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筑宋 > 第99章 果因倒置

第99章 果因倒置

    第99章果因倒置

    张叔夜好生慨叹,怀念海州时候的好光景。安兆铭这样的人物,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人材。一切本着人心的正途去做,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寒酸别人。

    要说身份,安兆铭只是一届乡勇身份。要说钱财,安兆铭的千万贯家私的确不少。但是在大宋,百年承平,拥有千万贯家私的人,真的会少吗?

    可这世间,又有哪个地方豪强,或者官僚酷吏,能够做到人家安兆铭的如今局面?

    要说东海上的那些事情,安宁本来想要瞒着张叔夜的。就怕老张的脑筋古板,于是就想自己生米熟饭地做下了再说。

    张叔夜开始时的确有些不爽,安宁做一下地方豪强没关系,此后还能依靠科举洗白身份。但是跑到海外封疆裂土,还扯起海龙王、混天蛟、明月盗这些招牌,就太过分了吧?

    那都是贼呢!朝廷可没有那么大的度量,一日从贼,终生都是贼。宋江招安后南讨方腊,那么多的军功,最后得到什么?还不是被人家西军算计,白白葬送了卢俊义!

    但是如今,眼看朝廷的北伐不堪一击,而辽东的金国兵雄马壮!张叔夜私下里也是不断检讨,这大宋究竟错在哪里了?

    检讨的结果却是一团乱麻,得出的结论也很失望。这大宋,已经没得救了。

    这就不是换几个朝廷重臣的事情,甚至也不是换皇帝的事情。大宋的覆灭趋势,是大宋所有读书人的问题,是大宋体系制度的问题。

    换句话说,与大宋共天下的士大夫,经过这几十年新法、旧法的攻伐混战,里子早都烂透了。青州这里的官员不是个案,而是大宋官员的共性。

    为了一己私利,他们连盗匪都会勾结!

    那就打烂吧,安兆铭就做的很好。起码现在的海州治下,兵强马壮,百姓富足。而在东海之外,还有旅顺、皮岛、济州、昌国。能把这么大的海域抱在怀里,咱们就输不了。

    张叔夜的眼光,其实早已盯在了平州之北的海阳,那里本是中原帝国的咽喉所在。金国想要入侵中原,他只能经过海阳之地。

    而如今,海阳却在旅顺的虎视眈眈之下!张叔夜不得不佩服安宁的这一招妙棋,把大宋唯一剩下的战略优势,水师这一块直接做足了,推进到北方陆地的咽喉所在。

    不但是海阳,皮岛那里更是镶嵌在金国腹部的一柄尖刀,让他始终不能全力以赴。将来真要金国南下,旅顺的大军就一定要有锁住海阳的能力。而皮岛,也一定要得到救援。

    城外的青州盗匪,都可以放在旅顺、济州岛上休养生息,慢慢整顿军力。盗匪也是人,杀掉几个头领就好,其他的人,给他吃饱穿暖,谁还想脑后长着反骨过日子?

    现在做这些,应该还来的及。但是国家事情,却不能全靠安宁这样的民间去经营。

    靖海忠义社虽然家底子丰厚,但也不能去坐吃山空,何况将来花钱的地方多了去呢。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地方的税赋必须拿在手上,这才是王道。

    所以,海州知州、旅顺知州,还有自己这个青州知州,都要把位子看牢了才行。

    大军出发,却有栾廷芳兴奋进来告知。说是陈颙先生思谋青州事情不宜久拖不决,所以派来了朱仝和张大公子领了一营兵马从海路进入淄水埋伏。

    “哈哈,天助我也!”张叔夜开怀大笑。

    “是夜三更,青州兵五千众出北门,直突贼营。青州盗匪数万崩溃,纷纷乱行北海之地。时有滨州海寇张驼山者,搜罗海船、商船六十余艘接纳众匪,退于北海之上。

    然而船少人多,舟行不便。有旅顺水师浮舟海上,尽掠海寇兵青州盗匪两万余众。又有地方义军伏兵四起,合青州之兵共迫降匪众三万有余,后皆发运济州岛安置。

    燕国公乃具本上奏,言旅顺之民欲献土归宋,请设军州。时有西军行营参军赵子庄者,亦言旅顺事与朝廷。宋帝尽允,以赵子庄权知州事,改名金州。”《明史-燕国公世家,卷九》

    张叔夜再立奇功,一举灭掉盘踞青州、滨州的盗匪、海寇。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官职封赏,只是把他两个儿子的荫职提了一下,允文允武,可以出任朝廷的地方官员。

    赵佶之所以这样处理,一个是老张他的功劳立得也实在太多、太快了。三年换了三个地方,剿灭三股贼寇,还都是别人对付不了的贼寇?这让童太尉、让西军都很难堪。

    再一个就是青州官员私下传到汴京的消息实在不堪,老张的行事也过于简单粗暴了。怎么可以把青州上下官员一伙焖趴下呢?

    那都是你的同事,不是私通盗匪的奸细!

    若非赵佶对张叔夜的忠心还算了解,他老张说不定就要吃些挂落。不过也就这样了,如今的张叔夜也不想一直升啊升的,一年一个地方,每个地方都不能安心,何苦呢?

    而且两个儿子都有前途了,张叔夜很快就帮张伯奋拿到一个朐山县尉的实缺。至于张仲熊,似乎还要锤炼一下,那也挂上靖海忠义社的副指挥使吧。

    这个职务,哪怕是民间组织,也不能让朝廷沾边上。陈箍桶的身份嫌疑很大,不便一直摆放在台面上使用。事实上,张伯奋、张仲熊哥俩,依然干着自己军法、军需的差事。

    海寇张驼山等人,全数被发送郁洲岛整训,然后就要随军南下征讨占婆盗。整编的事情进行得很急促,大约又补充了一些青壮,朐山水师第二都营算是成立了。

    李寅带来的情报实在吓人,所以陈颙又有事要忙活了。但是这次,他却不便再去占城亲力亲为。占城之事,就交给李俊主导好了。

    这次派出的,除了李俊自己一个都营,还有朐山水师的两个都营相从,合计两千人马。因为路程实在太远,陈颙几乎把身边能派出的人手全都派了过去。

    然后陈颙又接到安宁的来信,对于李寅的消息,安宁也是猛然警醒。

    明年!明年就是史书上著名的“宣和大暴动”了,山东、河北盗贼蜂拥,那是真正十万、几十万的大股盗贼。比起那些盗贼规模,如今青州那边几万人,就不算什么。

    此外,金国南侵的理由和逻辑是什么?其一是旱灾饿的,北方游牧遇到天灾就要南下打劫中原,这是惯例。其二却是一个莫名其妙地摇摆在宋金之间的辽国降将张觉。

    金、宋结“海上之盟”灭辽。然而去年大宋北伐,攻燕京云惨败。今年就想着花钱请金国出兵,大宋再花钱买下燕云之地。

    但是金主只同意还燕京、涿、易、檀、顺、景、蓟之地归宋,云州等地却不在协约范围。平州虽然在长城之南,但它自辽国时就另编一军,所以金国也没有归还平州。

    此前辽国守将张觉以平州降完颜宗翰,封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

    然而张觉却心怀异志,羡慕好友郭药师在大宋的高官厚禄。的确值得羡慕,哪怕北伐失败,郭药师还是被赵佶重重封赏:进安远军承宣使,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

    张觉认为自己的资历、地位、军功、兵力都远在他郭药师之上,所以还是大宋的日子更好过。于是他就杀金国官吏降宋,赵佶居然真的背弃宋金合约接纳了?

    然而却又不做备战,任凭张觉被金人剿杀。后来张觉先胜后败,孤身遁入燕京城。完颜宗望以纳叛的事实指责北宋宣抚司,向他们索要张觉。

    大宋燕京宣抚使王安中无奈,杀了一个相貌类似张觉的人代替他的人头想要糊弄。

    在当时的大宋,外交人员就是外交,讲究的就是面子工程。但是金国还未开化,所以人家就很认真,非要较真说人头不是张觉。王安中不得已,只好包了张觉的头颅送给金人。

    这件事,直接导致金人愤怒大宋背信弃义。而且非常轻视大宋,以为大宋毫无战力,金国“可一日而至汴京。”终于以张觉事变为由攻宋,制造了“靖康之难”。

    此事的另外一个麻烦就是已经降宋的郭药师再起反复。“金人欲觉即与,若求药师,亦将与之乎?!”郭药师自此降了金国,他在南下攻宋时,甚是卖力。

    在这整件事中,大宋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王安中是个不错的词人,但却不是个合格的朝廷重臣。郭药师是个枭雄,也绝对不是个忠臣。

    但是,他们都是因为张觉的野望,才被挑逗出自己的内心龌龊。人心是经不起挑逗的,小师叔的话一直都很在理。所以安宁觉得,若把挑逗人心的张觉提前下架,又会如何?

    只要有王安中那样的人存在,没有张觉还有王觉。金国依然会攻宋,郭药师还会投降金国,大宋终归还要残破。因为大宋的问题,却是它的里子烂了,怨不得别人。

    但是安宁却是信仰“果因论”的。知道结果,再去调整开始,历史未必还要再走老路。起码说,没有张觉的折腾,金人攻宋就会拖延一段时间,郭药师也不至于那样卖力地攻宋。

    关键是,自己需要时间。此前的三两年,一件件事情赶着、压着,安宁根本没有办法在军备上做系统改良。但是现在却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

    所以,安宁的信中,除了预先筹划救灾,派水师去占城抢粮食。此外还有一件事,正在大慈禅寺清修的花和尚鲁达,能亲去北地的平州走一趟吗?

    陈颙想了想,最后把鲁达关托给了阮小五和李寅。具体怎么筹谋、怎么落实、怎么接应,都让他们配合鲁达去行事。无论如何,花和尚的安全第一。