零度左右。
盖起来土屋,赵风又在内屋搭了一铺炕,炕又连接一个灶台。
随着土炕搭建完毕,再将木棍于灶台中点燃,把土炕烘干,铺上芦苇或者高粱杆编的席子。于是热乎乎的炕头,就成了御寒的温床。
“这炕太暖和了!”
“可不是吗?有这暖烘烘的火炕,冬天可就好过多了!”
“这土屋,也比木屋暖和!”
“赵州牧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
当百姓坐在火炕上,享受着火炕的温暖,便忍俊不禁,由衷的赞颂起了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